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手游且行且珍惜

2014-04-29 00:44可可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4年12期
关键词:端游人气手游

可可

百种米养一样人

和俗语“一种米养百样人”所契合的是,在手游产业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IP(不管它是否涉及侵权)可以被多种不同类型的手游所使用。比如同样一个西游题材,可以是RPG,也可以是卡牌,或者是跑酷等。但随着手游产业的迅速膨胀,人们逐渐发现将这一招逆转过来,同样管用。于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发现,尽管他们玩的手游看起来题材千变万化,但进入游戏之后,却发现往往只是粗暴地换了一下NPC的名字,而游戏的功能按钮配置,游戏的核心玩法却大同小异。甚至一个类型的游戏,能够被多个不同类型的题材套用,同一家公司旗下的游戏,看起来产品线丰富多彩,却仅仅是“谁红就傍谁大腿”。比如国内新晋手游公司乐汇天下,就将《海贼王》、《七龙珠》和《火影忍者》三大热门动漫IP拿来为自己敛财,但旗下《口袋忍者》、《口袋龙珠》和《口袋海贼王》却如同三胞胎一般不分彼此。

昔日,完美时空就曾经因为擅长将不同题材套皮制作,而被许多业内人士和玩家所诟病,认为其缺乏创新精神。而现在在传统端游领域,完美时空早就已经开始走上多样化经营路线,但遗憾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手游厂商步其后尘。这种“小聪明”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玩家的关注,但却是以透支品牌信誉度为代价,对于那些期望做大做强的手游厂商而言,这种作为无疑是杀鸡取卵。

看透了,脑残粉也不买单

日本ACG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不少知名作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铺垫,已经培养了两代粉丝群体,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大量粉丝。在这些粉丝群体当中,不乏早就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且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玩家,而这一群体,也是广大游戏厂商急欲争取的消费群体。

但有时候,“钱多”并不代表“人傻”,对于越来越多的粉丝而言,攥着现金的他们,更乐于为自己喜爱的题材的游戏埋单不假,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愿意为获得正版授权的产品埋单。理由很简单—近年来维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同时粉丝也认为让原作者自己赚钱,才是实际意义上地支持一部作品的行动表现。当年还是小孩子的玩家,现在有钱了,但也有相应的版权意识和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利了。

然而,在缺乏立法监管的中国手游业,“保护知识产权”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只是一句口号。像之前“金庸维权”这样的事件,之所以能闹得轰轰烈烈,从某个侧面就看出了业内维权行为还是一件稀罕事。对于许多手游厂商来说,许多人气IP想用就用,毫无顾忌,即便是被抓了个现行,只要改几个NPC名字,就可以带着已经赚到的钱,全身而退。

这种行为看似毫无风险,但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玩家所不认可。一方面固然是部分玩家心中的版权意识在发挥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这些游戏为了能够随时施放金蝉脱壳大法,对于游戏不能也不敢和原作进行深度结合。原作的忠实受众,无法在游戏中看到厂商对于原作所投入的感情,而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感情”,正是一款游戏能否受到核心原作粉丝欢迎的关键。没有“爱”,粉丝用户自然就无法转化为付费用户。虽然在一开始,一个人气IP能为游戏带来些许人气,但是想要有高留存率和付费率,仅仅靠披一层皮,显然是不够的。

嗓门大,就能吆喝起来?

如今打开各大网站,充斥于网站广告栏中的游戏,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传统端游的声音越来越小,而手游和页游似乎变得越来越“豪爽”。像“我不断在洗澡,油腻的师姐在哪里”(游戏广告词,原文是“我不断地寻找,有你的世界在哪里”)的网络人气段子,就是脱胎于此类广告。但是对于许多刚刚崛起的手游厂商来说,他们的段位毕竟不如有多年营销经验的传统端游公司。绝大多数手游厂商的宣传模式还是停留在砸钱投广告上,甚至在宣传同时,还会盗用其他游戏或者原作未授权的画面……。如此混乱的市场运作,再好的IP也无法将其发挥到极限。

相对于作坊式的小打小闹,传统端游厂商出手看起来则大气了很多—他们往往背靠“正版”这座大靠山,用“版权”来先把早已抢占了自己市场的小作坊们砸个半死,再“顺便”给自己之后推出的产品吆喝几声。接下来通过自家的游戏展会、与原作授权方的互动和自身平台推广等模式,迅速将产品推到人们眼前。这种作为的最大好处就是在吸引真正原作粉的基础上,拨乱反正,将过去其他非正版作品所占据的市场迅速抢回来。

猜你喜欢
端游人气手游
电魂网络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人气“日抛脸”
从暴雪娱乐的新游戏看端游发展
休闲手游荣光不再,该杀回马枪了
端游移植完了,游戏厂商该怎么办?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跳不过的两道坎 手游的“渠道”和“IP”
手游产业“山寨”路
Skin Food人气果蔬系列体
人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