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利军 潘元丰
摘要:在后应试教育时代与在新课程实施初期的背景下,不少教师在追求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常规,也没有建立必要的、适合新课程背景的教学常规,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诸多混乱、无绪的状态。而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一个最优化的状态,这就迫切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紧紧抓住规范的缰绳,用鲜活的教学理念规范课堂,用规范的教学程序指导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规范;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03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由不知到已知、由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一个最优化的状态,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紧紧抓住规范的缰绳。所谓规范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规范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对课文进行学习的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因为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避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又因为是有步骤、有章法,从而避免了课堂的随意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能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时间就是生命”,课堂45分钟的演绎是课堂教学生命的体现。规范的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尤为必要和迫切的。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纳入到规范化轨道上来。
一、用规范的教学程序指导课堂
1. 教学目标的预设必须规范
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过程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科学规范、明确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是组织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判断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预设性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实践的起点,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期要实现的结果,也是一堂课的灵魂和重心。它是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等因素,在课案中设计的预期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都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中必然要实现的结果。因此,课案设计的优劣取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又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所以教学目标是指挥棒。故在教学目标进行预设时,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阶段性能力目标、单元教学要求制定规范的教学目标。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必须规范。
例如,笔者曾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首先利用电脑制做了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笔者将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提到的四季景物特征用动画、文字等在网页上循环不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然后,教师精心预设了一系列有目标的活动:点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或景物,了解单元及每篇文章的训练重点;把握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优美的语言;开展“比一比看谁最能准确说出四季不同特征”的比赛等活动。
通过规范的预设,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突破了文字的障碍来阅读文章,并通过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来获得对课文内容全面深入的了解。如理解文中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的关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比热爱之情与陶醉其中的心情。学生的自主意识被激发,开始自主学习。这样,教师通过规范的预设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2. 文本内涵的解析必须规范
对文本的解读,教师需要投入情感,倾注激情,或点拨、或引导、或激励,拨动语文诱人的美丽。教师通过规范化的引导,促使学生进入文本世界,真真切切地经历精神陶冶,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对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幢,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融。一旦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便会真正走近作者,进入作者的精神家园,感受文本中作者心灵的跃动。
(1)以创作背景为切点,规范地呈现文本内涵
“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打上作者感情的烙印,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都是经典名篇,学生在博览群书之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品味文章的主旨,以达到规范地呈现文本内涵与真谛。
例如,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学生们对柳宗元的思想感情难以把握,前两次写“乐”,后面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似乎前后矛盾,如何理解柳宗元写小石潭时的思想感情?教师详细地介绍柳宗元的生平资料、写作背景及世人对他的评价。对文本的内涵加以规范引导,柳宗元游山玩水实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他是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政治上失意而造成的内心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两次“乐”,细细体会,“乐”其实是忧的另一种形式,实则写出了作者的孤寂忧伤。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让他们领会作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想借山水排遣心中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学生对于文本内涵有了重新丰富的空间,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也有了重构的机会,而对于文本内涵的赏析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2)以生活化为基点,规范地解读文本内涵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学实践也在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教材,学习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使教材学习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结合,与火热的生活结合,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基点,在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巧搭桥梁,让教材“近”起来,规范的解读文本。
例如,讲解琦君《春酒》一文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向自己的家人了解自己当地春节的风俗习惯。学生兴致颇浓,在教学时畅谈家乡的风俗习惯,也深刻领悟了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在学习《生物入侵者》时,笔者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生物入侵者,学生回家查资料,询问左邻右舍,搜集到嘉兴一带的生物入侵者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使其明白生物入侵者会给当地生态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以现实生活为基点,通过规范化的解读文本,学生扩大了视野,理解了课文,提高了观察和理解能力。
(3)以关键词为着眼点,规范地挖掘文本内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课文中有些关键词,概括提炼了文章的状态与意义。一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从关键词中就能够看到大体的意思。在教学这类词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链接本身的经验,唤醒沉睡的体验来感知和理解。因为文章中的关键词可以让人看到苍茫远水、春草离离,听到秋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嗅到幽幽之草气、寒寒之酒香,感觉到苍茫浩渺宇宙的幽秘……通过规范的抓关键词,来挖掘文本的内涵是教学中又一极为重要的环节。
例如,分析《紫藤萝瀑布》,笔者选了一个理解词语语境义的“点”来设计人文话题,引导讨论探究:“课文中写‘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要求解释“仙露琼浆”的含义。并问学生:“我们生命的船舱里应当装些什么?”学生发言踊跃一下子讨论出了13条:传递生命的种子;对待不幸积极乐观的态度;各种美德;对生命的理解;珍惜时间的态度;使国家富强的使命;应当装满知识;孝敬心、尊重人的基本态度;对人类发展的关心,以及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应当装着生之喜悦、精神的宁静;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对自我存在的重视,对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重视。自然小结指出:这些都是“生命的仙露琼浆”!
