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灵是万古长青的课题,学者们屡屡埋首于推敲心灵的机密。纵观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中唯物论所面临的理论挑战,若从美学角度出发,尝试从感性、知性和志性角度加以探索,不但能为“心灵”拓展出更多审美之维,亦能阐明“心灵美学”理论建设之迫切性。
关键词:心灵美学 心灵哲学 感性 知性 志性
“心灵”在哲学界的各类思考依然如日中天,因为那是关乎生命本质的课题。高新民教授形象地形容哲学虽然不能烤面包,但能给人以不朽,并认为哲学在人类的自我拯救和解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该作用应由“心灵哲学”①来完成。本文将在西方心灵哲学发展语境下重新探讨“心灵”的词义概念,尝试与之对话,希望从其真实含义中为“心灵”寻找更贴近其本意之学科理论。
一、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简述
据高新民教授在《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所著,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传播,促进了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和特征的心灵哲学迅速崛起并成为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的主流,故心灵哲学的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与此同时,随着物理主义的发展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科學主义的心灵哲学亦随之勃然兴起。科学主义的心灵哲学在方法论上坚持的是多元主义,即强调心灵哲学的对象在科学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合理的科学探讨,主要表现形式有阿姆斯特朗等人的心脑等同论、福多“心灵是人脑内的计算机”之功能主义论、塞耶尔的信息实在论等。
但近来西方心灵哲学又出现一种明显对心灵哲学基础性观念的解构或颠覆的倾向,即针对民间心理学的分析和拆解,丹尼特和丘奇兰德为其中之佼佼者。丹尼特在心灵研究中之意向系统理论原属民间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简称“FP”)概念,用以表示人们解释、预言行为中作为基础和原则而发挥作用的知识或资源。西方哲学界对FP内容的阐释取丘奇兰德的观点:FP是人们关于心理现象的常识概念框架,其核心是命题态度,即关于心理命题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信念、愿望和意图。但丘奇兰德是悲观的取消主义者,他认为关于心理现象的常识概念是完全虚假的理论,其基本原理和本体论最终会被神经科学取代,即主张人脑中真实存在的只有神经元及其活动、过程和连接模式;而丹尼特和戴维森等人却倡导“解释主义”以主张保留FP,并提出独具一格的“解释主义”观点:人本无心灵,本无意向状态,它们是我们解释性投射的产物,就好像我们为了描述地球而强加于地球的坐标系、经纬线一样。
诚然,唯物论在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中是占主导地位的。无论是福多、丹尼特还是丘奇兰德,他们都是科学物理主义者,相关言论皆属于唯物主义的论述。故下文对“心灵”词义概念的重新探讨既由此语境展开,分别从唯物论和广义的哲学范畴进行分析,以期为“心灵”重新探路。
二、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与“心灵”的对话
“心”和“灵”同为多义词。据唯物论者解释,“心”为人类有机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是唯物本体论的根据;然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告子章句上》),是指“思考”,思考是哲学立论的前提。“灵”,唯物论意指“功能”,是生物在进化后的规律性机体功能;而据《说文》记载:“灵,灵巫也”,则指古代通过礼仪舞蹈以传达神明旨意或为民众占卜的巫师。巫术是古人在原始思维引导下展开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离不开思考,故和哲学有一定的渊源。由此可知,唯物论之“心”和“灵”是指称物质性主体的各项功能性机体操作,但就广义的哲学范畴而言,无论是“心”或“灵”,皆意指“思考”。再看结合为并列式合成词的“心灵”,《现代汉语词典》的词义解释是内心、精神或思想等,显然倾向于广义哲学范畴的含义。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说,一个普遍且充分地表述经验的这种形式和客观条件的概念,就可以叫做一个纯粹的知性概念。② 那么,“心灵”的词义概念就应建立在人们对“心灵”所理解的经验形式和客观的词义解释上,也即人类内心思想和情感的哲学性思考,而不是科学地解释大脑的机能运作,或观摩计算机的程序模式去推论人类的感知活动,因为一旦将一切的心理现象都还原为物质性的反射条件就会丧失其探寻的意义,同时也会错失许多精彩内容。再者,“心灵”之西文“mind”同样取感知、思维、推理能力等含义,这就表明了,“心灵哲学”应是探索人类内心思想感知的哲学。由此,唯物论无法完全呈现“心灵”的真实含义,故有必要思考是否有比唯物论更贴切地阐释“心灵”本体之学科理论,况且唯物论者已发现其在心灵研究上所面临的理论挑战。
