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舟
摘 要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折射出大学生心理危机严重。大学生自杀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社会问题。近些年来自杀大学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家人和周边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对社会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多种诱发因素,包括精神疾病、情感家庭问题以及学业、就业压力等。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及特点,并据此提出预防、干预的途径和措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稳定和家庭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原因 措施
大学生的自杀是极具破坏性的灾难性事件。对当事人而言,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对于他们的父母、家庭和家族而言,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希望的破灭;对社会而言,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社会和谐造成直接损害。加强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其原因,研究预防策略,提高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提升大学生精神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自杀现状
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通常把自杀分为三种情况:成功自杀或自杀已遂、自杀未遂、自杀意念。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有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他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因此自杀意念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具体到大学生自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大学生自杀的主体是指全日制高等学校注册并具有学籍的在校大学生;(2)大学生自杀地点既可能是校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外;(3)大学生发生自杀事件的后果往往是大学生生命的消逝。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高校扩招以后,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据某省教育厅不完全统计,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先后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21起,死亡18人,受伤3人,其中部属院校13例(占全部8所的25%)、省属院校4例(占全部25所的16%)、高职高专3例(占全部52所的9.6%)、独立学院1例(占全部33所的6%)。在21名自杀的大学生中,男性10人,占47.6%;女性11人,占52.4%;本省学生13人,占61.9%;外省学生8人,占38.1%。从自杀方式看,主要有:跳楼(14人,占66.7%) 、服毒(1人,占4.8%) 、溺水(1人,占4.8%) 、自缢3人,占14.3%) 、煤气中毒(1人,占4.8%) 、服用消毒水与肥皂水(1人,占4.8%)。
从以上数据来看,九个月内发生的21起自杀事件,说明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是个案,问题比较严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杀的男女比例分别占47.6%,52.4%,表现为基本平衡。而且大学生自杀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发生的21起大学生自杀案件中,因性格内向、精神抑郁或遗传性精神疾病自杀的有13例;因男女感情、失恋自杀的占总数的有5例;因学习压力自杀的有6例;因就业压力自杀的4例,此外还有患病、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困难、同学矛盾冲突迷恋邪教等原因。通过对数据的总结分析,精神与疾病、情感与家庭教育纠纷和学业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因素。
(一)精神与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与患者病前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引发自杀的主要精神疾病主要有抑郁症、慢性酒瘾、精神分裂症等。由于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不稳定,耐受性差,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精神分裂症、狂躁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在此期间发病率较高。而这些精神疾病均有可能引发自杀行为。结合案例,我们把因大学生精神疾病而自杀的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由于适应环境能力差引发的精神疾病。近年来,中国独生子女社会文化和社会问题首先在高校中显现出来。每个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校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是导致自杀的诱因之一。2005年云阳师范一名学生许某因不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自己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第二年学期考试连挂5门,在和同学聊天时,说很自卑,害怕周围的人,怕别人考试比她考得好,在聊天过程中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哭,9月3日中午午睡后她自己坐车到襄阳,随机从23层在建高楼跳下。
2、性格偏差。性格偏差在专业上叫做人格问题。大多数自杀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其中有三组性格偏差比较突出:一是自卑、内向、自限、敏感。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封闭自己,从不跟人吐露心事;兴趣少而狭隘,整天生活在个人时间空间里,咀嚼自己的痛苦,不关心身外事。二是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强,自恋,不能跟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没有知心朋友。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好,各方面显得很优秀,懂事、上进、学习好、同学关系表面上也不错。但他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和压力之下,沒有欢乐和放松,只有一个接一个的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压力。三是依赖、任性、冲动。这类人格问题在心理学上叫做“边缘性人格障碍”。特点是心情波动特别大,经常出现情绪失控和行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并在关系中变现的特别缠结,特别容易冲动。
(二)情感与家庭教育问题
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又很敏感,易于受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思潮的冲击,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在亲情、友情、爱情这三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他们当前的学业,还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不成熟的恋爱观。大学生谈恋爱已是高校的一个热点问题。谈恋爱的大学生心理并不太成熟、承受力差,缺乏社会经验和谋生条件(大学期间主要以学习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亲人提供)。但是即便大学生谈恋爱,那恋爱也并不仅仅要“谈”,还有情侣消费,以及面临毕业分配的问题,因此,大学期间的恋爱十有八九是劳燕分飞。失恋的打击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自卑、消沉、苦闷,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绝望、报复等一系列异常心理,严重的会精神失常,甚至出现自杀、报复杀人等后果。大学生王某,与男朋友同居。有一天下课后她回到同居处发现男友没做饭,遂认为男友已不爱自己,与男友吵闹后男友外出。王某等待多时不见男友回来,在焦虑不安中开煤气自杀,幸而男友及时返回救助未亡。
