新疆哈密地区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4-04-29 00:44杜兰英
吉林蔬菜 2014年11期
关键词:我区烟粉若虫

杜兰英

烟粉虱又叫棉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在我区主要危害棉花、蔬菜和花卉等,通过吸食植株汁液;分泌蜜露导致霉污病,降低光合作用,传播病毒病,影响产量和品质。

1 在我区大发生原因

1.1 随着我区远乡冬季保护地设施的增多,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使其能周年繁殖、危害。

1.2 我区夏秋季高温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利于其种群的繁衍增长。

1.3 发生危害面积大,防治困难,导致农民盲目使用化学农药,使其抗药性不断增强,常规杀虫剂很难控制其危害。

1.4 害虫暴发突然,自然天敌种类和数量不足以有效控制其暴发流行。

2 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2.1 发生规律

适宜气候下,一年发生11~15代,世代重叠;夏秋完成一个世代16~21天,冬季40天以上;在温室内种植作物上越冬,春末迁移至露地蔬菜、棉花上危害;早上7∶00~10∶00为羽化高峰期;在寄主植物上分布有明显分层现象,上部为成虫,中部卵、低龄若虫居多,底层老叶以大龄若虫和伪蛹为主;寄主植物会影响烟粉虱的营养状况和生殖力。

2.1.1 春季保护地零星发生期。1~4月温室大棚设施栽培蔬菜烟粉虱零星发生。

2.1.2 初夏至秋季增殖高发期。在5~9月,烟粉虱发生普遍,发生范围广,部分乡镇温室大棚蔬菜发生严重。随着气温的升高,烟粉虱成虫增殖加快,活动加剧,少量成虫通过通风口迁入露地寄主,特别是随着温室通风口的逐渐扒大, 6月中旬温室揭膜后,烟粉虱迅速扩散至附近露地蔬菜、棉田危害,烟粉虱发生量远高于春季,成虫高峰从6月底一直可延续到9月中旬,这一阶段是烟粉虱的主要危害期。

2.1.3 秋末虫量骤降期。进入10月后,由于外界气温下降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烟粉虱虫量急剧下降,烟粉虱在我区对露地作物的危害开始下降。

2.1.4 冬季保护地越冬期。10月中下旬后,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烟粉虱开始迁入温室内越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卵、若虫、蛹及大部分成虫随低温的到来而死亡。

2.2 危害特点

2.2.1 温室大棚烟粉虱发生危害期早于露地,发生程度重于露地。

2.2.2 烟粉虱在不同品种作物上的发生程度不同。烟粉虱在我区主要危害番茄、辣椒、棉花、豆类等。

2.2.3 环境因素对烟粉虱种群的发生和危害影响很大。由于早春气温偏低,春季保护地前期烟粉虱危害程度较轻。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5月中旬温室烟粉虱发生量成倍增长,活动加剧,特别是我区干旱少雨,烟粉虱种群的增长较快。

3 传播与扩散

在我区远距离是通过蔬菜苗木(番茄)传播扩散,近距离可随气流扩散。烟粉虱在露地不能越冬,在日光温室可周年暴发危害,温室是越冬虫源基地和第二年露地虫口来源。温室应是烟粉虱防治的重要环节与防治策略的重点。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培育无虫苗,防止害虫随苗传播。苗床与生产地(大棚、温室)要分开;对培育或引进的秧苗要严格检查,防止有虫苗进入生产地,露地育苗最好采用防虫网小拱棚覆盖。

4.1.2 清洁田园,消灭或减少虫源。种植前和收获后要清除棉田及蔬菜田间杂草及残枝落叶;及时整枝打杈,摘除有虫的老叶、黄叶,加以销毁。

4.1.3 高温闷棚。6月底~7月初高温时,温室灌水后深翻并浇灌辛硫磷等土壤杀虫剂,然后在温室上部扣上棚膜,地面上覆盖旧棚膜,暴晒20天左右,使土表达到55℃的高温,利用高温窒息作用,既可杀死烟粉虱。闷棚前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防止虫源利用作物换茬扩散危害。

4.1.4 合理布局。要尽量避免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蔬菜间的连茬、连作,防止相互传播连续危害,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秋冬季种植烟粉虱不喜食的作物如芹菜、生菜、韭菜、葱、蒜、菠菜等,以切断其自然生活(越冬)环节,降低种群发生量。

4.2 物理防治

4.2.1 防虫网阻隔栽培。对于危害严重的区域,春季温室棚膜上要覆盖防虫网,以防掀膜通风时害虫侵入;秋延晚蔬菜,如辣椒、西葫芦、番茄等,也要覆盖防虫网进行隔离。

4.2.2 黄板诱杀。利用烟粉虱对黄色的强烈趋性,在温室内设置黄色板诱杀成虫(10厘米×20厘米黄色板10-20块/亩),棉田放置黄色粘板,每亩30—40块。在烟粉虱发生初期,将黄色板涂上机油粘剂(一般7天重涂1次),均匀悬挂在作物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些。

4.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昆虫,能有效控制害虫发生危害。粉虱的主要天敌有草蛉、瓢虫、小花蝽和丽蚜小蜂等。用有选择性的杀虫剂可有效保护天敌昆虫。

4.4 化学防治

4.4.1 选择适用对口药剂。以成虫为主的菜田,可选用70%吡虫啉(艾美乐)7000倍液、10%唏啶虫胺1200倍液、1.8 %阿维菌素1000倍液、3%啶虫脒800倍液,喷叶背为主防治,连续防治2~3次。以若虫为主的菜田,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若虫高峰使用有优良杀若虫作用的溴氰虫酰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喷雾。对于世代重叠严重(成虫、若虫、卵)且虫口基数高的田块,每667平方米用10%吡丙醚乳油60毫升+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克+10%烯啶虫胺水溶性液剂60毫升,对水45~60升,在产卵高峰使用具有优良杀卵作用的溴氰虫酰胺和吡丙醚,每隔5~7天,连续防治2~3次。

4.4.2 科学用药,提高药效。

4.4.2.1 选择不同类型药剂轮换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在高温季节应根据烟粉虱发生情况,选用不同杀虫机制的杀虫剂进行轮换交替使用(单用或混用)。防治时宜在傍晚用药,并确保叶底面沾满药液。

4.4.2.2 讲究施药方法和施药质量,克服防治难点。对隐藏于棚室内的残虫,用熏蒸作用的药剂采取烟熏施药方法杀灭,以减少虫源。一般7~10天用药1次,连续3次,采收前5~7天停止用药。或在作物拉秧前密闭温室白天叶面喷施药剂,晚上用10%吡虫啉烟剂每667平方米300克,傍晚闭棚点燃烟熏,进行烟熏,连熏带打防治向棚室外扩散,降低露地作物虫源基数。

4.4.2.3 用溴氰虫酰胺、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倍稀释液喷雾淋溶苗床,定植后,药效可维持一个月左右,可显著地减轻烟粉虱的危害。

猜你喜欢
我区烟粉若虫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2.5亿元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上大学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我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