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野
摘 要: 中国电影日益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展露风采,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改革和开放,加快中国发展,加强中西方文化精神交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期,我国有少量优秀电影作品走向国际,当时,电影片名的翻译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电影片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吸引不同文化的人感兴趣并进入影院观看。当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电影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喜爱,如何给中国电影起个合适又耀眼的好英文名,以吸引更多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从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出发,总结英文电影片名和中文电影片名的异同,并列举出中文片名英译的几种方法及适用范围,同时佐以大量实例,为中文电影片名的英译寻求一些可行之法。
关键词: 中文电影片名 特征 英文电影片名 方法
一、引言
当今世界处于全球资源共享和交流时代,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多样性,无论是食物、音乐还是电影、生活方式。无可否认,英文电影日益激烈地冲击着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中国电影不仅为国人熟悉和喜爱,还日益走出国门,为西方观众所了解。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先锋,首先进入人们的视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学术和商业双重研究价值。
二、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
首先,为了将中文电影片名更好地翻译成英文,为英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有必要了解一下英文电影片名的几个典型特征。
1.短小精干
英文语言崇尚简洁,认为简洁即美。这种习惯反映在电影片名上就产生了第一个特点,即尽量地简短,由一个单词组成的片名比比皆是,如Ghost(《人鬼情未了》),Speed(《生死时速》)和Matrix(《黑客帝国》)。两个字的片名极为常见,如Cold Mountain(《冷山》),Brave Heart(《勇敢的心》)和The Fugitive(《亡命天涯》)。绝大多数英文电影片名都是一两个单词的长度,只要极少数片名才会打破常规,出现多个单词,如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和Catch Me If You Can(《猫鼠游戏》)。
2.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片名
纵览英文电影片名,这一特征十分突出,几乎所有片名都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主,而以句子作为片名的电影,一千部里只发现了十几部,可见极为罕见,此处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供参考,Shall We Dance(《谈谈情,跳跳舞》),When Do We Eat?(《何时吃饭?》)及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从大量实例中可见,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片名是英文电影片名的主流和典型特征。
3.电影中的主角名字作片名
如果电影是关于某位著名历史人物,那么电影十之八九是以其名做片名,如Cleopatra(《埃及艳后》),Patton(《巴顿将军》)和Elizabeth(《伊丽莎白女王》)。此外,即使不是知名的人物,只要是电影中的主角,无论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或两者一起,都经常拿来做电影片名,甚至故事的主角是动物或卡通人物,都可以冠作片名。如Kate and Leopold(《隔世情缘》),Mr.& Mrs.Smith(《史密斯夫妇》),以及Garfield(一只卡通猫的名字)(《加菲猫》)和Beethoven(一只狗的名字)(《无敌当家》)。
4.电影主角的身份、地位或状态作片名
电影片名不使用主角的名字,而是采用其身份,这样可以透露更多关于主角的信息和电影中的故事内容,如The Fugitive(《亡命天涯》)讲述的是男主角因深陷杀妻的指控而不得不躲避逃难,并在逃脱追捕的过程中查找真正的杀妻凶手,为自己洗清嫌疑。而Subject Two(《再生实验》)则因为男主角的身份其实是一项将人起死回生的实验中的二号实验品。类似的电影有X-Men(《X战警》),Gladiator(《角斗士》),Hollow Man(《透明人》)。
5.电影中关键物品或元素作片名
有时电影中有某个关键物品或元素,关系到整个故事,并贯彻始末,一切情节的发展都围绕它进行,非常重要并不可或缺,因此就可以拿来做电影的片名。如Jumanji(《勇敢者的游戏》)说的是一个古老的棋盘游戏Jumanji被孩子们偶然发现并开始了游戏,游戏中所有动物怪兽、天灾人祸都会真实出现,游戏者们必须勇敢面对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回复到之前的平静。此外,还有电影Time Machine(《时间机器》),Matrix(《黑客帝国》)和The Da Vinci Code(《达·芬奇密码》),都是以电影故事中的关键物或元素作片名,从而增加电影的神秘色彩,增强吸引力。
6.故事发生的背景作片名
英文电影常常使用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或历史时期等,作为片名。如Midway(《中途岛海战》),The Woods(《神秘森林》),The Lake House(《湖边小屋》)和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等。
三、中文电影片名的特点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
相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简洁,中文电影片名更自由和灵活。首先,英文电影片名可以简洁到只有一个单词或数字,如Seven《七宗罪》,Speed《生死时速》,Waterworld《未来水世界》,Contact《超时空接触》。中文电影片名出现一个单字的情况极为罕见,至少是两个字。此外,英文电影片名多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少出现动词短语或句子。中文电影片名常用动词短语和句子,字数可以多达七、八个。如《谁说我不在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长度不限
中文电影片名不拘泥于长度,因此各种语言形式都十分普遍。词、短语和句子均可以当做片名。以下是一些中文电影片名:两字片名如《英雄》、《无极》;三字片名如《少林寺》、《长恨歌》;四字片名如《不见不散》、《天下无贼》;五字片名如《有话好好说、《千里走单骑》;六字片名如《求求你,表扬我》、《唐伯虎点秋香》;七字片名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八字片名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从这些林林总总的片名中可以了解到,中文电影片名的灵活多样确实有别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简洁单一。
四、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几种方法
1.直译,不增不减
采取这个方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首先我们要了解英文电影标题的特点,即常常较为简洁,名词或名词短语,标题常常是电影中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或数字,或背景地名,或关键物品。当中文电影片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且短小精干,又恰好符合人名、地名或关键物品名时,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采取直译,不增添,不删减,既简单方便,又极大程度地保证中文电影片名的原汁原味。
