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俗话说:作文难,难作文。
学生之难。难在没话写——素材少,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难在不会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难在写不好——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
教师之难。难在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目标、学习阶段目标和教学目标都不明确;难在标准不恒定,课程标准、中考标准、年级标准、四平八稳的作文和标新立异的作文的标准都不恒定;难在层次不清,预备的、初一的、初二的、初三的层次也不清;难在内容不确定,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都不确定。让我们大部分老师陷入“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的乱象中。
面对种种境况,中学作文教学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
學会在课文中挖掘作文教材
教材是统一的,学生是多样的,所以,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那么教材出路在哪里?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我们老师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有特色,怎样描写生动、丰富、细腻,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这些课文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好教材。这个关键点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
例如:我们就可以借助初中语文第七册上第一单元的教材,渗透“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从而打开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之门。要想引来生活之水,我们就要激活我们的内心世界。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借助莫怀戚《散步》,学习《散步》通过记述“散步”这一平常小事,写出亲情的温馨,生命的延续。转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就要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文体活动、家庭趣事、社会见闻,甚至街谈巷议、日常交流,都为我们观察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借助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学习写自身的经历,文章才更真实可感,动人心魄。然后,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观察和思考要立足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样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空洞、思想贫乏。冰心《荷叶母亲》丝丝入扣的在感受着生活。观察生活,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思考就像磁铁,能吸附生活中那些有意味的事物,使之成为写作的素材。整个单元,我们就借助教材,使之成为我们指导学生怎么样积累作文素材,要学会观察,要观察生活,更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感受生活,然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通过有意识的利用,整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我们又重组了一组作文教材。
其次也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我们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各种不同方面的专项训练。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学生学会写。例如学生在训练写一人数事的记叙文时,学生通常不是恼于没有素材,而是苦于文章结构思路如何安排,数事如何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引联式”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总结全篇,揭示主题。结果学生很快地确立主题,按照这个写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作文。第二次训练这一类记叙文时,大多数学生都懂得灵活运用教师教给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通来布局。这个教是给学生作示范,并不等于会局限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其创造精神。相反,我们更鼓励学生在学会写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创造革新。就像一个人,首先教会其走路,他才会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三,具体到“写不好”的难题,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好好利用大量阅读课文的教学来重视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也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的把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这样才有可能写得好。同时要在学生中确立一种思想,作文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比如,强调学生背诵朱自清《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其中对春花的描绘,从花的态势,到花色,到花之味,尽而联想到花之果,想象到花上的蜜蜂和蝴蝶。学生就学到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多角度进行,就能够写活景物。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我就指导学生学习利用景物的描写,为文章服务,增文章魅力。学生罗雄飞在月考二作文《**给我力量》中就这样开头:“秋风轻轻地吹到我的脸颊,这一年秋天,我好像失去了什么,当我走在静静的小道,感受风的凉爽,看着那枯黄的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结尾写到:“伴着清晨的阳光,我又走上了那条静静的小道,感受迎面吹来的风,看着飘落的树叶,走着,只不过这一次的步伐比任何一次都要坚定,因为我已经有了勇气。踏进中学的大门,望着还有点陌生的风景,眼中不再有迷茫,而是一种热切,对学习的渴望……”
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老师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课文,搜寻作文教材,学生就能够很快地理解和学以致用。老师说:“仿照朱自清《春》的景物描写方法把环境描写融入你的文章,增添你的作文魅力。”学生脑海里马上浮现文段内容,描写角度等等,从而作文就可以轻易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