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介绍: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清华金融评论》协办。放眼全球,定位高端、权威、前沿,将分析形势、解读政策、建言实践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将建成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金融论坛。
近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承办、《清华金融评论》协办的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改革——发展新征程”在京举行,会议时间为3天。
本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关注世界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趋势、新做法。通过全球财经领袖与全球金融学者间的高层对话,为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金融改革提出行之有效的观点及措施。
论坛聚焦中国与世界、改革与政策、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设置了五个主题论坛,分别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与投资者保护”、“互联网金融”、“资本项目开放、全球资本流动及金融风险控制”、“VC/PE投融资”、“资产与财富管理未来”。内参研讨会“中国未来金融监管格局”,学术研讨会“全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一系列主题夜话会都将围绕世界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走向展开更为透彻的分析与研讨,成为本届论坛的亮点。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廖理表示,本次论坛的筹备时间长达一年,坚持高规格与高品质的原则,努力成为中国与世界良好互动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创新和监管缺一不可
在 “全球资本流动及金融风险控制” 主题论坛会议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陆磊针对互联网金融和监管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监管机构不能过于理想化地通过叫停,或者取缔,来解决问题。这样太过极端。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给用户带来了更快捷、更高质量的体验,“这个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风险”,陆磊认为“任何创新都会带来风险,而敢于冒险正是金融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怕承担风险,那就很难有发展。就像当年的金融衍生品一样,但不能因噎废食,这是不积极的态度,考虑如何恰如其分的给予相关的监管规定是最重要的”。
在市场创新和监管这两者之间,好像是一个没有结论的死循环。怎样平衡它们的关系,陆磊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创新和监管就像两个博弈的人,但不同的是,他们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彼此依存但又相互竞争,少了谁也不行。很难说是创新走在监管之前,还是因为有了监管,所以市场要绕过管制出现一些创新,谁在前谁在后,目前没有定论。在整个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和监管的博弈关系一直存在,只是现在的金融创新是依偎在互联网的大旗下,又碰巧处于技术改革这样的大环境下,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互联网金融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个产品,涵盖面很广,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业务,所蕴含的收益和风险自然是不一样的,针对产品的类型和本质,通过分析,将它们进行分类,然后找到相应的监管体,并进而给予相关的安排。”陆磊说,“现在的监管当局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传统金融存在差别。如消费者保护,传统金融交易流程受到合规性的监管,固定回报的银行,浮动回报的证券和每天发生变化T+O的形式,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交易形式。“这种形式需要我们对它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因为不固定,所以它很有可能会归零,甚至为负,你都要接受。”互联网给予用户的回报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浮动的。它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种给予,其中没有某种约定。
经济增速放缓:对楼市影响不大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全体大会上说,经济增速放缓,央行不会采取强刺激措施。维持7.5左右的速度平稳发展,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一大经济目标。和过去平均9.8会产生一定的落差,“这个时候,大到政府企业,小到居民群众,都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定力,并要习惯和熟悉在新的平台上去安排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接受现状,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出发”,李扬表示:“刺激,就是比年初的安排力度更大一些。货币供应、贷款增长、以及融资的各种安排,都不比過去少。只是现在要在年初的基础上做一些微调,但是大的格局,目前没有必要再调整。”央行行长周小川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微调的调节一部分是宏观审慎当中的工具,一部分是进行流动性方面的调节,在强度增大的时候才需要典型的货币政策数量型、政策性工具,让调节力度迈上一个台阶。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务院明确强调宏观调控要有定力,不会轻易采取所谓“大规模刺激”政策。
房地产,也一直是经济领域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中国楼市崩盘的说法,是无稽之谈。”李扬认为中国楼市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进入城市,这些人都需要买房,所以中国的住房市场不会疲软。过去大家在论证楼市的时候,会提到刚性需求的概念,实则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中国还会有十几年的城镇化,近几年来,中央关于城镇化的调整细分得更为具体,尤为突出的是,城镇化被放在了“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进行讨论,这是过去没有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地域性很强”,李扬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之前给人们的印象是扑朔迷离的,但经过一个完整的周期后,人们开始对房地产市场有了正确且清晰的认识。”房价的涨与跌,不会没有理由,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逐渐明朗,人们经过理性分析大致能知道原因。除了地域性之外,中国房地产还会显示出非常大的差异性。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中提到,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和管控,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和中心会相对放开,再往下的城市则是完全放开,基于相对放开的优势,二三线城市会放大人口比例来进行规划,这样导致了“鬼城”现象的产生。如:某个县城现有30万人,却按照100万人来规划,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规划就会落空。并且现在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时期,与原来10%的增长时代相比,房地产市场的外溢效应是不一样的。
有人喜欢拿日本、美国的经验用在中国,李扬觉得这是错误的。中国的体制比较特殊,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用。美国人买房子比中国人容易得多,中国很多人的房子还不像美国那样完全是金融杠杆。中国银行体系做过压力测试,测试的结果显示,即使房价跌很多,也不会对银行产生系统性的全面影响。
资产财富管理:中国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将它们分开来看,定义是不一样的。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是一种主动管理能力,提供更好的产品。而财富管理是从客户角度来看,提供更多的资金。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潘卫东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机互动的,并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估量。美国根据人均GDP进行划分,超过3000美金,财富管理刚刚启动;超过7000美金,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超过10000美金,应该是爆发式增长。“国内去年人均GDP是6700美金,理论上应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如果按照十八大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增加一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资产财务管理市场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潘卫东说,“差异化、全球化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特征。每家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客户定位是有差异的,所以,并不代表所有机构都可以做同樣的业务。而做资产管理的核心是提供优质的产品,这样才能留住客源。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单一的投资渠道要逐渐向全球化迈进。”
互联网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首先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其次是逆转了信息的传递方式。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库,分析挖掘能力应该是互联网带给金融机构的一个机遇。银行原来是通过支行、分行逐级将客户信息上传,总行下载相关的指导意见。但现在的金融时代很有可能逆转这样的传递方式,总行变成一个直接的经营单位,掌握最全的客户数据,提供最好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而分行和支行起到的是一个快递作用,用最快的方式将这些产品和服务传给终端客户,及时把终端客户的需求传给总行。潘卫东认为,手机将是未来银行的支行,所以整个金融机构会有很大的调整。
那么金融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金融业,其自身的专业性很强,往往听到的是行业专家的一家之言,而非实体部门。另外金融政策所涉及到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从属关系和新的服务方式是当下金融政策的首要任务。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对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是至关重要的。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指出:“在制定金融政策时,首先要关注它的传导体系,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传导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会给金融政策的实施大打折扣;其次,对于已经受到认可的金融政策一定要执行到位,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否则,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和成本,收到的会是与预期目标成反比例的结果。”
近几年,商业银行从国有商业银行变成上市的主体,落实它的市场主体和自主权之后,在处置不良资产时,权限仍收到限制。说明这样的自主权并不充分,当少数或者部分企业出现资金困难,需要一些商业银行的支持机制时,它也并不是特别有效。“这一点实体部门的感受比较深刻。”朱从玖说,“金融资源对实体部门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对于这些企业的要求很多,而这些企业对于这些要求并不是很清楚,这时就需要金融部门深入到实体部门中,为实体部门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可预见性也将纳入金融政策的考量,部分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并不确定能否得到启动资金,那么这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的一些项目停滞。所以,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影响实体金融部门能否长期有效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升业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透明度,在获取足够金融资源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