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2014-04-29 00:44李云昌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李云昌

摘要:本文针对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我县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水稻生产时应用。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以上。根据植保部门统计,全县常年稻瘟病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每年因稻瘟病损失产量在3000吨以上,特重年份损失可达1万吨。因此,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指导广大农民正确掌握防治措施,能减少水稻产量损失,确保粮食增产。

一、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有可能发生。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重,其中穗颈瘟危害最重、产量损失最大。

1.苗瘟。秧苗在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于种子带菌所致。三叶期前病苗基部灰黑色枯死,无明显病斑;三叶期后病苗叶片病斑呈纺锤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灰绿色或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青灰色霉层,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2.叶瘟。在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最终造成叶片枯死,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同火烧过似的。

3.节瘟、叶枕瘟。多在抽穗后发生,节变黑,易折断倒伏。在潮湿条件下,病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

4.穗颈瘟、枝梗瘟。穗颈或枝梗受害后变为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

5.谷粒瘟。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发生黑褐色小斑点。在湿度大时,节、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病斑均可产生灰色霉层。

二、影响稻瘟病流行的因素

影响稻瘟病流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品种抗病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有的高抗基至免疫,有的感病或高度感病。目前生产上的抗病品种大部表现垂直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少。在生产上,稻瘟病流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

2.病菌越冬基数。病稻草多,种子带菌率高,稻瘟病的初次侵染源广,来年病害可能重,反之,初侵染源少,病害较轻。

3.肥水管理。凡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常引起稻株贪青徒长,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低,叶片柔嫩披垂,兼之体内氮素营养丰富,易被病菌侵染。

4.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和风。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每天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的情况下,稻瘟病就容易发生。如果旬平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则稻瘟病就容易流行。连续晴天,天气湿度低于85%,温度超过32℃或低于15℃,病害则会受抑制。

三、水稻稻瘟病防治对策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于当地的抗病良种是综合防治稻瘟病的中心环节。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类型不同,选用适宜当地抗病良种时,需在当地进行品种抗病性的观察鉴定,并考察其丰产性,经试验示范证明适宜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并具有较高的抗性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由于剑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多山,地形以深丘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平坦,立体气候较明显。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日照1250.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3.9毫米,无霜期267天。所以在品种选用上,需多品种配套栽培,根据县农业局植保站建议,在剑阁应种植C优系列、D优系列、Q优系列、Y优系列等品种,特别是高产优质的C两优华占、Y两优1号、Y两优973、Q优6号等品种,采用这些品种后,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

2.消灭越冬菌源。由于稻瘟病的初染源是带病稻草和带病种子,因此播种无病稻种,秧田期以前彻底处理完病稻草,是防治稻瘟病初染和病害流行的有效措施。带病种子不能作种用,即使要用也要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病稻草可用作柴火,在开春以前用完。

3.加强栽培管理。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基肥足、追肥巧,基肥看地、追肥看苗;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以控氮稳磷补钾为用肥原则,N:P:K肥的比例掌握在2:1:1,能有效控制住稻瘟病的为害。灌水应以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拔节和后期干湿壮籽为原则。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时,应根据不同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药剂,及时、准确地用药。

一是浸种。在播种前处理水稻种子。选用75%三环唑2000倍液,浸种24小时,用清水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二是主要抓住在发病初期用药。从本田移栽后一个月内进入分蘖期开始,经常检查田间叶瘟病情,如发现感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即应打药防治。防治水稻叶瘟,在移栽前5天,用75%三环唑1500倍液喷撒秧苗作送嫁药,可有效防治叶瘟。本田发病可每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100—16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春雷霉素100—150毫升兑水45—60升均匀喷雾。

三是主防叶枕瘟、穗颈瘟和节瘟。预防穗颈瘟要着重在抽穗期对水稻进行保护,特别是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关键时期。感病品种和稻苗嫩绿、施氮肥过多而发病较重的田块,用药2—3次,间隔期为10天左右。一般在破口见穗5—10%开始施第一次,齐穗期施第二次药即可达到预防目的。保护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30—40克,加水45—60升喷雾;发病田块可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8—100克,加水45—60升喷雾。

参考文献:

[1]张欣.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农民致富之友,2010(2):33

[2]张志,李桂华,辛亚丽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67,169

[3]邓珍,郭水连.水稻稻瘟病与气候条件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8(2):135-136

(作者单位:628312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兴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