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妹 刘文波 丁晓帆 蒲金基
摘 要 热带牧草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在海南调查了10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共鉴定出了12种真菌性病害,其中国内新记录寄主病害9种,海南省新记录寄主病害3种。为害较重的有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引起的双花草梨孢灰斑病、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引起的雀稗或鼠尾粟弯孢菌叶斑病、球黑孢霉[Nigrospora zimmerman(Sacc.)Mason]引起的热研11号黑籽雀稗叶枯病以及蝴蝶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entrosematicola)引起的蝴蝶豆褐斑病。
关键词 海南;热带牧草;真菌病害;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2 文献标识码 A
草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草业大国,但草业产值在中国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海南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7.93%,发展热带牧草对调整海南热带农业结构、带动海南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草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和重视,中国草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热带牧草的不断引种和繁育推广,加之南方适宜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潜在的牧草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2-8]。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牧草病害研究,对热带牧草病害的发生情况有较为详细的描述[9]。我国对北方牧草病害也有较详细的记录[10-11],但一直以来对热带牧草病害关注不够。近几年,国内外热带牧草新病害不断出现[6-8,12-14],为明确海南热带牧草病害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对海南部分热带牧草的真菌性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鉴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今后热带牧草的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采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热带牧草种质圃及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周边。
1.2 病害鉴定
将采回的样本首先描述症状,然后一部分根据寄主编号保存,一部分依据文献[2-11,15-17],采用常规病害研究技术[18]进行鉴定。对病征明显的常见病害,直接制片或以徒手切片镜检鉴定;对没有产生病征、直接镜检有一定困难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常规组织分离,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后,再进一步鉴定并做致病性测定。每种病原菌每个性状测量100个。对已鉴定的病原菌,用LEICA DM LS2显微摄像系统在10×40倍下拍照保存。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新记录寄主病害
2.1.1 台湾甜草纹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近基部叶片叶鞘。病斑不规则形或云纹形,边缘暗褐色,中部草黄色或灰白色。严重时,叶鞘变黄枯死、脱落。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产生白色菌丝体。
病原:幼嫩菌丝无色,后变为黄褐色,直径7~10 μm;分枝处呈锐角,明显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1个横隔膜,细胞内有颗粒状内含物(图1)。
寄主:台湾甜草(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
国内[8]对禾本科牧草纹枯病有详细的介绍,但未见为害台湾甜草的记录。根据上述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文献[8],初步确定引起台湾甜草纹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2.1.2 珍珠茅刀孢褐斑病 寄主:珍珠茅(Scleria berg)。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扩展后大多数病斑呈梭形,中部淡褐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有些病斑外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隐约出现同心轮纹(图2)。
病原: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不分枝,褐色至深褐色,有5~6个隔膜;分生孢子棍棒状或近圆柱形,顶端喙细长,具3~7个隔膜,直立或稍弯曲,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光滑,大小28.0~58.0 μm×6.0~7.0 μm。
寄主:珍珠茅(Scleria berg)。
该病害在国内外[2-17]未见报道,病原菌形态特征与文献[13]报道的刀孢霉属特征接近,所以初定为刀孢霉属(Clasterosporium sp.)。
2.1.3 鼠尾粟、雀稗弯孢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扩展后大多数呈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褐色,长约3~6 mm,宽多受叶脉限制;有时数个病斑可愈合成大斑(图3)。
病原: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褐色,絮状。分生孢子梗深褐色,不分枝,有隔膜;分生孢子不等短弓形,常向一侧弯曲,3个隔膜,中间隔膜常位于中央偏下处,弯向一侧,基部起第三个细胞膨大,褐色或深褐色,两端细胞淡褐色,壁光滑,大小18.0~32.0 μm×8.0~16.0 μm。
