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

2014-04-29 00:44何青
美术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时代感多元民族性

【摘 要】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将传统的西方油画融入中国的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意识,其中有借鉴也有融合,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何在油画这一外来的绘画形式中融入本民族和时代的文化与审美,笔者从一个油画探索者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国内油画的各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了解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和演变,为自己的创作实践增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本土化;时代感;民族性;多元

油画,这一外来的西方艺术形式自从开始传入中国便一定会与中国的文化产生碰撞,蹦出火花。而这一过程经过上百年的变化和融合,直至今日也依然是油画学习研究者时常探索的问题。中西艺术的融合并向着中国本土的转变一直是中国油画的发展创新中不变的话题。

一、西方绘画初入中国

油画最早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明代的万历年间,当时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便把油画这一西方的绘画形式带入了中国,意大利的传教士罗明坚,他将一些用油画绘制的圣母头像带入中国,而那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从油画的绘画风格上看是细致华丽且写实的,这与中国的工笔有相近之处却又大不相同。这样的画风引起当时中国皇室的兴趣和贵族的偏爱,在当时的皇室有几个比较擅长绘画的传教士为皇室画画,为了迎合当时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传教士们对绘画的风格也作了一些改革,例如在画面中削弱了明暗的对比关系,使之更接近于中国的工笔画,但与工笔画比较却更加写实和具象。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到一个人,那就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清康熙年间,他由传道士身份进入中国宫廷,并成为一名宫廷画家。他的画风就是中国本土化的典型,人及物的明暗对比不再强烈,画面中的山石也在模仿中国山水画的皴法,甚至画面的透视也变为散点透视。不过,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太多的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参与进来,即便如此,这段时期的油画也是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做了先行的铺垫。

二、中国油画的第一次高峰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历程似乎并没有太多让人惊喜的发展,画家的社会地位也不是太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中国油画的发展才到了第一个高峰。

当时的中国由于战争的影响被打开了国门,油画随着侵略流入中国。中国的油画也随之发展起来。在当时的西方国家油画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经历了19世纪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并且世界范围的新艺术运动也达到了高峰时期。

面对世界风格各异的油画画风,中国画家也有各自的画风选择,他们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开创了中国油画的一个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人,但由于各自的文化教育和个性的不同,使得各自的油画画风也有很大的差异。徐悲鸿的油画中充分地将西方印象派的色彩、现实主义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写实主义的油画风格。在他的历史主题创作及油画人物作品中除了扎实的结构和丰富的色彩之外还透着国画水墨的大气和韵味,除此之外,在画面中还透着对当时国政愤怒和忧虑的爱国主义情感。他运用西方写实的绘画技法表现着他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与他同一时期的画家林风眠则是另外一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如果说徐悲鸿的油画风格是写实性的,那林风眠的油画风格则是表现性的。他的画风虽不像徐悲鸿的写实细腻,但却是用很直接的或艳丽或灰暗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体现了画家的感受。在表现的色彩中表达着当时中国国情和大众的生活。刘海粟是将学习西方绘画的方式和理论在中国迈进了一步。他的画面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野兽派的影响,又将中国画的绘画意境融入其中,讲究气韵生动,将中西绘画作了大胆地融合。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危难的战争时期,许多忧国忧民的油画艺术家们在创作题材上也选用了当时的军事战争题材,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战。这无疑也是在内容上很自然的实现了油画的本土化。在这一时期的画家还有李铁夫、陈抱一、李世超、关良、常玉、吴大羽、王悦之、颜文樑等人,虽然每个人的画风风格都不一样,但每位画家都是在学习西方油画这一在当时国内新兴的画种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融合自身的感受和经验,融合中国本土的文化和审美,形成了新的绘画风格。不得不说这和他们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分不开的。他们是中国油画的先行者,为中国油画之路开启了一扇大门,为后来的油画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政治下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

(一)政治形势下题材及绘画风格的发展

中国油画本土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应该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了,由于政治的原因,当时的国情要求绘画要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在油画的题材和内容上实现这一本土化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画家们由原来的自由选择题材的形式转变为刻意表现军事战争题材、劳动生活题材、历史人物题材为主的写实主义创作,响应“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口号。

