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三部曲

2014-04-29 00:44丁雪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课堂教学

丁雪芹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提问的声调、语气应该周全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虽然,数学课并不是小学生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科目,可是,数学学习并不是无情物. 数学课堂也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谁都希望在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其乐融融,和谐温馨. 即使学习成绩受挫,在课堂上不能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是教者的课堂声调充满了鼓励性,那么学生的神经就不会绷得那么紧, 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而高涨起来. 教师要说出鼓励性的语言,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教师本人要对所教的学生有足够的耐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不要把课堂提问当成维持课堂纪律的砝码. 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名学生. 俗话说:“孩子看着自己的好. ”如果你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肯定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闪光点. 爱是发现的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在课堂教学中,那种关爱的语言,会时时洋溢在整个课堂的全程,课堂提问时,自然也就多了鼓励性的、激励学生的、挑战性的语言,即使出现了课堂上的一些“小插曲”,提问的质量也不会大打折扣. 让学生想回答,敢于回答,从而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

二、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总体而言,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平均只有1~2秒钟,纵观整节课,教师表现出迫不及待,而学生有的欲说还休,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肯定比教师低一筹,以教师对问题的反应来衡量学生的反应速度明显是不科学的,然而,很多老师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己设置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备课,在课堂上呈现相当于在教师的脑海中不断地酝酿好多遍了,待到在课堂上把问题提出来这一阶段为止,可以说教师已经把问题的答案烂熟于心了,感觉自己所提的问题毫无难度,甚至对问题的难度有麻木之感再加上对学生知识层面的了解不透彻,如此一来,教师所设的问题只是考虑教师的反应,教师觉得有难度,其则认为学生肯定答不出来,那么教师认为难度系数小的问题,其认为学生也是觉得很容易,其实,这样的估计是很片面的. 因此在候答时,无法判断学生所需的时间,即使教师认为给予学生的时间已经非常充裕,可很多时候都是主观臆断出来的并非真正做到准确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由此造成所提的课堂问题的低效或无效是意料之中了. 教师如果在提问之后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经过努力地思考后,在头脑中重新构建知识,经过自己对已知信息的提取并进行整合形成文字,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的那份冲动是可想而知的. 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正是一个好表现的年龄,能够在同学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是相当荣耀的事,数学学科又是一门彰显智力的学科,只要回答得出来,跟教师答案相似或一致,那会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带来多大的鼓舞呀.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却按捺不住了,心急火燎地抛出答案,使得原来很有效的提问变成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评价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一句赞美比在家受到父母亲的十句表扬都要激动. 我们教师其实也是深谙此道,可是在实践操作中,能够适时恰当地运用对学生赞美的语言还是很少的. 其实,能够全部正确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学生是很少的. 可见这部分学生的难能可贵. 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而且是高度的评价. 让他们感到回答问题是有收益的,不但能够提高成绩,还能够当着全班同学接受表扬,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那么下次提问这部分学生就会更加认真,其他同学也会受到鼓舞而努力争取下一次的回答. 这会渐渐地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有效. 可是,纵观整节课,教师总是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比如“你回答得真好!”“棒极了!”“回答得这么完整,真是难得呀!”等类似的话语一句也没有. 是没有说这些话的时候吗?不是,只要学生能够回答出一部分答案都可以說,如“你的思路不错,能够再详细一点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能够回答到这一步,很不错了!”等等类似的话绝少听到.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用点头表示肯定,然后就开始讲答案了. 整堂课,教师的情绪“风平浪静”,学生也是太过于沉静,让人觉得有些压抑. 究其原因,是教师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执教者缺乏喷薄荡漾的热情,即投入课堂教学的激情.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习主体的人,主导不热情,主体也跟着沉闷. 课堂提问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半左右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知识部分正确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学生最终能够回答得更加完整就转换措辞或给出线索,使问题简单明了,从而得到教师想要的答案. 老师的这种做法非常好. 学生的思维水平仍是在发展的阶段,而且受知识面的制约,有时即使能够提取到足够的已学的知识也难以在短时间里形成观点表述出来. 教师的思维是成熟的,是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教师如果适时转换提问的措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字眼或提法把原来的问题简单化,那么,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可以建构起新的观点,从而形成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作为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提问的教学形式,它已经成为了师生之间的一座信息桥梁,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情境,精心设计出更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大大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增进了老师与学生的感情.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