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对各个领域的渗透,开放获取已成为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开放获取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影响与挑战,对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变革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图书馆应把提供资源的发现与增值服务、数据存储与管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竞争优势培育,同时提高和丰富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与内涵,图书馆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服务转型。
[关键词]开放获取; 资源集成;智慧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24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4
[作者简介]刘琼(1971—),女,江苏淮安人。图书管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对各个领域的渗透,各种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容易,很多信息在公共网络中被无偿获取,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搜索,对这些信息进行超链接,为它建立索引,将其作为数据引人软件,以及其它任何的合法用途。相对于传统的出版与资源服务模式,开放存取环境下的资源传播更加广泛、共享更加开放、获取更加容易、利用更加简单。目前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等地发展比较快,现已有上千种开放期刊和开放仓储免费提供给用户服务。
随着开放获取的发展,为公众的信息获取特别是学术信息获取提供了方便,这样也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广泛利用。但对图书馆来说,在利用开放获取机会,获取大量免费资源为用户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开放获取运动带来的竞争与影响。在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利用机会,直面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成为了很多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开放获取带给阁书馆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在开放获取环境下的转型与变革,为图书馆的竞争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 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的时代,开放获取已成为信息获得的重要途径。由于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数据资源特别是学术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速传播,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进一步得以扩展,致使图书馆的地位在开放获取的开展过程变得愈加尴尬。因为对用户来说,特别是科研作者来说,图书馆的馆藏购买的资源并不一定比开放获取的资源更加有用,而且是通过开放获取得到资源显然比通过图书馆获得的资源更加简便有效。在这样的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同时,开放获取机构出现与所提供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的重复,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也受到了挑战。怎样在开放获取环境下,利用和有机集合开放资源与馆藏源,增强图书馆的服务竞争力,这也是图书馆必须要思考的另一个的大问题。
首先,分清开放获取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变革方向,需分析清楚开放获取究竟给图书馆带来了什么影响。开放获取最主要的是给图书馆带来了用户上的分流冲击,虽然从信息总量的角度来看,开放式的资源所占有的比例可能并不一定占据越来越大,但可能因为开放资源大多数是学术资源,主要用户都是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工作者乃至需要专业化服务、学科化服务的大众用户,开放获取的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开放式资源的总量越来越多,因此,它所吸引的用户占据图书馆的比例可能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用户来说,图书馆在资源并不占绝对竞争力的情况下,只有开展更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才能够吸引他们成为图书馆的客户。还有,开放获取会给图书馆带来了竞争力上的影响,开放获取的服务可能比图书馆的服务更便捷。因此, 图书馆想要保持向己的竞争力,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三、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竞争对策
(一) 有机集成开放获取与馆藏资源
开放获取的出现而且特别是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让以收藏、开发、整理资源并且进行了相应服务的图书馆得到了很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资源建设也得到了发展,图书馆在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大量的开放资源极大地扩充了自身资源数量,但是更多的图书馆在利用开放获取自身的同时,也同样感受到了开放获取所带来的竞争,图书馆在资源、文献、信息与专业化上不再具有优势,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如地方文献、特色管藏、自建数据库等,由于其服务模式相较于百度、谷歌等一站式知识服务的模式协调性、统一性差,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度较低,检索系统复杂而且分散,服务内容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还是有差距的。因此,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一些有基础、有经费的图书馆,特别是在人才建设方面、系统开放方面、学科服务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的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已经率先开始在知识服务方面实践探索,着力解决了资源的整合与服务转型方面的问题,所以出现了一批以资源发现与增值服务的成功实践。首先,这些图书馆是以社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为依据,通过数字资源整合软件,如MctaLib 、MUSE 、Research Pro 等,将它们不同来源、不同标准的信息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建立一种跨平台的、跨数据库的、跨内容的一站式集成检索资源体系;再次,这些图书馆将建设重心向服务转移。并且资源发现服务就是这类服务的典型代表。
资源的发现就是图书馆利用一定基于元数据预索引的资源发现系统而向用户提供的知识服务。发现服务系统就是通过对海量的来自异构资源的元数据、对象数据通过抽取、映射、收割、导入等各种方法进行预收集, 并通过归集合并映射到一个标准的表达式进行预聚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元数据索引,通过单一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向终端用户提供基于本地分布或者是远程中心平台的统一检索和服务的系统。 由于资源发现系统检索方式类似于googlescholar 等学术搜索引擎,服务专业化程度都较高,能够帮助用户通过一站式检索得到所需的相关的资源,如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我国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也已引进了资源发现系统。
(二) 加强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功能
大数据时代,产生于科学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之中还有日常信息行为、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的数据海量增加,数据的类型、存在形态和结构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这些丰富的数据科学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以图书馆为代表的知识服务机构已看到了潜能巨大、引领未来的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等服务方面。纵向观看目前国内外的数据服务,分析发现它主要以情报咨询类服务与技术服务为主,如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数据查找与引用分析、数据标识与技术支持等服务,如普渡大学图书馆的D2C2 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保存项目,其中e-Data 作为数据管理服务方面的试验平台,图书馆员和各个领域的研究者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澳洲国立大学建立的超级计算机设备(ANUSF),也提供了大量项目范围内的数据存储服务。同时还发现,在开展数据服务的图书馆数量也很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国内尽管已经有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图书馆引进了资源发现系统,但是利用的数据主要还是以自建的个性化资源、共享的网络资源等结构化数据为主,开展相关的数据存储、数据标注的图书馆还没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可通过设置数据馆员的岗位、提供数据咨询与技术支持等服务方面, 开展诸如科学数据的开发、存储、发现与分析等方面的数据服务,让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包括现代图书馆主要利用和保存的结构化数据,同时也包括还没有被重视和应用开发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 )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步伐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具有书书相联的图书馆、书人相联的图书馆、人人相联的图书馆,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用的图书馆;数字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前提,网络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基础,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特征;智慧图书馆的本质追求是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我们也看到,就目前而言,图书馆的智慧化水平不管是从规模或还是实现的水平来看,发展还是有限。如,在开放获取运动开展的浪潮下,图书馆资源尽管基于文献共享的角度考虑,通过总分馆、馆际互借、一卡通、CALIS,CADAL及一些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形式实现了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但是距离完全的资源开放获取还较大,人为的壁垒让人类资源特别是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学术资源的传播却无法实现;同时,作为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发展要素的图书馆员,或者受到信息的素养、专业的背景、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技能所限,或受服务的环境、管理的机制所限,并不能实现用户所需的服务,再者,从技术的主要发展和应用来看,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与现代的信息技术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已经被提出,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得到了实现与应用。因此,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从理念的更新、资源的整合、人才的建设、技术的运用、模式的变革等诸方面加以改进,最终实现以丰富资源、智慧人力、完善设备、先进技术,立体式的服务途径潜入到用户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中,开展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图书馆。
四、结论
信息开放已成为大趋势,开放获取运动已让业界看到了它在信息传播、免费获取、便捷服务方面带给社会的发展,也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在新的发展时期寻求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源泉库,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开放资源与自身资源进行建设,提高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已成为目前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走向转型与变革也就变得可能与成功。
〔参 考 文 献〕
〔1〕晏磊. 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12,(01):62-67.
〔2〕黄晓斌,付跃安. 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可用性特点及启示〔J〕.图书与情,2012,(04):87-94.
〔3〕胡新颖.数字资源统一检索系统现状分析〔J〕. 情报探索, 2010,(06):109-111.
〔4〕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2,(11):2-7.
〔5〕郑丽君.资源发现服务:图书馆服务与研究的新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3,(03):138-140.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