寄主:鼠尾粟[Sporobolus fertilis(Steud.)W. D. Glayt]、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国内文献[10,17]报道,为害禾本科牧草的弯孢霉有8种: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近缘弯孢(C. affins Boed.)、短孢弯孢(C. brachyspora Boed.)、画眉草弯孢(C. eragrostidis J.A.Meyer)、膝曲弯孢霉(C. geniculata Boed.)、间型弯孢(C. intermedia Baedijn)、不等弯孢(C. inaequalis)和棒状弯孢(C.clavata),但寄主范围未见记录鼠尾粟和雀稗,除新月弯孢外,其它弯孢的中隔位于中央。所以根据上述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引起鼠尾粟和雀稗弯孢叶斑病病原菌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
2.1.4 双花草梨孢灰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中下层叶片;病斑梭形,边缘紫红色,中部灰白色,两端有与叶脉平行的紫红色纵向坏死线(图4)。
病原:分生孢子梗2~5根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灰色,有隔,略弯曲,大小55.0~95.0 μm×4.0~5.0 μm;分生孢子洋梨形或卵形,具2个隔膜,顶细胞锥形或成缘状,孢子在分隔处最宽,基细胞外有脐点,大小为17.0~24.0 μm×8.0~10.0 μm。
寄主:双花草[Dichanthium annulatum(Forsk.)Stapf]。
国内外[7-9]尚无报道灰梨孢为害双花草的记载。上述观测到的病原菌形态特征和文献[10]记录的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特征极为接近,故确定双花草梨孢灰斑病的病原菌为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
2.1.5 热研11号黑籽雀稗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大多自叶尖开始发病,沿叶缘向下蔓延呈倒“V”字形,受害部位淡褐色或草黄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图5)。
病原:分生孢子梗屈曲状、淡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初期淡褐色,成熟后呈亮黑色,广椭圆形至近球形,单胞,光滑,直径17.4~21.1 μm。
寄主: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a atratum cv. Reyan No.11]。
国内外[2-11,15-17]尚无报道,依据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其特征与文献[19]记载的球黑孢霉相近,据此初步确定热研11号黑籽雀稗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球黑孢霉[Nigrospora zimmerman(Sacc.)Mason]。
2.1.6 孔颖草窄条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也可受害,染病初为褐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病斑与叶脉平行,窄长条形,四周呈红褐色,长约11.0~39.0 mm,大多数长20.0~25.0 mm(图6)。
病原:分生孢子梗束生,基部深褐色,往上呈膝状弯曲且颜色变淡,孢痕明显加厚,6~7个隔膜,大小75.0~110.0 μm×4.0~5.0 μm;分生孢子细鞭状,微弯,有5~7个隔膜,近无色透明,大小14.0~25.0 μm×2.0~5.0 μm。
寄主:孔颖草[Bothriochloa pertusa(L.)A.Camus]。
国内外[4-17]尚无报道由尾孢为害孔颖草的记录,根据上述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孔颖草窄条斑病的病原菌为尾孢属(Cercospora sp.)。
2.1.7 高粱煤烟病 症状:主要为害中下层叶片、叶鞘。也可为害穗部。被害部位被薄膜状黑色霉状物所覆盖,外观如被煤烟薰过一般(图7)。
病原:菌丝黑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星状,无色至淡褐色,多为4分叉,每个分叉具多个隔膜,分隔处略缢缩,分叉顶端色淡,大小48.6~68.3 μm×4.2~8.7 μm。
寄主:高粱(Sorghum vulgare)。
从病原菌形态来判断,与引起芒果煤烟病的三叉孢菌[19]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初步确定引起高粱煤烟病的病原菌为三叉孢菌[Tripospermun acerium(Syd.)Speg.],在国内外未见报道[4-17]。
2.1.8 蝴蝶豆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中下层叶片。初期病斑呈褪绿小点,扩展后病斑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暗褐色,外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后期个别病斑中心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灰黑色霉层(图8)。
病原:分生孢子梗单生或4~6个束生,基部深褐色,往上呈膝状弯曲且颜色渐淡,孢痕不明显,3~6个隔膜,大小45.0~100.0 μm×2.0~4.0 μm;分生孢子细鞭状,无色,直立,有5~7隔膜,大小15.0~40.0 μm×1.1~2.3 μm,脐点不明显。
寄主:蝴蝶豆(Centrosema pubescens Benth),别名:距瓣豆。
国外[9]报道引起蝴蝶豆叶斑病的病原有变灰尾孢(Cercospora canescens)、蝴蝶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entrosematicola)、P. bradburyae、C. cetrosematis和C. cylindrospora 5个种。根据上述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引起蝴蝶豆褐斑病病原菌为蝴蝶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entrosematicola)。
2.2 海南省新记录寄主病害
2.2.1 猪屎豆褐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从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V”字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边缘有不明显的黄晕。湿度大时,病斑上生一层灰黑色霉层。
病原:分生孢子梗4~6个束生,具3~7个隔膜,孢痕较明显,大小40~90 μm×2.0~5.0 μm;分生孢子鼠尾状,无色透明,有3~7个隔膜,大小20.0~30.0 μm×2.0~4.0 μm。
寄主:猪屎豆(Crotalaria sp.)。
病原特征与文献[15]报道的猪屎豆尾孢(Cercospora crotalariae Sacc.)相似。
2.2.2 高粱紫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叶片染病初生椭圆形至长圆形紫红色斑块,边缘不明显,有时产生淡紫色晕圈。
病原:分生孢子倒棒形或圆柱形,无色,直或稍弯,顶端较尖,基部截形,具3~9个隔膜,大小28~116 μm×3.7~5.8 μm,脐点明显。
寄主:高粱(Sorghum vulgare)。
