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姣
摘要: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一位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钢琴创作,在他众多的音乐体裁中,即兴曲这种音乐体裁的作品很少,只有四首,这篇文章就讲述了肖邦四首即兴曲中的一首《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也称《即兴幻想曲》。这首乐曲在肖邦生前并没有发表出来,而是在肖邦去世六年时被冯达纳整理出版。本文对乐曲的曲式结构和和声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肖邦的创作风格与情感特征。
关键词:肖邦 即兴幻想曲 艺术特点
一、肖邦的生平和创作
1810年,有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与钢琴家出生在华沙以西约55公里处的热拉佐瓦·沃拉,他的一生在世界音乐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肖邦。肖邦全名是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与作曲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代表之一。在肖邦6岁正式开启他的音乐生涯时,他在钢琴领域的天赋为世人惊叹,所以他当时被人们称作音乐天才。
在肖邦短短的三十九年里,他创作了很多的钢琴作品,和其他时期的作曲家相比,他是世界音乐史上仅有的一个只有钢琴作品的作曲家,他对于钢琴的专注创作使得他对于钢琴的掌握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而他作为一名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他在钢琴曲中加入了很多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把他所有的感情都写在了乐曲里面,打造出了一个只属于他的钢琴世界,一个能表达人类所有情感的世界,所以肖邦才被后人称之为“钢琴诗人”。
二、《即兴幻想曲》的艺术特点
(一)曲式结构
肖邦的这首《即兴幻想曲》也称《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一个典型的三部曲式,可以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引子、呈示段、中段、再现段、尾声。
第一部分为引子,1到4小节,这一部分为升C小调。乐曲的开头为升C小调的属音,之后在第三小节有升C小调主和弦的分解和弦,从而确定了乐曲的调性。
第二部分为呈示段,5到40小节,左右手不规律的快速伏动使听者心潮澎湃、激情四射。而呈示段又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以a/b/c/d/区分。a部分是5到12小节,总共8小节,左手三连音搭配右手的十六分音符不规则弹奏,主旋律反反复复,突出热情奔放的主题。升高六七级在旋律中跌宕起伏,不和谐的调外音符为旋律增加了一点律动性,显得活泼灵动。结尾的属和弦与b部分连接,与主旋律感觉一样但是又有点不同,很明显的情感过渡部分。b部分是13到24小节,总共为12小节,旋律中属功能组的乐音不断出现,用以引出与a部分相同的主旋律。c部分是25到34小节,总共为10小节,这一段音乐在旋律的表达上颇为激烈且宏大。d部分是35到40小节,总共为6小节,这是呈示段的最后一部分,旋律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沸腾点,之后紧接着半音阶的出现与主和弦的不断从高到低的反复,使得这激烈的情感得到纾解。
第三部分为中段,小节为41到82小节,这一部分不再是大起大落的激烈情绪,而是由升c小调转为降D大调,改掉后的旋律很富有歌唱性,已进入主题,由上一段的激情转化为柔美动听。和呈示段一样,中段也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为43到50小节,第二乐句为51到62小节,第三乐句为63到74小节,第四乐句为75到82小节,在四个乐句当中,第三乐句重复第二乐句,第四乐句重复第一乐句,两个乐句的重复突出了主题,使得中段部分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第四部分为再现段,小节为83到118小节,完全再现呈示段的旋律,比中段还要激烈的情绪下再现呈示段,情感渐渐归于平静。
第五部分为尾声,小节为119到138小节,采用中段的主题材料,旋律由高到低,低声部旋律不断反复,最后旋律渐渐结束。
曲式结构示意图:
(二)和声分析
1.和声框架功能性的体现
肖邦乐曲为古典主义的音乐,那么在乐曲中古典主义特有的功能性和声穿插了整个乐曲影响着乐曲的整体和声框架。比如在幻想曲的引子部分,低声部持续的属音到主旋律的快速起伏确定了调性,导出了主题。而乐曲的结尾依然是属音到主和弦的应用,使全曲渐渐的回归到主和弦上,并且结束。
2.和弦外音的广泛运用
肖邦作品中大量的和弦外音是受了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主要运用在乐曲中长音之间的连接,增加了花腔女高音般的听觉效果。而乐曲中部的和弦外音使得乐曲更加流畅且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肖邦作为“音乐诗人”的内涵。在肖邦乐曲中大量的和弦外音也使得肖邦的创作风格独具特色。
3.七和弦的灵活应用
在每一首乐曲中,七和弦的应用都是与众不同的,而肖邦则是把七和弦的不完全协和性融入到《即兴幻想曲》中,与起伏的高声部形成了仿佛半音阶的旋律,这样的应用强化了旋律声部的音乐特点和消弱了伴奏声部的功效,充分的体现了肖邦对于古典音乐的领悟和和声融合的手法。
4.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
我们直接从乐曲呈示部的中段开始,在中段当中的高声部位置中,运用隐藏性的旋律美第一拍的开头那个音被称作旋律音。在乐句当中,第一乐句时肖邦升高了两个音(升c小调的第三音和第七音,图例第一小节),使乐曲从升c小调到升C大调,从而与呈示段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在此以后,又回到了乐曲的主调升c小调,所以此段的情感表现更为丰富多彩。
乐曲的中部旋律具有歌唱性,优美宽广,平淡柔和,调性是降B大调,因呈示部为升c小调,所以乐曲的中部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声手法,而表面上调号是一样的,但其实在和声色彩上是截然不同的,认真感悟的话会体会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5.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的交替演绎
在乐曲的呈示段中,主题材料不断反复的同时,乐曲中升高了升c和声小调的第六级音,使得乐曲由和声小调变成了旋律小调,使乐曲具有了短暂而急促的变化,这一手法在肖邦的作品中很常見,为肖邦常用的和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