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芝
【摘要】随着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及人们的价值取向变化,高中生物课程价值的内涵不断丰富。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认知价值、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命教育等已成为独特的学科价值,并引领课程活动,指导学生朝着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发展。
【关键词】高中 生物课程价值 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1-01
生物学科的课程价值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新课程实施,高中生物课程价值的内涵不断丰富,并通过引领课程活动,指导学生朝着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发展。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
生物知识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元素,但它是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知识结晶,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也蕴含着探索求知、执着追求、批判创新、敬业献身的科学精神。所以,生物知识不仅具备理论体系,还内含着世界观、方法论与伦理规范。生物课程价值通常体现在生物“课程计划”和“生物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或“教学目的”。
1950至1996年间,我国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等6个生物学教学大纲。5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思想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采用学科中心范式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严密和完整,忽略了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生物课程未能体现学科价值。
2000年,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调整,全面提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增加了“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和建立生物学基本观点”等要求,明确提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环保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等价值内容, 学科价值不断受到重视。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提出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并要求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价值目标的完整体系,从而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构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价值内容体系,如下表所示。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内容的内涵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价值内容体系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
(一)“认知价值”是生物新课程的最基本价值。体现在不仅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实验技能、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新课程中学习遗传病知识的同时,注重遗传系谱图的判断能力训练,同时开展遗传病的调查研究活動,使认知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生物新课程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生物新课程中包含: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对立统一、事物是普遍联系、局部与整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如新课程内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渗透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的对立统一;水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
(三)“科学价值观教育”是生物新课程在科学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包含: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科学认识方法的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等。如新课程中生物科学史“酶本质的探索历程”“促胰液素的发现”以及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内容,渗透严谨求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价值观。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生物学科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服务于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使生态人文教育现实、具体、贴近生活。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为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和三项基本国策的教育。如教材中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化、保护我们的家园、水和稳态平衡等内容渗透环保意识、生态道德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责任感、社会主义荣辱观、国情教育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中生物新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新课改的需要。如教材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多样性、基因工程等融入爱国、爱乡教育,生物实验积极倡导科学探究、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教育。
(六)注重“生命教育”是生物课程的传统。加强生命关怀,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是高中生物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所在。感恩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生存教育、耐挫教育等是生命教育的内容。新课程中关于细胞衰老与癌变、糖尿病的诊断、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过敏反应等内容,有利于树立健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利于形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生命质量。
三、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体系的作用
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课程活动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朝着更为贴近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发展。
(一)定向调控作用。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体系通过影响生物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实施等领域,进而对整个课程活动进行定向和调控。它限定高中生物课程的范围、理论模式的选择、内容承载的意域、课程活动的方式,规范着课程主体的理论抉择,使课程活动趋近于社会发展和课程主体的需要。
(二)多元导向作用。高中生物课程价值体系的存在为教师提供了世界观和认识论方向,对传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以一定的规范和导向,不断隐喻认识和把握知识的程序、方法及评价标准。同时,有助于师生依照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去开展课程活动,更合理地把握课程及其进程,使课程活动、课程评价趋于多元化。
(三)统一整合功能。生物新课程的价值体系将构成课程的各种要素,以及课程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高中生物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知识,其它学科的知识得以有机联系起来,构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例如辩证统一的观点将生物新课程中有关自然界、生命现象等不同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可持续发展教育使生物、政治、化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联成有序的知识网络;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科学价值观不会因学科的差异而相异, 它们的共同性使其对各门学科具有统合作用。
(四)驱动促进作用。高中生物课程价值体系渗透在课程内容中,不仅扩展了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空间,而且价值体系隐含着课程理想,可以驱使生物课程活动不断向理想目标靠近。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的同时,利其促进作用,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继而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最终达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恩山、汪忠,《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余文森,“论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4]夏聪美,“生物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中学生物教学》2005年2期
[5]余自强,“谈高中生物学课程应该重视的几个科学原则”《生物学通报》2002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