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
李建茹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管心理师
陈国鹏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磨磨蹭蹭,真急人!
Q宝宝现在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可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最让人头疼的是起床,每次起床都要折腾半天。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磨蹭做事情呢?
A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磨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慢性子”,那他性格的成分就多一些。作为父母需要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在什么特定情况下有怎样重复的表现,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就会比较符合实际。
对磨蹭的误解
孩子内心没有时间观念
有一点可能父母通常会误解孩子,就是孩子内心没有时间概念,更没有成人的计划性,父母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每天早上起床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桩艰难的事情,所以父母心急要孩子动作快点,他不懂得为什么要“快一点”,孩子动作自然就跟不上拍,这不是他的错。
快慢与先天气质有关
孩子动作慢的原因不一,有些慢与先天气质特点有关,比如黏液质的孩子反应相对迟缓。一些孩子虽然能做到动作快,但其他事情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比如:玩性正浓的孩子正“乐不思蜀”呢,不会马上听从招呼去做事,因为他不能从享受玩乐的情境中转移出来。
帮助孩子快起来的方法
给他一点磨蹭的机动时间
父母可以在时间上稍微早点唤醒孩子,给他一点磨蹭的机动时间。可以告诉孩子:你先躺一会儿,10分钟后起床,让他有一个时间概念,然后必须起床。这样做的好处是把选择和责任交给他,培养他主动行动的意识。
给他言语鼓励,甚至一定方式的奖励
孩子有个心理特点,一种行为引来怎样一种结果,对他们后来肯不肯再出现同样的行为十分有意义。比如:他按时起床,没有耽误妈妈上班,就要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孩子就会乐于重复同样的行为。还有可以允许孩子周末“例外”,可以磨蹭起床,但只能在双休日,让孩子明白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同,小孩也要和大人一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完成不同的事情。
当孩子懂得行动规则之后,就会养成按规则去做的习惯。教育孩子,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未来的良好习惯。孩子有了好习惯,就不需要父母提醒了,很明显,培养好习惯更为重要。(李建茹)
坚持还是放任?
Q我家孩子最近在学轮滑,这是他自己选择要学的,开始挺认真的,可是会滑后,她却坚决不再去上课了,后面还有很多技巧,她都不感兴趣,觉得能滑就已经万事大吉。我有时也犹豫,强迫她继续学吧,担心她对轮滑失去了兴趣;放任她吧,又不希望她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A孩子渐渐长大,对外界环境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新鲜事物也不断地产生兴趣。但是由于孩子自制力薄弱,兴趣多变,目标容易转移,也就是出现了“三分钟热度”。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父母如何应对,才有助于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持久性呢?我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找榜样力量 孩子会学习偶像或者榜样的行为,并不断努力向榜样学习。父母可以周末带着孩子观看轮滑竞赛或者观看与轮滑相关的视频,让孩子领略高超的轮滑技巧,用榜样的力量来促进孩子进一步学习。
减少干扰因素 如果父母在给孩子报轮滑班的时候还报了其他过多的兴趣班,孩子就很难对一件事物持久地感兴趣。
多方位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孩子不能坚持学习,除了缺乏自制力,还可能有自信心不足、与同伴相处不好等原因。来自父母、老师和小伙伴的鼓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激发孩子长久学习的动力。
如果父母采取如上措施一两个月后仍没有成效,那可能说明孩子的兴趣确实不在这项活动上,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转向其他的活动,在广泛的活动中找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活动。(陈国鹏)
就爱抢玩具!
Q我的宝宝 1 岁多,长得人高马大,见到喜欢的玩具就去抢,每次听到其他父母跟我告状,我也特别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怎么办,是教育他还是顺其自然,等他大了就好了呢?
A这个孩子属于胆大的小孩,在心理学里用一个词形容小孩就是“攻击性”,这种特点和孩子长得人高马大没有关系,即使他长得矮小,好攻击的本性照样会表现出来。
对抢玩具的误解
1岁的小孩是不会故意去伤害别人,欺负别人的,比如抢别人的玩具,他就是因为对玩具的喜欢比较强,再加上他的争强好胜,所以他会去抢这个玩具,这是他的天性。
父母不妨这样做
不要大声地呵斥 他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不要有压力,如果别的父母来告状,你就道歉 ,但是你心里要明白这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要为此冲着自己的孩子发火,这反而会适得其反。
归还玩具及时鼓励 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孩子归还玩具。如果孩子把玩具给了其他小朋友后,父母要第一时间表扬鼓励他,经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孩子抢玩具的行为会略有改善。
父母最好不参与 如果孩子没有伤害他人身体,如打人的行为,大人不妨在旁观察。父母参与不一定起到什么坏结果,但可能是没结果。父母不要忽视,孩子们之间交往时,他们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上了幼儿园以后出去他还抢玩具时,别人会拒绝跟他玩,最后他知道这很没意思,慢慢地他琢磨出这个道理,就会懂得跟别人分享了。 (陈会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