不良的家庭教育。尽管自杀往往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形成及自杀行为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影响。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常常存在误区, 溺爱现象非常普遍。溺爱的父母惯于事事包办, 使得子女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和体验, 甚至可能让他们形成高傲、冷漠、懦弱、任性、依赖较强的不良性格。这些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经不起困难和挫折, 容易产生胆怯、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遇到较为严重的打击时不免会产生轻生念头。此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我国家长的共同心理, 这样的心理导致了部分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 不顾子女自身的想法和实际的能力而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子女身上, 力求把子女塑造和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形象。父母的这种做法给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使得他们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和敏感, 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之中。最后子女不仅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而且还失去了人生的乐趣, 一旦遇到刺激性事件如在犯下严重错误或者是受到批评时, 就有可能出于逃避责罚或难以承受失败的心理而采取极端行为。有研究指出,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 大学生自杀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武汉工业学院卢某,从小都比较缺乏家人的照顾,家庭对他的要求也比较高,经常以他的堂哥为榜样教育他,专业是他爸爸帮他选的,自觉没有任何的选择权。孝顺父母,觉得做儿子很累。经常流露出“做你们的儿子真累”之类的感觉。自杀前在墙上写“妈妈,你想改嫁就改嫁吧;爸爸,你想出家就出家吧;哥哥,你就自生自灭吧!”。家庭关系给他造成的压力是他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
(三)学业及就业压力
压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所面面临的头等问题,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有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能够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还不是全部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入重点和名牌大学学习的学生还是比较少。大学的学习课程门类众多,学习方法与考试的方式都不同于中学,随着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竞争对手的改变,使很多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佼佼者”找不到往日的优势,甚至“尖子生”变成了当今的“差等生”,这对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形成了心理冲击,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反差巨大的变化。就业压力是与学业压力相一致的,大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就业实行市场化,基本上是大学生自谋职业,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明朗直接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不少大学生家庭困难,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过贷款、借钱等方式投入了不菲的费用,还不知将来能否偿还,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身心理平衡。目前一部分心理学专家提出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是从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子”、“精英”沦落为“被排斥”群体,正是这种无处不在而又难以言说的“被排斥感”,使许多大学生在精神上陷入抑郁状态。而造成当今大学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社会不能拿出足够多的资源,来为大学生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适当数量的机会,导致大学生的人生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大学生上升为“精英”阶层一员的可能性却越来越渺茫。例如一位工作数年的大学生感慨道:“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锤子,把你的理想坛子一个个击碎!”高中生杨某,高考前获悉自己将要被保送上大学,兴奋不己。但最终保送名单上却没有自己的名字,心情十分郁闷,进而又极为亢奋地参加高考。之后在焦虑不安的等待中变得少言寡语,当终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医生诊断杨某已患抑郁症。几年后在上海读研究生时自杀;李某,生活极度困难,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终日焦虑不安,他在遗书中写道:现在我感觉我活着是个包袱,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我决定自杀,遂后李某自杀。
另外,当前媒体对自杀新闻报道比较混乱。一些主流媒体以发行量、点击率为目的,对自杀事件的报到过分夸张和渲染,采用了一些如“全身赤裸”、“面带微笑”等血腥和敏感字眼, 而且还配发了死者照片等详细报道,由于自杀式具有传染性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杀高危人群在看到报道后, 会对背景或问题与自己相近的自杀者产生身份认同, 并用模仿对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报道越多, 被模仿的机会越大。因此这种媒体报道方式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三、改善和加强大学生自杀防范机制与危机干预工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杀往往不是一种立即的行为,它常有一个心理沖突发展的过程。因此,如果根据自杀者在自杀前的异常行为表现,即对其自杀意图加以疏导,往往能避免悲剧的发生。高等学校要尽一切可能对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预防和干预。在改善和加强大学生自杀防范机制与危机干预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特别是患有精神与心理疾病大学生的防治工作
精神与心理疾病是大学生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所以防治精神与心理疾病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有效措施。一些高校近年来实行校心理咨询中心跟精神疾病预防机构定点挂钩的做好,较好的解决了学校缺乏精神疾病医生的问题,再出现危机时也能及时反映,实践表明了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1、重点抓好队伍建设,全方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当前应当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上水平的突破口放在队伍建设上。队伍建设也不只是专职队伍建设,而是要以全员参与的思路,全方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应该由以下几种成分构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的有关人员、学生骨干、一般教职员工和学生。应该根据专业性要求的不同,对上述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组织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培训。专业队伍的培训应按专业资格达标要求,并强调继续教育和专业督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学生辅导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力量,一些辅导员可以成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半专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生骨干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学生骨干的培训,可以把它放到寝室文化建设中去,对寝室长进行一些培训。一般师生的培训以宣传教育为主,学生的教育工作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
