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本文立足高中数学课堂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困惑;探究;合作;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来的问题
1.从学生方面看
(1)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均衡,学习效果悬赏。由于很多高中生在小学、初中并没有按这个模式上课,所以感觉很陌生,而各人性格、学习基础都不同,因此在实施初始,有的学生很快成为了主导,才能得到充分施展,成绩进步很大,而有的学生渐渐成了旁观者,甚至有了对立情绪,成绩不进反退。(2)小组成员没有真正合作,老师布置下去的任务,往往被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包办,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不愿与同学合作,不与同学分享,而有的学生也不习惯倾听别人的意见,组员各干各的。(3)课堂上讨论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如同一盘散沙,有的学生根本不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很认真在讨论,但是没掌握讨论技巧,抓不住重点,到最后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2.从教师方面看
(1)对小组的构建重视不够,以为只是把几张桌子搬在一起,围起来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就可以,因此分组比较随意,甚至是学生自愿组合,这样往往就是好生和好生一组,差生和差生一组,不利于开展学习活动。(2)过分注重形式,有的老师动不动都要合作讨论,其实数学课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曾经听了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里面有一个问题: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①木材燃烧产生热量;②明天地球仍会转动;③……任课老师让学生讨论,因为这个问题缺少探索性,结果学生无所事事,这样的讨论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3)教师对课堂缺乏有效调控,在小组讨论时,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正是部分学生开小差的大好时机,而有的教师只是走马观花地巡视,没发现并指正这些同学。而当小组成员无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作出指导。(4)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当,一是在评价时,有的教师会过多地关注小组整体,忽略了学生个体的作用,有的反过来过多地表扬了个体学生的出色表现,而忽略了小组其余成员所作的贡献。二是过多注重了结果,单凭结果论成败,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合作学习提倡异质性小组,四人一组比较合适,把一个寝室的或者住得比较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这样方便学生课前合作预习,课后一起进行小结。另外,性格特别外向或特别内向的,每组最多安插一个。组内不设置小组长,四人各自有自己的任务,甲负责与老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规定联络员每周必须主动与老师交流一次以上;乙负责管理组员的课堂纪律以及完成班级日常工作;丙负责管理组员的作业收发,以及督促组员完成作业;丁负责分派合作任务以及组织同学进行讨论。
2.明确集体目标和个人责任 集体目标是指学生追求外界对集体成果的认可,只有提出集体目标,才能保证学生之间积极互助,荣辱与共。个体责任是指每个成员对集体都要作出贡献,每次合作,每个学生都要有具体的任务。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一般不懂得分工,这时候教师要具体给每个小组,每个成员分工,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所思、所得,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提出建议和反对意见,遇到困难时,要如何向组员求助,这些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3.精心设计,逐步推进
(1)教学目标具体化。因为各个小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小组要完成的目标可以不一样,组内各组员完成的目标也不用雷同,这样要求教师在准备预习材料前要非常仔细。(2)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置问题。课前教师要将学习的内容仔细分析,确定这个内容是适合个人学习,还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预留多少时间;如何把重点、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当学生在某个环节卡住时,该怎么样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切一节时,我几乎都交给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一步:正向使用公式,设计题目1、求tan15°的值;题目2、已知tanα=2,tanβ=3,且α、β是锐角,求α+β。第二步:逆向使用公式,题目3、求tan45°-tan15°1+tan45°·tan15°的值;题目4、求3-tan15°1+3·tan15°的值;题目5、求1+tan15°1-tan15°的值,第三步:公式变形使用,题目6、化简求值:tan23°+tan37°+3tan23°·tan37°;题目7、已知α+β=π4,求(1+tanα)(1+tanβ)。第四步:综合使用,题目8、在斜三角形ABC中,求证:tanA+tanB+tanC=tanA·tanB·tanC。按照这个顺序,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前5题,到了第六题,有的小组需要指导,比如引导他们:式子里23°和37°有什么关系呢?tan23°+tan37°与tan23°·tan37°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对完成题目6和7谈收获,小结题目具备什么特点?之后再完成题目8的时候就比较顺利了。
4.适时引导,参与调控 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候是权威和顾问,有时仅仅就是学生的同伴,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初,教师不要忙着去巡堂,而是在讲台上密切观察各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干什么,对不参与的,要及时了解原因,帮组他们融入集体,对于喜欢自己唱独角戏的成员,也要及时指正。当大家都比较适应了这种活动后,教师应该不时在学生中走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参与他们的讨论,这个时候,教师不再是权威和顾问的角色,而是他们的同伴,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后,要迅速把学生拉回到原来他们正在讨论的轨道上来,
5.不偏不倚、全面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要兼顾三方面:一是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二是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三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注意合作的结果,还应该从他们小组合作的过程是否人人都参与,组员关系是否融洽;不仅仅关注学生所给的答案,还要留意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是否在逐步提高;不仅仅看到在发言的学生侃侃而谈,还有看看其余的学生有没有在倾听同学的发言,组内的学生有没有关心自己的组员,有没有给组员鼓励和肯定;大力表扬进步神速的学生的同时,也别忘记对慢一点学生的肯定,对还没有进步的学生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学52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