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室双孢菇

2014-04-29 02:57马井山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期
关键词:双孢菇杂菌培养料

马井山

[摘 要] 近年来,农业种植逐渐走向科学化,特色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温室中双孢菇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 双孢菇 温室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79-01

一、选择理想培养料配方

双孢菇栽培的主料是牛粪、鸡粪为主的牲畜粪便和稻草秸秆为主的农作物秸秆。选用栽培原料不仅要考虑堆肥的保水性和通气性,还要考虑蘑菇营养生长期最佳碳氮比20:1这个指标,仅以营养指标合适是不行的。基于以上几点,对比筛选以下稻草、粪肥配方栽培料产量高、品质好。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需原材料为:干稻草2000千克、干牛粪1000千克、干鸡粪800千克、石灰50千克、石膏50千克、过磷酸钙 30千克。

二、确定最佳栽培季节

双孢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9个月左右,培养料前发酵期约16天、后发酵期约7天,覆土出菇约30天。7月至8月份外界气温高,利于建堆发料,发酵效果好。选择该季节建堆发酵,有利于二次发酵,而且播种后的环境条件适合发菌,发菌快、菌丝健壮,而且出菇期长、市场好价位高。

三、推广二次发酵技术

1.二次发酵意义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反应,调控这些反应对蘑菇堆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借鉴国内外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堆肥研究成果,岫岩双孢菇栽培改过去传统的一次发酵栽培为二次发酵栽培,缩短了发酵期,减少了杂菌感染,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以稻草、牛、鸡粪为主料的堆料,若采用一次发酵栽培的发酵时间需35天,若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可缩短发酵期至23天。双孢菇采用二次发酵栽培灭菌彻底,产量可提高30%,蘑菇品质好,病虫害减轻。

2.建堆

建堆前两天先用1%石灰水将稻草浇湿或泡湿,然后按照宽1.5米、高1.5米建堆,铺料时草料厚30厘米、粪肥厚3厘米,并且以先铺草、后铺粪顺序一层层堆积。建堆的堆顶要呈龟背型,以便下雨时往下流水;建堆时要人工轻轻地踩实,防止料堆过分失水。

3.培养料的前发酵

建堆后的整个前发酵过程需翻堆3-4次。翻堆的目的是通过翻动料堆调换草料在料堆中的部位,使发酵均匀一致,补充堆内氧气,分解、转化培养料。翻堆时要求将料堆底部及四周的外层料翻人料堆的中间,将中间发酵良好的料层翻到外层,使整个料堆发酵均匀一致,同时,翻堆时应抖松料块,排出料块中的废气,使料中氧气得以充分供给,使好氧微生物恢复生机和活力。

在正常情况下,建堆2天后堆温即可升到70-75℃,第5天堆温不再上升时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需根据堆料的干湿情况,补足水分,并均匀添加一半量的石膏和过磷酸钙;第 1次翻堆后2天,堆温迅速上升,可高达80℃左右,维持24小时,即在建堆后的第9天进行第2次翻堆,补足水分,并均匀添加剩余的石膏和过磷酸钙;建堆后第13天进行第3次翻堆,均匀加入总量50%的石灰,并根椐需要补充调节水分;建堆后第15天前后进行第4次翻堆,调节含水量至 70%左右,即手紧捏料时有3、4滴水出现,并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至7.5左右。前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应为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粘手,有少量的放线菌。

4.培养料的后发酵

后发酵是将经室外前发酵的培养料搬入室内,在加热控温条件下进一步利用嗜热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消除培养料中的游离氨和容易引起杂菌发生的糖类,并通过后发酵的巴氏消毒,进一步将不利于蘑菇生长的杂菌、害虫等有害生物杀灭,同时培养大量的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使经后发酵的优质培养料成为只适合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杂菌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质。

温室生产双孢菇,培养料前发酵最后一次翻堆后2天,直接进室内上床进行后发酵。料进房前,先在料堆的表面喷 0.5%敌敌畏后用塑料薄膜密封8小时,以杀灭料堆中的害虫。然后将料趁热人室堆放到架床上,避免堆肥酿热的损失。后发酵开始时,逐渐加温10小时左右,使料温和气温都达到 60-62℃,维持10小时,杀灭潜伏在培养料和菇房床架中的杂菌和害虫。然后,通过通风降温,使温度慢慢下降,使料温在50—55℃之间维持5天,目的是促进嗜温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高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转化,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也叫控温发酵阶段。在控温发酵期间,一般每隔4小时通对流风一次,补充菇房内新鲜空气,促进高温微生物的活动。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开门窗通风,徐徐降低料内温度,此为降温阶段。

后发酵结束后的优质培养料为暗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粘手,热料无氨味而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65%左右,手紧捏会出现2-3滴水,pH值为7左右,整个料层长满白色放线菌和有益真菌。

四、规范了铺料和播种

铺料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料太薄,单产和质量不高;料太厚,因透气性、散热性差,易供氧不足、料温高,影响菌丝生长和诱发病虫害。有效的播种方法是撒播。料温降至28℃时,开始接种,接种量每平方米需250毫升瓶装麦粒种3瓶,采用撒播加翻播的方法,即将种量的1/3均匀撒在料面,用手抓抖培养料,使种粒掉入料层内,剩下的2/3种粒均匀撒在床面上,用木板轻轻压实,然后遮光、保温、保湿发菌。

五、强化了发菌和出菇期管理

1.发菌期管理

覆土是蘑菇栽培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为菇体提供支撑和保持培养料水分,而且还促使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覆土的材料和厚度直接影响蘑菇的密度、大小和质量。一般在播种后15天,当菌丝生长至料深的2/3时,是覆土的最佳时期。覆土太早,会影响料内菌丝继续生长;覆土过晚,菌丝生长已长透培养料,容易冒菌丝,结菌块,使表面菌丝老化,推迟出菇时间而影响产量。覆土厚度以3厘米为宜,土层太薄,因持水性差而影响产量;太厚的土层会影响透气性。覆土后不要拍压,可保持自然松紧度。

接菌后7天内,保温、保湿、防止老鼠偷吃种粒。7天后,早晚通风,控制温度在25℃为宜,经过15天菌丝吃料2/3以上时开始覆土。覆土后及时用2%的石灰水调覆土湿度,要轻喷、勤喷,用3天时间将覆土含水量调到20%。以后每天早晚通风1小时,控制温度在25℃左右,经过20天左右,待菌丝长到细土粒表面时,再喷一次重水。结菇水喷后一星期,小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开始喷出菇水,保证小菇正常生长。

2.出菇期管理

双孢菇出菇期的管理以温度、湿度和通风调控为中心,双孢菇出菇期温度应控制在16℃以下,湿度保持在90%左右,棚内空气要新鲜,不能有闷气,否则容易引发病虫害,产生早衰现象。出菇期间喷水不能喷“关门水”即喷水后不能马上关闭通风口,防止菇体表面水分滞留,产生斑点,要坚持“宁干勿湿”的原则,要防16℃以上的高温。双孢菇的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菇的大小,一般以菌盖直径4至6厘米,不开伞为标准。

猜你喜欢
双孢菇杂菌培养料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生产食用菌 石灰用途广
交换生的计谋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郯城双孢菇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