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延伟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095-01
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韭菜灰霉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经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保护地韭菜平均病株率是露地韭菜病株率的3倍,平均为26.7%,82%为最高,菜农的经济效益与韭菜的品质严重受到影响。因此,搞好灰霉病的防治对提高保护韭菜产量和增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韭菜灰霉病症状
韭菜叶子上容易发生灰霉病,病斑从叶尖逐渐向叶中间发展。颜色开始使浅灰色或白色小斑点,逐渐呈现梭形或椭圆形,病逐渐朝大斑向发展,最终导致韭菜叶干枯;当潮湿时,稀疏霉层将生长在病斑表面,有时病斑上不产生白点。而是近地面叶片呈深绿色水渍状,有褐色轮纹,病斑形状为圆形或“V”字形,病斑面积不断扩大,病叶组织黄褐色并生有灰色霉层至腐烂。
二、韭菜灰霉病病源侵染规律
真菌中的半知菌属灰葡萄孢菌会引起韭菜灰霉病。病菌主要随灌溉、气流及其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以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越夏菌核在当年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后,开始萌发菌丝,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和他孢子,从韭菜割口进入,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而后若棚内温、湿度适宜,则进行再侵染。病菌生长温度如果高于30℃或低于15℃,会影响病菌的生长,因此,30℃为病菌能承受的最高温度,15℃为病菌能承受的最低温度。25℃-27℃是病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病菌产生的菌核最多,因此,春末、夏初气温升高病菌的菌核在土中越夏。
三、韭菜灰霉病发病因素
根据近年对保护地韭菜的系统观察和田间调查认为,温湿度、光照、施肥、种植密度、浇水及温室或塑料棚的大小与韭菜灰霉病的发生程度有关。
光照与温度:在温度在15℃-21℃、光照不足、棚膜滴水、棚内温暖、通风不及时、叶面结露、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病害发生较为严重。
栽培方式相同时,若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则病株率高、发病重;密度小、田间通风良好,则病株率低、发病轻。因此,在保护地韭菜生产中要根据栽培方式,合理栽植,以达到减轻病害的发生,增加产量目的。
施肥:培养出肥大的韭菜根是保护地栽培韭菜的关键。为减轻病害的发生,经过调查,在多施富含有机质的厩肥基础上,应补施钾肥,适当少施氮肥,可将发病率减少。
浇水:韭菜要求土壤从发芽到割均不能缺少,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属半喜湿蔬菜。因此,防止忽干忽湿影响幼苗生长或干枯死亡及病害发生,浇水量应根据韭菜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而定,苗期一般要勤浇、轻浇。
杂草:由于保护地韭菜田间湿度适合杂草生长,如2009年3月调查鲁阳镇六街大棚韭菜,一般平均每平方米有杂草291株的田块,病株率为16.2%;每平方米有杂草586株的田块,病株率为30.5%。事实证明,杂草密度小,通风良好,韭菜生长旺盛,抗病力强,病株率低,发病轻;杂草密度大,通风不良,韭菜生长细弱,抗病力弱,病株率高。
连作:连作年限短的和当年新种植的田块,发病轻,而连作年限长的土壤,由于多年病菌源的不断累积,加上温度高、湿度大,适于保护地韭菜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保护地的设施类型和塑料棚的大小与病害发生的关系:2009年以来,我县调查的日光温室和塑料棚中灰霉病发生情况看(如上表):日光温室病害重于塑料棚,小拱棚病害重于大拱棚,大拱棚病害重于露地。
四、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寒抗病、休眠期短的品种。如:平韭4号、平韭791号等品种表现好,应继续推广种植。三是施肥和浇水。在揭棚后和扣棚前要施足粗厩或人粪尿,以培养肥大韭根。要选择晴天及时浇水,以常保持韭菜田湿润。二是清除病残体。为减少病菌的来源,可以在每次收割后,把田间病叶病、残株等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掉或带到地外深埋。还要做好田间的除草工作。四是韭菜扣棚后管理。主要是棚内温湿度的控制,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保持17℃-24℃夜晚10℃-12℃,相对湿度在60%-80%。湿度超过25℃,说明此时湿度高,为避免叶面结露,可进行通风,控制浇水量或勤中耕松土以降低湿度。
2.化学药剂防治:为保护心叶,应喷洒在周围的土壤上,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40千克-50千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