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在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重的作用。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协助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自杀预防中,时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而辅导员往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另外辅导员还握有多种干预和帮助的手段,可以将经济帮助跟生活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可以调动班级和同学的力量等等。因此,高校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药特别重视辅导员的角色和力量。从目前来看,大部分辅导员的工作态度是认真投入的,但也有一些辅导员存在职业认同不足、责任心不强、工作简单表浅的问题。再一个问题就是辅导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加强宣传,普及自杀预防知识。对抗大学生自杀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预防。其中宣传教育在自杀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关预防的宣传教育可以分为自助和助人两个取向。自助性质的宣传教育对象是那些有一定自杀危险的人,宣传教育的重点是珍惜生命,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学会求助等等;助人的宣传教育对象是广大的普通人。重点有二,一是自杀预防的意识和敏感性,二是自杀预防和助人的尝试。近些年一些高校纷纷开展了各种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心理健康活动月或者活动周,但总的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宣传工作的普及性、深入度和持续性还达不到要求,宣传内容中普遍缺少生命教育和自杀预防的内容。
(二)加强自杀信息发布管理,注意大众媒体的消极作用
大众媒体对自杀时间有天然的兴趣,但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多数情况下是负面作用较大,不少的学者都主张对媒体的自杀报道予以限制。对于高校而言,对校内学生通报信息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建议在发生自杀事件后,应急协调小组要评估信息发布的必要性,如果要发布,则要用统一、中性、简明的方式公报,以免流言和谣传的滋生。
正确面对自杀事件。我们对待自杀必须有客观科学的态度, 绝对的排斥否定和绝对的接纳理解都是有失偏颇的。自杀, 即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和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它是个体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行为。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不利于对这一行为的客观理解, 而完全接纳也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漠视和践踏, 不足以让社会重视自杀行为的预防以及心理健康的全面维护。
尊重生命。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媒体以其快速及时地传播信息的优势, 应负起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责任。报道自杀事件是媒体不可回避的, 但在报道方式上应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 依据媒体对受众心理行为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规则。事实上, 不同特征的群体虽然有不同的自杀率, 但已有的自杀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在本质有许多相似的内在规律可循, 因此媒体的报道要依循客观、公允、有节、全面的原则做出报道, 并宣传自杀危机的识别、预防和干预等常识, 而尽量避免出于吸引读者之目的美化渲染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领公众共同关注生命, 关注心理健康, 共同为社会的和谐健康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更加科学化有效的处理自杀危机事件
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各个高校在处理这些危机事件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反应机制不够迅速等。
1、理顺预警信息传送通道,做到及时有效响应。通过阅览一些案例发现,出现自杀时间的学校均没有建立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的三级预警机制,并且一些设计了三级预警机制的学校也存在信息通道不畅,分工不明等问题。预警信息传达的设计者往往以单通道思路考虑信息传送来设计,其实更切合实际的安排可能是多通道传送。例如第一发现者应该尽可能多的向有关机构如110、120,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如辅导员、学工处负责人报告,后者也应该向多位有关人员报告,这就是多通道信息传递。但是多通道信息传递后,在信息的节点应该有统一的加工,作出一致的反应,这就需要事先有明确的分工。
2、确定参与处理人员范围,明确职责,强调核心指挥人的作用。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后,应该确定一位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危机现场的核心指挥。这个角色一般由负责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者学生工作处处长承担比较适宜。其他部门如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保卫处、院(系),都应该事先有明确分工的预案,由核心指挥人统一协调指挥。
3、注意有关人员的心理应急,加强事后辅导和协助。自杀事件发生后,与自杀同学关系密切的人员如同学、朋友、老师、学工干部等,会经历强烈的心理冲击,其中一些人可能产生应急反应。通过阅览相关资料发现,少数学校对相关同学做了一些心理安抚和辅导工作,但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如辅导员的工作则往往没有被认识到,这也是急需要注意的一项工作。
大学生自杀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共同关注,高校更要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牛瑞斌.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5(2).
[3]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沈渔村.精神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张克让,韩向明.大学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
[6]李元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处理原则与预防对策[J].高教论坛,2003(4).
[7]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2002.9.1
[8]袁建勤.高校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及应急处置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6).
[9]葛小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态度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05,18(2).
[10]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1月.
[11]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报告(五),2006.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