病原特征与文献[15]报道的高粱尾孢(Cercospora sorghi Ellis & Everhart)相似。
2.2.3 双花草锈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在叶背产生红褐色夏孢子堆,黄色晕圈不明显,后期孢子堆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夏孢子),严重时叶片枯黄。
病原:夏孢子椭圆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红褐色,单胞,表面密生细刺,大小13.0~34.0 μm×16.0~32.0 μm。
寄主:双花草[Dichanthium annulatum(Forsk.)Stapf]。
文献[11]报道引起双花草锈病的病原在国内有毛蕊草柄锈菌(Puccinia duthiae Ell.et Tracy)和白羊草柄锈菌(P. cesatii Schroet.)两个种,但在海南未观察到冬孢子阶段,故暂时不能确定到种。
3 讨论与结论
本次对海南10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调查共鉴定出12种真菌性病害,其中半知菌11种,担子菌1种;国内新记录寄主病害9种,海南省新记录寄主病害3种。为害较重的有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引起的双花草梨孢灰斑病、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引起的雀稗或鼠尾粟弯孢菌叶斑病、球黑孢霉[Nigrospora zimmerman(Sacc.)Mason]引起的热研11号黑籽雀稗叶枯病以及蝴蝶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entrosematicola)引起的蝴蝶豆褐斑病。结合分析本文结果和文献[3-8],可以看出在热带禾本科牧草普遍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梨孢灰斑病、锈病和弯孢霉叶斑病,而在豆科牧草上由炭疽菌、尾孢、假尾孢引起的叶斑病较为常见。
本次调查是在7~9月份开展的,这个季节的海南天气炎热、雨水多,有利于高温高湿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不利于偏低温高湿或适温干湿交替条件下易流行病害的发生,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所以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这些病害。其次,本次调查主要检查了叶、茎、穗部,但文献表明根腐病[Drechslera sorokininana(Sacc.)Subram.et Jain,Curr.,Fusarium sp.][4,9]、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javanica,M. incognita,M. acronea,M. arenaria)[2,9]对热带牧草根部的为害也很严重,值得注意。
参考文献
[1] 陈燕羽. 热带海岛旅游草业与海南经济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5): 268-270.
[2] 易小平, 邓泽明, 文衍堂. 白花灰叶根结线虫病症状及病原鉴定[J]. 热带农业科学, 2002, (6): 20-23.
[3] 易克贤. 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J]. 中国草地, 2001, 23(4): 59-65.
[4] 张 陶, 张中义, 刘云龙, 等. 云南省国外引种牧草、草坪病害研究Ⅱ、 禾本科牧草、 草坪真菌病害[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3(1): 78-83.
[5] 刘晓妹, 蒲金基, 零 羽. 海南热带牧草真菌性病害的调查(Ⅰ)[J].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27(3): 81-84.
[6] 张 利, 康晓慧, 周 俗, 等. 四川地区禾本科牧草真菌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9): 17 899-17 901.
[7] 蔡 明, 张美艳, 牟 兰, 等. 云南主要牧草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J].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35(2): 83-87.
[8] 郑 丽, 易小平, 文衍堂, 等.海南省热带牧草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初步鉴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5): 967-973.
[9] Jillian M, Lenne, Peter Trutmann. Disease of tropical pasture plants[M]. UK, CABIand CIAT, 1994.
[10] 薛福祥. 草地保护学(三)牧草病理学(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11] 南志标, 李春杰. 中国牧草真菌病害名录[J]. 草业科学, 1994(增刊): 1-160.
[12] Jones P, Devonshire B J, Holman T J, et al. Napier grass stunt: a new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 16SrXI group phytoplasma in Kenya[J]. Plant Pathology, 2004, 53(4): 519.
[13] Obura E, Masiga D, Midega C A O, et al. First report of a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Bermuda grass white leaf disease in Kenya[J]. New Disease Reports, 2010, 21: 23.
[14] Thomas J E, Steele V. First report of Panicum mosaic virus in buffalo grass(Stenotaphrum secundatum)from Australia[J]. Australasian Plant Disease Notes, 2011, 6(1): 16-17.
[15] 郭兰英, 刘锡琎. 中国真菌志(第二十四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6] 张中义, 冷怀琼, 张志铭, 等.植物病原真菌学[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17] 刘荣堂主编.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18]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9] 李增平, 郑服丛.热区植物常见病害诊断图谱[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责任编辑:叶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