第一类是以人名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可直接译成汉语的拼音文字。如电影《咏春》(Wing Chun),《方世玉》(Fong Sai Yuk)和《菊豆》(Ju Dou)等,这些片名以电影的主角命名,直接翻译成汉语的拼音正好符合英文电影以主角为片名的习惯,因此非常合适。
第二类是以主角的身份、地位或状态的名词为片名,如电影《英雄》翻译成Hero,透露出主角的身份。
第三类是以电影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名称做片名,也可以直接翻译,不用增减。如电影《2046》(2046)体现了发生的时代背景,电影《芙蓉镇》(Hibiscus Town),《圆明园》(Summer Palace)和《新龙门客栈》(Dragon Inn)反映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背景。
第四类是以贯穿电影故事首终的关键物体或元素,或故事的主要内容为电影片名。如电影《夜宴》(The Banquet),《第601个电话》(Phone Number 601),《疯狂的石头》(Crazy Stone)是电影中的关键因素,贯穿故事的始终。
此类翻译适用于与英文电影片名风格相同的中文电影片名,方法当然最简便易行,但要考虑的是,中文电影片名只有少量符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还有许多属于或片名长,或动词短语或句子,或含有中国文化,难为外人所理解的短语,这时,该方法就不适用了,其他电影片名的翻译就要另辟蹊径。
2.把句子改成名词或名词短语
前面提到中文电影片名不受长度的限制,相对自由,各种长度、各种风格的片名都出现过,因此翻译成英文片名时,要尽量尊重英文片名的习惯和风格,将长化短,简化片名。同时,将句子或动词性短语转化成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免出现过于风格不符而难以为英文观众接受的情况。电影《荆轲刺秦王》(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就是典型例子,在翻译过程中,将句子转化为相应的名词短语,充分考虑到英文电影用主角身份做片名的特征,改成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同时透露出故事的大致情节,除去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具体人名,不失为一个好的翻译。但是翻译过来的英文片名稍显过长,不太符合其简洁风格,如将the emperor去掉,而只保留the assassin,既符合其风格,又保留最主要的信息,岂不更妙?另一部电影《午夜惊魂》,其英文片名为Midnight Ghosts,也相应地改成名词短语,突出关键元素。
此外,如果结构型转换不尽如人意,太过勉强,我们总是可以转向另一个翻译方向,即另起炉灶,取个新名。为什么电影片名可以如此呢?因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广告翻译,并非文本翻译,究其功能,是可以改头换面的。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天马行空、毫无禁忌。如果要采取此种翻译方法,我们就要将新的片名重点放在故事的内容和关键情节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语言差异巨大,这种翻译技巧广泛应用于翻译电影片名的实践中,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其英文片名为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就是基于电影的故事情节的。而反面例子则是早期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被冠上了Farewell My Concubine的英文片名,既不符合英文名词或名词短语做片名的习惯,又在内容上显得不太符合故事情节,算是一大败笔。
3.去掉电影标题中的文化内涵
翻译电影片名中的文化内涵是最困难的部分,文化壁垒如此之广泛和坚硬,译者要将一种语言中独有的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已经很困难了,需要下工夫,进行阐释或具体描述,所费笔墨之多,不在话下。但电影片名的翻译受到字数的严格限制,要在短短数字之间进行深奥的文化内容转换,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翻译带有文化内涵的中文电影片名,需要小心处理,基本有以下几条路:
一是直译,有些中国文化已经为西方观众所熟悉,无需费心,直译即可。如《功夫》(Kung Fu Hustle)和《少林寺》(The Shaolin Temple),就属于这一类。
二是去掉带有文化内涵的字眼,代之以具体的意思。如电影《西施眼》(Eyes of a Beauty),西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大美女,但西方观众不熟悉,那么我们就可以用beauty(美人)这个词取代带有文化内涵的西施,翻译出相应的英文片名。另一部电影《破釜沉舟》(No Retreat)也属此类。
三是采取改头换面、重新取名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十分常用,主要因为前两种方法只能处理少数中文电影片名,对于大部分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片名来说,存在不可译的情况,非重新取名不可。如电影《无极》(The Promise),《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和《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唐伯虎点秋香》(Flirting Scholar),《无极》(The Promise)。
在翻译实践中,第三种方法比前两种要常见得多,是主要的翻译带有文化因素片名的方法。
五、结语
中英文化尽管差距巨大,但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以上一些比较和探索希望能为中国电影片名翻译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4.
[2]Bassnett,Susan & Lefervere,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Blumer,J.G..The Social Purpo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London:E.Arnold,1978.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Nida,Eugene A.and 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1969/2004.
[7]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9]West,Fred.The Way of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75.
[10]Wil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3]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青岛出版社,1999.
[1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5]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上海科技翻译,1998(3).
[16]李群.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及理论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17]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8]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9]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20]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1]毛发生.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4).
[22]宁之寿.谈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