首先,丹尼特说“我们需要研究各类生物的生活,不只是它们的脑”③;其次,杜威表示“心灵是一个有感触的动物所具有的一个附加特性”④;再者,高教授也认为“人的彻底解脱与自由,除了离不开相应的社会和物质条件以外,还依赖于特定的心态结构与感受结构”;
刘占峰副教授则表示在你说感觉疼痛、快乐,体验痛苦、悲伤时,科学家只能看到你脑中的“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动”,根本找不到疼痛、快乐、痛苦等心理状态⑤等等。是故,为了解开心灵的奥秘,除了科学的解释之外,还必须通过研究人们的生活、感触、感受结构或心理状态等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心灵的本质,而能够更贴切分析上述范畴的学科理论,应是“美学”莫属。
三、“心灵”与美学的对话
黑格尔称“美的生命在于显现”⑥,贴切地说出了心灵的旨趣。“在心灵领域里,尤其在想象领域里,比起自然界来,显然是由任意性和无规律性统治着,这些特性就根本挖去了一切科学的基础。”但心灵并非不平稳的状态,而是“心灵能够观照自己,能具有意识,而且所具有的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构成心灵最内在本质的东西正是思考。”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则表示“反思”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我们在这种状态中首先要发现使我们能够达到概念的诸般主观条件。在《判断力批判》里,他又称:“对美者的愉快……是纯然反思的愉快”,而“审美意义上的精神就叫做心灵中活跃的原则”⑦。那么,从黑格尔的心灵具有思考的意识及康德的反思是心灵的状态等论述,更加证明美学是阐释“心灵”概念的理想学科。
然而,学术界对“心灵美学”的论述不多,但可参考胡家祥教授所理出的分别对应于科学、艺术及宗教三大
文化领域之由浅入深的心灵层次:感性、知性和志性。感性强调表面的反映能力和主体能动性,其中包含感
性直观和感性体验。知性指称“理解力”,即人脑将感性材料加工后使之构成有条理知识的思维能力。它直接体现于抽象认识领域,同时表现于价值评价。志性则统一知性认识,探求个体深层体验,是心灵里要求超越有限的精神,包蕴生存的内在目的性,能使各种矛盾冲动趋于和谐,并总要实现自身和化必然为自由。志性包括“自由意志”和“自性原型”两个维面,前者体现价值的追求,后者是联结心灵与外部自然根本法则的脐带,是构成人们追求最高同一性而使观念达至和谐的心理根基,它们是难解难分的。⑧
其次,胡教授再从心灵层面构出两大纵向系列。其一是向内收敛的“要求和谐统一”系列,即从感性的“直观表象”到知性“认识抽象”,进而追求至高的统一性;其二是向外散发的“要求自我实现”系列,由志性的“自由意志”、知性的“评价价值”和“感性体验”构成,由抽象到具体,将心灵深处的“理想自我”对象化。然心灵三层面和两系列是纵横联系和交叉感应的,即知性通过分析和综合来自感性的材料而把握事物的“真”,价值观念则透过情感对对象做评价也即所谓的“善”,待表象渗入道德的内涵后,认识因素也潜在制约着情感活动,内容与形式皆相互统一,认识因素与价值因素——真与善相统一,于是便产生了“美”。
再者,据骆冬青教授在《心灵美学绪论》所言,心灵的探讨方法有:1.描述的方法,即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用感性的方式描述感性;2.叙述的方法,将人生总结成不同的“情节”或阶段,把情感的环节叙述出来;3.反省、探索的方法,即从感性描述和情感叙述中,以知识和智慧加以打量。⑨ 针对首个方法,可借鉴丹尼特的“异己现象学”观念。“异己现象学”是从外部描述别人的经验,实施的主体和解释对象是分离的,故“异己现象学”对对象描述的真实性持中立态度,即“异己现象学”只收集并整理对象的内省报告。⑩至于后两种方法,理应围绕“异己现象学”展开,“中立”地探索解释对象的心灵状态,尤其是反省部分。
综上所述,“心灵”概念的研究在现代西方心灵哲
学发展中是有局限的,由“美学”来推敲心灵的“机密”更为贴切。借鉴胡教授的心灵三层面和两系列的分析,再参照骆教授的心灵探讨方法,“心灵美学”理论之拓
展研究是迫在眉睫的。
①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7页,第9 —12页。
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③ [美]丹尼尔·丹尼特:《心灵种种:对意识的探索》,罗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④ 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⑤?輥?輮?訛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丹尼特心灵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第36—37页。
⑥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页。
⑦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⑧ 胡家祥:《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 —30页。
⑨ 骆冬青:《心灵美学绪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91页。
作 者:陈思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美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