二、用鲜活的教学理念规范课堂
1. 在别具一格的课堂设计中注重规范
“检测语文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只能是以能否适应学生为准,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准。”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科学而不失规范地选取教学方式。课堂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把学生的各种感觉和运动知觉都调动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效率。但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都必须在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只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想活跃,在规范的框架内达到教学目的,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那么就应该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讲解《小石潭记》一文时,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以一个“老板”的身份、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来开发小石潭的景点,学生兴致高昂。根据“为坻,为屿,为岩”设“奇石展”自然景点——学生是这样介绍的:“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更日臻完善”;根据“隔篁竹”“伐竹取道”设“雅竹幽路”景点—— “翠竹摇曳,竹香沁人心脾,小路弯弯,路途曲径通幽。”;根据“闻水声,如鸣佩环”设“听水轩”景点——“遥闻流水潺潺,如鸣佩环,游此景,听天籁之声”;……
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用新颖而又遵循规范的手法对课堂进行设计的同时,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2. 在纷繁复杂的学情应变中驾驭规范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人者应当善于开发生命潜力和指导生命发展。”叶圣陶先生讲过:“教育的本身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历练成习。”因此,引导的特点是会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要结合具体的学情,而此刻引导却恰恰要在规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在教《山坡羊 潼关怀古》一曲时,笔者充分肯定曲中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民本思想,启发学生对张养浩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说:“张养浩一心为百姓这一点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汉族人,为蒙古族效命缺乏民族气节。”有的说:“不管怎么说,蒙古族也是中华民族,汉族为什么就不能为蒙古族服务?”此时,笔者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不管是蒙古族还是汉族,只要一心想着百姓,一心为百姓办事就是好的。”通过点拨,优秀生求知欲望被点燃,向更高层次攀登;一般学生也获得了丰富深刻的知识,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勇气,学习气氛再度高涨。讨论互动向更高层次展开,学生潜能进一步展示。学生通过规范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 在灵活扎实的语文味中把握规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语文味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感悟,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
例如在品析《湖心亭看雪》时,笔者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从文本内核中去寻找,引导学生沿着语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文末有“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语,着一“痴”字,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文章意与语文味俱出。此时的语文课堂到处洋溢着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
通过教师规范的引导——从文本内核中去寻找,使学生能顺利地把握文中的关键所在,这就使学生在把握语脉,反复诵读,进入语境,感悟人文内涵中,通过规范的形式品析文章的语文味。
4. 在语文教学的规律中遵循规范
语文的最佳状态是:笔者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的规律,摸索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规律,使语文教学从零敲碎打似的单项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逐步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让语文的教与学既生机盎然,又脚踏实地。
例如教《月亮上的足迹》,要求学生续说阿姆斯特朗在美国国会大厦演讲的结束语。学生讨论了几种续说方案,最后选取:“历史的转折和发展往往就是从‘一小步开始的。我相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此将迈开大步,永不停止。”
学生续说的句子要求合乎原文语意语气语流,有几乎不露雕凿痕迹的效果。这就使学生快速地对文本的内涵与外延加以领悟,斟酌比较,在遵循规范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发展的规律作出一个合理的构思。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规范,让学生养成规范的学习思路,懂得如何切入、分析;只有在紧紧抓住规范这根缰绳的前提下,才会激活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余 迅.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选择策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8).
[2] 卓巧文.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之管见[J].语文教学通讯,1998(12).
(作者单位:①浙江省嘉兴南湖国际实验中学 314001;②浙江省嘉兴市南溪中学 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