例如罗工柳的《地道战》、王式廓的《参军》、胡一川的《开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在这一时期的油画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绘画这一文艺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政治立场并激励人们的劳动热情。

在绘画的技法和风格上也体现着当时中国的时代特色,由于在政治方向上和当时先行的苏联是一致的,所以在绘画的风格上也在学习苏联的现实主义画风,在当时以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为唯一的绘画教学体系,而当时苏联写实、结构对比强烈的画风也的确起到了鼓舞人心的政治效果。这一时期的油画本土化进程的大方向也许并不是画家自然的发展选择,而是受着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有很多追求绘画本质的画家在遵循自己的感受,对油画本土化的表现和出发点也不太一样。如董希文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将其艺术精华与油画相结合,实现了油画的民族特色的创新,他的作品《哈萨克牧羊女》就是其代表作。又如同时代画家王式廓的绘画风格是在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的绘画风格及题材都和这个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的绘画作品积聚了中国的、民族的、革命的美学特征。他反对“轻视民族、民间传统”,反对“企图用外国的东西代替民族传统”,反对“缺乏民族自尊、自信”的艺术倾向。在他的油画中时时都能看到他的绘画精神,如他的油画《台儿庄大血战》《血衣》等。和王式廓的绘画风格比较相近的还有罗工柳,在学习西方油画的绘画技法的同时,与自己的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风格。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罗工柳到苏联学习,通过学习创作,使他的油画在回国以后的创作中,更具艺术的民族性。他在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中开始将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大胆地融会贯通。在他的油画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油画,例如《地道战》《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等,这些作品也被人们誉为代表“一个时代的记忆”。吴作人的绘画则是遵从以自然为师,追求自然的艺术风格,将油画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相结合,以达到油画本土化的效果。

(二)中国油画第二个高峰期的特色

回顾中国油画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对于这个时期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感受:首先,新老画家对油画的本土化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创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油画取得了可喜的转变和发展,是时代和民族的融合,为中国油画增加了坚实的底蕴;其次,从油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来说,因为当时美术发展受政治的影响,处处以“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准则,束缚了油画形式和题材的发展,也违背了油画艺术发展规律,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使绘画艺术只是实行政治的工具,因此很难自由发挥画家的创造性,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从画面表面的角度来看,当时油画创作大统一现象,也代表着中国这一时期的油画具有当时特有的中国时代特色,也是油画本土化的一种形式。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油画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油画在经历了政治因素的束缚之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被压制了多年的艺术创造性迅速的释放出来,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油画将继承和创新相融合,开始尊重艺术本身的艺术体验,以往的写实主义风格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与发展,成为当时油画的主要风格之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划时代的优秀作品,比较有影响力的如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等。这些油画扎实而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同时题材更加多元化,画面也更具民族特色,是艺术家们在思想内容上对民族精神形式的体现。这一时期油画本土化发展虽然在形式手法方面相对少些,但是却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蜂拥而至,国内的艺术家们没有来得及参与西方国家近几十年的艺术发展,甚至来不及思考各种油画形式的演变原因及历史文化背景,这时国内的艺术家们似乎也只能用先“拿来”的方法去填补这段历史造成的空白,而在这段时期国内的新兴油画则暂时放下了本土化的进程。但同时,国内油画的形式及题材、内容、技法等方面也进入了非常丰富的时期,这为之后油画的本土化进程拓宽了方向。“85新潮运动”就反映了当时国内艺术家们接受新兴艺术的热情。

到了20世纪末,中国油画的绘画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中国的油画家门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思考当今世界的艺术发展,开始耐心的、深入的研究油画的技法、内容等绘画语言,从原来表象地模仿西方向深入学习研究其内涵发展。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更加的有深度,也逐渐地向世界靠拢。在这一时期的油画艺术家们在油画发展方面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新老艺术家们将中西艺术审美相融合,画面中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如苏天赐。吴冠中的画面中就透着国画的写意气息,而这种写意的风格也被后来的许多画家传承和发展;靳尚谊、罗中立等艺术家则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外有更多的年轻画家则在思考着中西绘画的新的融合形式。

