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国 袁秋生 陈群玉 李秀芳
【摘要】本文在对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水处理》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的水处理项目课程课例开发的思路,介绍了我校水处理课程标准设置、项目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情境設计、课程考核模式设计中的一些做法。为高职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做出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职业标准 水处理 项目课程 课例开发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ZZG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9-02
《水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简称《水处理》)课程是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水处理工艺多、设备多并且比较复杂等原因,《水处理》课程教与学均存在一定难度。在现代职教理念下,如何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大家深入研究。要使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水处理相关的一线技术工作,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本科的学科型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并与工作实际接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废水处理工是与《水处理》课程相关的职业标准,亦是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本课程标准应该基于此职业标准构建[1]。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除基于职业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外,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目前,高职教育公认的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为项目化教学模式。高职教师都在开发项目化教材,并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实例的开发。本文就对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的《水处理》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实例开发思路进行论述。
一、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
现行的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废水处理工是以环境保护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运用废水处理工艺的技术,从事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和中水回用的操作管理人员。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废水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持有高等学校(含大学、大专、高职)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给排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等专业毕业证者,可直接申报废水处理工(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在本专业工作二年及以上者,可直接申报相关职业的废水处理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免考其理论知识部分。
标准将废水处理工的职业功能分为废水输送及预处理、废水物化与生化处理、废水处理装置与设备、废水监测、分析及安全生产、相关基础知识等5个方面。标准针对不同职业级别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比重。
二、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设计水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例开发的大纲和依据。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推行的纽带和关键,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为促进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但职业标准不能代替课程标准。《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是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最低标准,其核心部分是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水处理课程标准要按教育规律指出要求,在职业标准的众多工作要求里,重中之重是对“水处理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做出纵向梯次要求和横向关联两方面要求。前者是职业内上述三种结构初中高梯次要求,后者是“职业群”内上述三类结构的整合。基于此,水处理课程标准可以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开发,但内涵要超过职业标准的内容[2]。
我校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重新制定的《水处理》课程标准主要包含: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策略等几个方面。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将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作为基本的要求,但是又不局限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水处理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包括水处理中级工在内的“水处理技术岗位群”工作。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课程标准应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以及生源智能特点的差异。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使课程具有拓展性,从智能特点的角度,课程又有提升性,即针对部分学生加修一些课程,对口升学到本科院校学习,提高学历层次[3]。例如,我校在废水处理工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增加了当地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常用工艺及设备,并为学生便于专升本而增加了循环冷却水处理、气浮、反渗透等教学内容,考虑到拓展性增加了水处理设备设计的内容。并将内容整合,依托项目开展教学,项目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自来水厂设计与运行,纯净水设备设计与运行、造纸废水处理设备设计与运行等。
三、基于废水处理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采用以典型污水处理工艺为载体,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为主的模式。在课程中设计几个典型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通常以典型案例引入,然后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实施工作项目时,教师首先设计项目工作页,然后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按照项目工作页的要求,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小组协同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施工程中,老师和学生也根据工作过程不断变换角色。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时是传授者,项目资讯、计划、决策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是参与者和决策者,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是管理者,项目结束后是考核和评价者。实施过程如图1。
图1项目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向学生阐述各水处理工艺教学项目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整体项目及进程有所了解;通过学生的思考、教师的点拨、指导答疑设计污水处理方案并演讲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调试设备、完成技能训练,再由学生独立完成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让学生感受实际废水处理工工作中一般工作流程,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最后汇总完善整个项目的设计和运行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成绩。
四、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情景设计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针对学生蕴藏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景,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力;又在连续的情景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在开发课例时,要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情景构建学习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和真实工作环境尽量一致。
在水处理课程教学当中,专业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三板式”课堂灌输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设计和构建有利于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职业技能、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职业认知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水处理工职业场景及氛围,把学习内容情节化,分设岗位,通过营造、创设与现实岗位技术相适应的职业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辅助學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校将水处理教学内容中的运行项目教学的场所从教室转移到水处理监测及工艺实训室,构建模拟废水处理工工作场景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另外,辅助教学仿真机房,构建高度模仿工作现场情景的污水处理厂DCS系统操作场景。将设计类的项目教学场所转移到“设计室”,设计室里有设计资料和绘图工具,创设小组各自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迅速找到从事污水处理工工作的职业感觉,能更快达到学习目标。
五、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考核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模式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目标也提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考核方法上缺少一个可操作性的评价、考核方法和指标。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中提出了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是废水处理工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个级别在不同工作内容中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而且明确了在鉴定培训中教师的教学考核原则。因此,水处理课程考核也要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考核,轻技能考核”,“重专业考核,轻职业素养考核”的考核模式。
首先,应该将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分别制定明确的理论考核内容、技能考核内容,并且在考核中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的考核内容。其次,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果评定等各个环节,探索校企考核相结合的途径,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另外,要引入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作为终结性考核的补充。
六、总结
高职教育能否与就业准入对接,关键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本文在对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分析的基础上,为高职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做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水处理》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实践,本文提出了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的水处理项目课程课例开发的思路,即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标准设计水处理课程标准,基于废水处理工工作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模式,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情景设计教学情境,基于废水处理工职业考核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模式。希望能够对于高职教师进行水处理课程教学提供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林.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82~183.
[2]毛雷,程友刚,武银飞.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机织技术》课程改革[J]. 山东纺织经济,2011,(4):72~74.
[3]张海伟.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J].职业时空,2013,9(4):13~15.
作者简介:
黄从国(1982-),男,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处理技术与项目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