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当今中国社会,“留守儿童”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首先,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们知道,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留守儿童存在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困难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是没办法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都不认识字,根本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因此学习情况较为一般。更有甚者,由于观念过于守旧,大部分的老人将儿童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更突显出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的问题。
第三,留守儿童存在家庭经济两极化的问题。
我经过走访得知,一部分的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虽然家长在外面打工,但是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的治疗,这样很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较为富裕,家长只是单纯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关爱不足的问题,导致这类孩子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用钱去做不该做的事。结果是金钱贻害了这些孩子。
第四,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还有待加强。
如今,云南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迅速崛起。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农民工问题更加重了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云南也渐渐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云南的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我们该如何应对留守儿童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改变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提醒父母尽力承担孩子的监护和教育责任,努力构筑完整的家庭体系。
虽说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在外,但是学校还是应该提醒父母采取多种方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比如多用电话与自己的孩子联系。有条件的话可以用互联网来与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留意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包括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动态和观念等,为家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孩子教育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就能解决留守儿童的一些具体问题。
第二、学校应该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
农村中学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也因该与时俱进,及时发现新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并落实“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各项制度,努力开办寄宿制学校,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使留守儿童的管教缺失问题得到弥补。
第三、学校要不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上报,争取行政部门的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表面上看是学校教育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所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的机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作为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基层村民委员会取得一致的意见,与基层村民委员会一道,共同解决一些留守儿童的问题。
第四、农村学校还要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宣传。
学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中来,还要呼吁广大教职工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和研究中来,农村学校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方面的要求,让老师随时关注留守儿童,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学校还要尽力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在节日里组织留守儿童过一个温馨快乐的节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有“家”的感覺。学校还要大力呼吁和促使社会各界各类人士共同来探讨和研究留守儿童问题,从而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