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国际上更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也更加融入世界的发展,此时的中国艺术环境已从原来闭塞的环境变为开放的环境,而中国油画发展则是要在继承本土化特色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的精神,主张个性的发挥,在表现技法、绘画风格及思想内涵上更具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绘画流派、风格层出不穷,各种油画的思潮也在不断涌现,有追求中国民族特色的本土化的,也有一味学习西方油画形式的,无论如何其目的是创新。不管怎样,中国油画发展都不应离开本土化,一定的文化底蕴将使形式和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五、中国当代油画的本土化形式

(一)表现内容的本土化

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总的来说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当今的油画家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着独创性和自身的个性,但始终能感受到中国油画特有的本土化进程,这首先反映在内容的本土化。油画表现的内容是油画的绘画语言所呈现给观者最为直接的一面,通过油画作品的画面内容我们可以了解油画作品的表现对象——人物或风景等,可以了解画面的形式表达——具象或抽象等,而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在画面的内容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不同时期内容的本土化也不尽相同,在战争动荡的特殊时期中国油画的写实主义风格正好和当时社会状况相融合,出现大批的以战争、人民生活为主要创作内容的本土化形式。在新世纪的新的历史时期,内容的本土化也一直是中国油画本土化主要形式之一。如当代画家王沂东,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将油画的古典主义技法和中国传统人物形象细腻地结合,在内容上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而他在油画技法上并没有选择西方当代的技法,而是选择了古典主义的表现技法,这和他的表现内容相统一起来。刘小东的油画作品的内容则更加贴近现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如他的作品《三峡新移民》,他立足社会大众的生活,画面内容通俗、真实也很直接,通过真真切切的内容表现和写实技法的融合使之烙上当代中国的印记。与刘小东异曲同工的画家还有忻东旺,在他的作品中通过新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形象,在他的技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写实风格,但在感觉上却是中国的、本土的,新写实主义的技法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油画在各个时期都会和当时社会现状、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当代的油画,表现内容更加广泛丰富,使油画变得更具深度,也更加体现油画的民族性,这也是中国油画本土化走向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艺术形式的本土化

油画的艺术形式是油画的风格体现,油画的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是画家思想、艺术气质的直观体现。在中国油画的起步阶段,在画面中并没有太多的本土化形式的表现,更多的也许只是学习和借鉴,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和一代又一代中国画家的努力和探索,中国油画在艺术形式上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

从古至今,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追求一种意境美,讲究章法及构成,不同的艺术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这使中国油画家们结合国画的审美精神和画面形式形成具有中国审美特点的油画技法。例如画家董希文就将敦煌壁画的用色用笔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在这里笔者想到了吴冠中先生的一段话:“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他对画面意境的追求,而在他的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画的韵律、笔触、线条。正如他讲的“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不难看出,艺术形式的本土化发挥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给中国油画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思想内涵的本土化

回顾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演变本身就是思想内涵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和演变牵动着油画的本土化进程。而各个时期的油画也反映着当时的思想动态,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战争题材的主题性油画,改革开放时期的对生活状态思考的当代油画,或写实或写意、或具象或抽象的画面表现形式,无一不是思想内涵的表现。特别是当今社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关联着,中国的艺术家们通过油画的语言表达着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思考,用中国人的目光表现世界。这种体现在画面中的思考有时甚至超过了油画本身。

在多元化的艺术背景下,中国的油画应该抓住时代的精神,立足于生活,让油画成为一种有感而发、自然的表达,中国油画只有立足于民族的、本土的,才能使之牢固地扎根世界画坛,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要理性对待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重视油画本土化的发展和研究。

注释:

*基金资助: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名称:广告设计课程改革

项目编号:2012KJ01

参考文献:

[1][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倍雷.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5][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7]刘淳.中国油画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8]彭彤.全球化与中国图像:新时期中国油画本土化思潮[M].四川美术出版社,1999.

[9]王东梅.现实与真实:20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演变[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0]尚可.由解读到重构——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何青,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时代感多元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中国建筑的传统化和时代感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英语教学中时代感的培养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