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标 徐伟 吴智量
【摘要】本文针对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一些缺失,以项目研究为培养模式,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依托重点实验室、整合学科、科研和教学的资源,结合专业社团,构建一个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
【关键词】缺失 开放实验室 项目研究 平台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4-01
强化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使命,在实施理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一些缺失
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专业过硬的学生时,发现在教学上有许多薄弱环节:1.实际能力与培养目标之间专业能力的差距;2.学生的专业学习缺少氛围,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各种类型的社团,将时间与精力放在非专业的方面,专业学习的氛围不浓,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专业的学习?3.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实践的环节停留在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加强为主要目的,不能加深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与业界知识更新脱节;4.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院,拥有较多的实验室与实验设备,如何让学生能充分的使用这些资源,为培养优秀学生服务,需要建立相应的开放机制;5.教师们有着自己的科研,让学生走进教师的科研,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如何将学生科研与教师科研的联系结合起来?6.学生在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不能形成一种培养机制,一种参赛模式。
二、培养机制与平台资源的构建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电子创新基地和实验室,形成人才的递进梯度式的培养
课程上打通教学与学生科研的壁垒,通过金工实习、程序训练、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毕业论文、第二课堂这些实践类的课程,建立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研究,递进梯度式的培养模式:一年级的基础训练→二年级的项目训练→三年级的项目研究及学科竞赛→四年级的专业设计。一年级重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兴趣的培养,二年级开始分组进行创新项目的训练,三四年级以赛促学、专业设计,由兴趣过渡到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2.开放实验室,将学生引进实验室进行项目的研究
实验室的建设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与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面向各专业多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一些带研究性的小课题实验和综合性的实验,鼓励学生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同时也从实验教材、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研究和探索的内容,提倡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实现实验室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生自选实验项目或课题,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带入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之一。
3.依托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打通学生科研与教师科研的环节
依托材料物理实验室、天体中心、电力电子研究所的资源,建立了以类星体、材料物理为主题的学生科研群体,形成了学生科研“部落”,这里也成为了各大赛优秀选手的孵化基地。例如类星体的研究,大约20位同学参与该领域的研究,这些科研“部落”有固定的科研场所,将优秀本科生引入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4.建立以赛促学的项目研究方式
在学生入学以基础培训为主,二年级开始以赛为导,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研究小组,建立了基地内竞赛,学院级、校级、省赛以及国赛的多层面的培训机制,形成从低年级培养,培育出优秀学生参加电子大赛、挑战杯、光电大赛、数学建模等大赛。
5.营造以高带低,以社团引领专业的专业学习氛围
以创新基地、电子协会、光电协会、物理协会等专业社团为学生专业学习基地,建立完善的内训机制,让高年级的同学带低年级,引导学生走进社团,开展项目的研究,营造浓厚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以电子121班例,参加电子协会共有22人,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
三、基于项目研究为模式的平台构建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1.项目研究的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面向问题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使学生围绕具体项目,充分学习、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项目构思设计、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团队为组织形式自主地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能够提高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使其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
2.整合实验室资源,促进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等实际应用结合。
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实现实验室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生自选实验项目或课题,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带入实验室,实验室的開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实验室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之一。通过综合性、设计型和科研型实验项目与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工程中的课题相结合。通过“挑战杯”、“广东省物理实验大赛”等科技活动实现实验教学与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工程中的课题相结合。许多“挑战杯”科技作品源于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项目,近五年来实验中心培养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60项,其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实现了对优秀人才的精英教育。通过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实现实验教学与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工程中的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自行研发调试实验设备,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近5年来我们研制和更新改造的物理实验项目共27项。
3.学生的项目研究的沉淀,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许多学生的项目研究的兴趣点逐渐过渡到互联网的终端应用领域,以结合网络为特征的应用项目层出不穷,例如基于安卓系统、智能家居、GPS的应用等等,学生以物联网为主题的项目研究占了各种立项的较大份额。由于学生在物联网的应用的研究的不断积累和沉淀,条件逐渐成熟,2012年我院的物联网专业方向开始开设,现正准备申请成为新开专业,学生的科研推动了专业的发展。
4.建立以多个以教师科研为中心的学生群体部落,师生科研相长的良好态势。
例如以天体研究为中心,类星体的研究的学生共有22人,以材料物理,从事传感、材料研究的共有15人,学生的参与同时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形成了师生科研相长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2-04-01
[2]林静,沈曙虹.以项目研究推动学校高位特色发展.中小学管理.201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