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现代教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作为语文教学不仅研究主体,而且要更多更好的让学生回归主体,发展主体。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归纳为“一二二工程”,即一个基础,两个系统,两种手段三种方法。
一、一个基础——新型师生关系
即以建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教学,是师道尊严,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多次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育人,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毫无平等可言,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程氛围根本不可能出现;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不但唤醒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也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和亲近,这怎么能迎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呢?
二、两个系统——激励性系统和兴趣性系统
激励性系统:即在语文读写过程中通过多种优化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主动发展。这种动机越强,行动就越坚决,维持行动也越长久。因此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启动激励系统,即展现希望——表扬鼓励——体验成功,这正符合看了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等心理特点。例如:作文课上,老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的是什么?”学生会答“作文”,这时老师用希望激励学生“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节课后,人人都会出口成章,你们愿不愿意试一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希望。在施教过程中及时用“你可以”“你真行”等简短而又真诚的表扬与鼓励,然后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说“你成功了!”,这样就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这一心理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吝啬我们的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蕴藏着更大的进步。
兴趣性系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得繁,学生学得累的状况。采取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使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和发展。
三、两种手段——情境感染法,实践竞争法
情境感染法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对象,使其产生积极而强烈的内心体验,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语文学科发挥其独特魅力的优势所在。语文阅读材料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我在实践中探索了情境感染教学法: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耳口多种感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
1.以美丽的畫面牵动学生对情境的体验,例如在教《春》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生动盎然的《春之图》唤起了学生对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画配文,给文配画,文中就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
2.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有些文章,其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如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像在欣赏一曲“布鲁斯”,节奏清新,简洁;读《记承天寺夜游》就像在欣赏一首“小夜曲”,舒缓,缠绵,令人回味,引人遐想。新教学方法的世界先驱者,美国旧金山市的查尔斯·施密德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发现:用音乐营造气氛是使学习效率比过去提高至少五倍的关键诀窍。这一结论,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启迪。
3.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恰如其分的体态感染学生对情境的再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变化等将这些生硬的冷冰冰的文化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东西,从而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形象,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如以低沉,舒缓的语调将学生带进父子互爱互怜的朱自清的《背影》中。在讲解《背影》,忘情地投入境界,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攀住黑板的上缘,完成一幅吃力攀越“月台”的特写镜头,不由自主地模拟“父亲”的动作,用体态语言写意一幅新的背影图,使学生久久难忘。可以说创设情境使语文教学独具魅力。
实践竞争法即安排学生亲身体验,组织学生激烈竞争。语文教学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提倡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读写训练中,我让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手,动口,动脑。例如“给父母语言表达挑刺”,“给广告诊语病”,“给班级订计划”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注意竞争意识的激发。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竞争,评选最佳,争当最优等方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精神,激发了学生争优创先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因此语文读写训练过程中,只有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高效的训练目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学生的思绪流动,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中飞翔,那么就让他们“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吧!我们希望这种学生主体意识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型、体验型的语文课,我们期望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花坛再次开出万紫千红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