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其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三问三答”展开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文中的“三问三答”,就是对话描写。
那么,这则寓言中的对话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特点。
第二,彼此承接、照应,推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表现出故事的细节之美,表现瞬间细节描写的生动。
第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
第五,形成了故事的奇妙波澜,如本文最后一次对话也是一种情节陡转的手法。
第六,表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第七,在对话前后的“修饰性”描写中表现人物瞬间的神情意态。如文中的“笑”字。
第八,表现出“运用对话构成故事”的写法。
知道了上述对话描写的作用,我们就能对许多作品中的对话描写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
如《羚羊木雕》中的对话描写的作用,根据前述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