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4-04-29 05:09陈清华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音乐教育中华民族

陈清华

[摘要]由古至今,音乐对一个人“德”的塑造和教化历来被人们所认可。“乐者,德之华也”。马丁?路德曾经说过,“音乐是道德胚胎的源泉”。可见,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是密切的。音乐本身是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形式将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出来,通过声音的形式传递给听者,从而从思想上进行感化,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从音乐本身的功能来说,它具有德育的功能。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都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源泉。

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中华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不断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青年一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德才兼备的人才方能承担起民族发展的重任。

一、利用高职课堂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古往今来,我国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能够激发高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发他们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和思考。这些民族音乐可以让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早在商代,中国的音乐文化就得以高度的发展,敦煌遗址中记载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鼎盛面貌。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歌曲更是鼓舞了几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完全可以达到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例如,可以将解放战争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长征组歌》《红色娘子军》、歌剧《白毛女》《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钢琴协奏曲《黄河》……作为高职公共音乐欣赏课的内容,音乐的魅力会在无形中感染他们,使他们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激励他们立志为中华之辉煌而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或欣赏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赞美美丽富饶的家乡、歌唱幸福的新生活等声乐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唱或欣赏赞美老师和母亲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孝亲敬师的传统美德。在音乐技能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利用名人战胜困难的事迹,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和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好道德榜样,以端庄的仪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态度、纯洁的爱心、不倦的精神去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模仿效法,逐渐形成良好道德。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要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承认差异,善待差异,切实遵守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

二、利用校园音乐文化,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植人心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容易使其具有敏感多虑、任性骄横、不懂尊重他人、害怕挫折、不敢面对失败、社会交往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特点。这就需要加强高职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促进其德行养成和人格塑造。

首先,利用高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及歌舞表演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性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活动,它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种音乐项目比赛活动可以强化高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以及进行意志品质锻炼;以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积极向上的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如“五四”举办“激情飞扬,爱我中华”文艺汇演,激发学生立志勤学,报效祖国的激情;教师节举办“感恩教师”文艺汇演,激发学生感恩图报、尊敬师长的美德等。

其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台、宣传栏等,广泛宣传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在校园里营造一个健康高雅的音乐氛围,引导高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积累的音乐素材对欣赏的作品进行感知与辨别,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教育和校园音乐文化的功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领,培养他们的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批判的勇气和敢于怀疑的求学作风;使他们领悟竞争和协作的辩证关系,养成谦虚谨慎、容忍大度的道德品质;明白奉献和索取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涵义,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学生获得美感的同时,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

总之,教师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充分发挥课内与课外音乐教育的功能,就会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美的同时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目的。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音乐教育中华民族
身边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