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明 姚启耀
摘 要 普通高校腐败案例严重影响教育系统的公共形象,损害了社会公众的教育利益。高职院校应以此为戒,并采取措施,积极反腐,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文化。
关键词 高校 腐败案例 拾零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一些地区、部门和行业的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据相关媒体报道,普通高校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有一个不完全统计:党的18大以来全国已经有几十名高校领导受到查处。随着反腐败运动的深入,还会荡涤出更多的高校腐败分子。现采撷几则普通高校腐败案例,结合当下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进行浅思考。
1高校腐败案例拾零与碎思
高校腐败多发生在基建、采购、招生、科研等领域。这是因为在改革形势下,高校许多工作逐步向市场机制转变,在管理、监督方面跟不上新机制的步伐,从而形成监督上的“空白地带”和管理上的漏洞,导致腐败现象频发且有滋生蔓延态势。
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近年来兴起大规模建设“大学城、新校区”工程,高校投资额剧增,一些高校领导干部借工程承发包大发横财,不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而是搞暗箱操作,发“人情标”、“关系标”、“金钱标”,导致“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的悲剧在高校愈演愈烈。如:四川大学原副校长安小予;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常务副书记龙小乐;长春大学原副校长门树廷;湛江师范大学原院长郭泽深;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政委、纪委书记、女少将高小燕;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兼上海分院院长戴维民少将等,都是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受到严肃查处。
在高校,教学、实训、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物资数量较大,采购中收受“回扣”等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而采购权主要控制在部分党政干部的手里,因此,党政干部成为高校腐败的“主力军”,而在很多领域普通的教师则没有腐败的机会和可能。如:浙江大学水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贪污科研经费上千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党政办主任孟江涛贪污237万巨额公款;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世明;陕西教育学院原院长高安民;四川省西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材采购案;广东商学院原设备科科长黎明芳等,都是在这方面大肆收受“回扣”等好处费受到查处。
招生也是高校最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环节之一,一些高校负责招生的干部,不仅借招生之机谋取钱财,甚至还向学生家长提出过分的要求。据扬子晚报2002年2月8日报道,湖北省纪委查处的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泽霖、雷维宁夫妇受贿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们非法收受考生家长贿金和礼金40多万元,被群众称为“吃黑院长”。李泽霖还利用考生家长求其录取考生之机,与考生家长发生两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涉案金额数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庞宏冰、刘天平、高峰三人招生索贿55万元;广东某高校体育部副主任、第九届全运会比赛副总裁判长李X森在招收体育特长生时,非法收受贿赂款224000元,等。对这些人除了没收赃款、处罚金外,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还有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王国炎,多个问题集一身。在工程建设、人事任用、考生招录等方面滥用职权、收受贿赂,保养情妇等。
高校腐败案例已举不胜举,以笔者寡陋,上述这些案例都引发我们的思考: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高校在人们心中原本应该是一片圣洁之地,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楷模。然而,这些案例如同笼罩在这片“圣坛”上的阴影,令人心头沉重。权利是柄双刃剑,可使人高尚,也可使人堕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若用之为民,可以善始善终;若为己攫取,必会陷入欲望的泥潭,丢弃最起码的做人底线,终于自灭。
2教育领域腐败案例对职业院校的儆诫
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反腐败根本不管你是谁的儿子”的观点得到普及,形成了对腐败的高压态势。“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个警戒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高校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并拿出措施和办法,积极反腐,还高校一片纯净。
(1)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人的思想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要根据形势的需要,环境的变化,不断跟进和加强。很多腐败分子在悔过书中都这样写道:“我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主要原因是放松了学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放松世界观改造。”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的根基。腐败分子之所以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上出了问题,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天平一旦倾斜,其手握的权利就必然沾染上铜臭。分析蔡荣生等蜕变的过程不难发现,放弃思想改造、人生信仰偏离、荣辱观错位是其自毁前程的主观根源。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在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创造条件,搭建警示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参观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常打“预防针”,做到廉政教育警钟长鸣。要着力加强法治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深化党员干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解,曾强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四风”整治的长效机制,规范从政行为,正确运用职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预防接种,切实增强对腐败的免疫力。“免疫”本来是一个医学用语,指的是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免疫力分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种。对腐败这种具有很强传染性、危害性的“细菌”和“病毒”,每一位党的领导干部都不具有先天性,而只能具有获得性。从本质上说,腐败总和权力、利益密切相关。腐败现象的出现,往往是掌权者没有更加谨慎的对待手中权力,而是背弃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由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导致价值观、利益观扭曲和行为上腐败堕落的结果。同时党员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仍然有一定市场,并对党员干部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用金钱、物品、美色等做钓饵,诱惑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育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腐败的免疫力。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给“贪心”和“私欲”加把锁,每日三省吾身,时时自扫灰尘,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不能因为内心贪欲的萌动而“松开”,更不能因外在的诱惑而被“撬开”,始终使自己处在心态平和之中,富而不淫,坐怀不乱。切实增强对腐败的免疫力,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扎紧“笼子”,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腐败的期望。“笼子”是民间用竹篾、木条、树枝或铁丝等制成的器具(或较大的箱子),用来养虫鸟或装东西,而且笼子的钥匙由主人保管。引用到党内反腐败斗争中,就是“围绕权力运行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这个笼子的用材应是“铜墙铁壁”,使之成为民主决策的笼子,法治的笼子和民主监督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个机制:“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就为“笼子”打造了三个层面的刚性之墙,彰显出源头反腐的理念。一要按照党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发挥思想库作用,加强决策的论证、听证,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教职工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二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制度公开,完善权力公开的机制,明确权力的幅度和依据,明确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载体和时间,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学校行政服务部门要围绕改进服务态度、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着力完善便民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制度规定。三要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系、部监督,特别要加强对中层干部、人才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还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真正让权力的运行变得更加透明,监管更加有力,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