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南孔之风

2014-04-29 00:44:03庄月江
文化交流 2014年2期
关键词:南宗祭孔孔氏

庄月江

浙江衢州有孔氏南宗家庙,其影响仿佛浩浩之风。

建炎二年(1128),宋室南渡,在临安(杭州)建都,孔子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护跸随行。次年,高宗赵构赐孔端友庙、宅于衢州。孔氏大宗就此在衢州安家,繁衍生息,至今将近九百年。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即于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召衢州第六代衍圣公(孔子五十三世孙)孔洙赴京,令他载爵去曲阜奉祀。孔洙以先祖庐墓在衢州,且衢州已建家庙,不忍举家北上为由,让爵给曲阜族弟孔治。世祖称赞孔洙“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由此,孔氏这“天下第一家族”遂分成南、北两宗,衢州的孔氏家庙,也随之称为“孔氏南宗家庙”。

明正统元年(1436),英宗朱祁镇下旨“访求衍圣公孔端友后”,孔洙六世孙(即孔子五十九世孙)孔彦绳遂于正德元年(1506),被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以奉家庙祭祀。1919年、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改任孔子南、北两地嫡长孙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与“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最后一位“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祥楷先生,于1944年10月袭任,虚龄7岁;现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先生,于1949年去了台湾。

南宋初追随衍圣公孔端友“扈跸南渡”的阙里孔氏,除奉命留守的端操、端稟、端立,以及仕外未归者外,为数甚多,计有孔子四十七世孙4人、四十八世孙21人、四十九世孙(除侍父祖者外)7人。这些孔氏后人或先或后到了衢州,嗣后徙而再徙,遂以衢州为中心,形成众多宗支。如婺州孔氏支派,就是孔端友的堂弟端躬南迁途中,行至磐安榉溪时,身染疾病只好停息,以后便定居下来,建了家庙,以祀先祖。孔氏南宗史研究专家徐寿昌教授研究结论,赐家衢州而后转徙、分徙,或南渡途中流寓江南而后分徙他乡,形成规模(宗支)且有谱可考者,至少遍及当今15个省、区、市所属的91市、县、区。虽然,早在唐代与北宋,就有孔氏族人因在江南为官未回曲阜而分别定居福建莆田、江西临川和浙江温岭,但毕竟不多。

孔氏子孙南迁,为儒学南渐开了风气。孔氏族人活跃于东南诸省,大多数或为学官,或当山长,教馆办学,训育少年,熏陶百姓,宣传“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为人根本,致力于民间教化。

流风波及,书院兴盛。以衢州为例,府城内外就有六座书院:明正、柯山、清献、定志、修文、青霞。大儒朱熹、吕祖谦、汪应辰、赵孟奎、张栻等均在明正书院往来讲学。即使地处偏僻的开化马金包山书院,朱熹、吕祖谦、张栻、江溥、陆九渊等人亦经常光临,且都留下记述的诗歌。

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本在杭州凤凰山北建立万松书院。他特邀衢州孔氏南宗圣裔五十八世孙孔公衢、孔公绩兄弟到书院主持孔子祀事,并划出山地五顷,建造大成殿、明伦堂等附属设施,人称“孔家山”。孔氏南宗博士署与奉祀官府,自明代至民国,一直向万松书院派执事官。

至于孔氏族人,弘扬儒学,必身体力行。据徐寿昌教授刚完稿的《南渡孔氏科名考录》载,孔氏族人自四十八代到七十二代,考中进士50人,自五十二代到七十三代,考中举人74人。这些人或为京官,或为地方官,或主学政,官声尚佳,多有著述。孔濂,元延祐进士及第,官江西信州路教授,著有《五经图说》。孔庆云,光绪二十九年(1903)恩科举人,官刑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为国会议员,著有《国际公法》等。

1949年之前,孔子生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作为教师节的。

关于孔氏南宗家庙的祭孔大典,旧时的报章上曾有记载。如1948年8月27日《大明报》载《今晨祭孔大典教师节纪念会》一文:“本年祭孔大典暨教师节纪念大会,定今日在新桥街孔氏家庙举行”云云。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衢州市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祭孔大典。衢州市暨江山、衢江、柯城、龙游、常山、开化六县(市、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代表,以及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我国香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山东、北京、上海及南京、杭州、宁波、台州等地的600多位宾客和孔氏族人,济济一堂,在孔氏南宗家庙的大成殿前公祭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此后,每年以“公祭”“学祭”和“孔子文化节(祭)”轮流进行。从2009年开始,每年祭孔时,均邀请国外七八所孔子学院院长参加典礼。

衢州祭孔定位为“当代人祭孔”,参祭者穿正装,不沿袭古礼。对“当代人祭孔”的这一定位与实践,参加2004年祭孔大典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哲学博士、任教于葛德斯堡大学的终身教授司马黛兰以书信的形式表述了她的看法:“我们看到你们在祭孔改革方面进行着严肃的、踏踏实实、成功的尝试……你们废止了华丽的服饰和舞蹈,废止了牛羊祭品,废止了古乐旧器的喧闹,把钢琴搬到大成殿前是个很了不起的创造!你们删去了孔子牌位上‘神位二字,堪称大手笔。”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蔚华教授,将孔氏南宗“始终和中央政权保持一致、失爵和复爵都宠辱不惊、始终致力民间教化”,归结为“孔氏南宗的三大特点”。

2010年,孔氏南宗家庙“南宗祭孔”典礼仪式,被中国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孔子文化”要“重重落地”。

习近平又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为了弘扬儒家文化,孔氏南宗家庙的管理机构孔庙管理委员会注重“孔夫子进校园”的工作,与衢州市教育局合办全市小学生《论语》故事比赛、初中生《论语章句》作文演讲比赛,以及市属高中《〈论语〉语录》辩论比赛,以《论语》中某一章句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剧比赛。此外,孔管会自2004年起就开办免费的“少儿读经班”,并与衢州广播频道合作,开辟“空中《论语》课堂”;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要求所有学校的学生都会唱体现孔子思想的歌曲《大同颂》,并由学校的播音室作为“开始曲”在每个播音时段播放。所有这些,对于中小学生了解孔子文化与儒家学说,起到相当的“灌输”和普及作用。

从2008年开始,在新学年来临之际,孔管会与教育局每年在大成殿前举办“小学生开蒙仪式”。孔管会又与有关单位合作,每年制作21万支“《论语》语录铅笔”,赠送给衢州境内的小学新生每人一盒五支。每支铅笔上印有两句《论语》中的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这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小学生来说,往往眼熟会背,终生不忘。

“孔夫子进校园”如春草芃芃,生发着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新的意蕴。□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南宗祭孔孔氏
孔氏南宗儒风不坠,文献渊薮集为一编
藏书报(2022年32期)2022-11-29 06:08:52
《孔氏南宗文献丛书》出版
藏书报(2021年20期)2021-05-30 10:48:04
孔氏家学
20世纪以来讨论中的“南宗”
青年生活(2019年13期)2019-10-21 02:54:34
试论董其昌早期绘画的“不和谐”感
书画世界(2019年7期)2019-09-09 07:17:25
《太谷县志》音乐文献浅析
北方音乐(2018年1期)2018-05-14 08:59:16
祭孔礼乐之民族文化价值探析
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清初正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
艺术品鉴(2017年8期)2017-09-08 02:20:38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衢州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