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娟 王洪运
[摘要]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中,音乐与政治良性互动的例子并不罕见。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当代抗震救灾音乐的创作、表演及实践,探讨音乐对彰显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对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对重建灾区人民的信心所发挥的巨大社会动员作用。
[关键词]音乐;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建;社会动员功能
恩格斯说:“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不可否认,汶川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灾难之花却激励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迸发出震撼世界的抗震救灾精神,夺取了恢复重建工作的伟大奇迹,使中国由悲壮走向豪迈。抗震救灾时期喷涌而出的音乐创作、表演与实践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动员作用,成为凝聚人心、重建家园的精神动力,对促进民族国家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上音乐与政治的互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与政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既可以反映时代的政治需求,也可以促进政治的鼎革进步,还能起到政治所不能企及的潜移默化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
反映时代的政治需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音乐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以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从20世纪初年的“学堂乐歌”,到30年代的“抗战歌曲”,都适应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需要。如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就是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加入了传人的西洋音乐元素,以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建的学校为基地逐步发展起来。而30年代以《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产生于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突显了“抗日救亡”这一社会运动的主题,通过大型歌咏活动得以宣传动员广泛民众参与,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促进政治的鼎革进步。马克思十分关注音乐的特殊功能,指出“(革命歌曲)是一个勇敢的战斗的呼声”。古今中外,发挥音乐功能推动社会鼎革的事例数不胜数,如《马赛曲》与法国大革命、《国际歌》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众多鼓舞斗志的歌曲,而最受喜爱、流行最广的就是马赛曲,歌词鼓励人们“拿起武器,公民们,排好你们的队伍!进军,进军”,被誉为“自由的赞歌”,是鼓舞法国人民争取自由,与暴政抗争的有利武器,也正因为如此,马赛曲曾在拿破仑时期和路易十八时期被禁止传唱,但它宣传勇敢抗争,打破陈腐的奴隶制,却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推动了法国社会的前进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大思想家孔子毕生的梦想就是实现“礼乐仁和”,以礼治国,用礼乐教化百姓,以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动员作用,实现音乐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载体,音乐的力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承认。音乐,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艺术。对个人而言,优秀的音乐可以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塑造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繁荣,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离不开音乐的巨大作用,而能否实现音乐与时代精神的和谐共振,也是衡量音乐价值的基本原则。
二、抗震救灾:音乐的主旋律
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好方式之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巨大灾难所引发的民族悲情面前,音乐被作为宣泄悲情的载体和激励斗志的载体被广泛采用,灾难之花造就了建国以来国内自发的音乐创作与演出高潮,迅速点燃了国内民众的爱国之情,帮助灾区人民度过了最初的危机。以下是当代音乐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三大表现:
(一)各种大型抗震救灾专题晚会和募捐晚会
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5月18日,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爱的奉献》就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作协、中国记协署等中央文化宣传部门联合主办、央视承办的。央视名主播和演艺界两岸三地逾百明星大腕纷纷登台表演,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筹募资金,创造了5.5亿的收视记录,晚会募捐筹款达15亿。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岸三地演艺界明星们空前一致的5?12赈灾关爱行动,有的亲赴灾区演出,有的参加义演,有的捐款捐物,起到了广泛的、良好的社会动员作用。这些赈灾演出及其所募集的捐款,对无意识沉浸在全国性悲恸中的中华民族而言,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音乐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引发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成既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成为这一时期音乐的主旋律。
(二)如潮涌动的抗震救灾音乐创作与表演
重大历史事件,甚至灾难,激发出艺术家们的音乐灵感,从而造就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在全民抗震救灾的时代洪流中,广大演艺界工作者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灾区一线,从现实中提取素材,用音符、用文字、用舞蹈、用镜头述说华夏儿女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伟大壮举;通过运用音乐这一艺术手段,来抚平国人的伤口,激发灾区重建家园的信心,他们虽不是参与救灾的一线勇士,却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参与到抗震救灾的全民行动中去。
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国涌现出了成千上万首以抗震救灾为主旋律的音乐艺术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抗震救灾歌曲就有数千首。尽管从创作、排练到演出的时间极短,由于是主体创作者亲身感受和即兴创作的结果,故而在创作者、演出者和听众之间极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由于电台、电视台、网络和报刊等现代通讯和传播媒介的推广,在大众中迅速传播并引发了强烈反响,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抗震救灾歌曲,如《手牵手》《承诺》《生死不离》《与你同在》《以生命的名义》《永存真爱》等,词曲作者既有资深音乐人、作曲家,也有许多民间作者,他们都自觉地把艺术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在音乐作品中表达人们对这一灾难的共同感受——对苦难同胞的大爱、对灾区人民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鼓励灾区人民面对现实,重塑对未来的希望,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音乐的繁荣。
(三)灾区音乐义演和音乐治疗
灾难发生后的现场演出和心理援助,是最能体现音乐作用的两个方面。地震后中宣部、文化部紧急组织了抗震救灾小分队赴四川灾区,以深入灾区义演、慰问和开展心理治疗为主要特色,尤其是位于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的四川,以四川省歌舞团、成都市歌舞团、四川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工作者,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多次组织人员深入一线慰问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官兵和受灾群众。
除此而外,灾区现场还充分发挥了音乐治疗功能。地震发生后,国家成立了抗震救灾心理救援行动组,派出专家、志愿者前赴灾区第一线,其中各大专院校的心理治疗专业的师生也成为了重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音乐师和心理学专家创作了“疗伤组歌”,以音乐宣泄哀伤与悲痛,引导情绪变化,通过传播歌曲的方式对广大灾民进行音乐治疗。具体实践中,除了汲取他国先进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外,还结合当地的音乐传统资源如锅庄舞,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如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歌曲和击鼓游戏、演唱会等多种形式为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做集体的音乐治疗,利用传统的锅庄舞形式,对中青年和老年人进行音乐治疗,让灾区群众能够走出阴影,勇敢面对未来。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消息,经受过治疗的人数大概是三十万左右,虽然对于2000万受灾群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音乐确实帮助他们度过了人生中这段最痛苦、最恐惧、最黑暗的时刻。
总之,尽管这一时期的抗震救灾音乐,存在着激情有余而打磨不足、数量众多而经典较少、艺术水准良莠不齐等缺点,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后,音乐艺术在四川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潜移默化重构灾区人民信心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的效果,充分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社会功能。
三、重建家园:音乐与理想信念重构
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任务,关系到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灾后重建工作客观上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既包括紧迫看得见的住房等“物质问题”,也包含心理抚慰信心重构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等“精神问题”。相较而言,住房等物质问题能比较容易地较快加以解决,而对于灾难造成的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精神问题却难以通过物质手段来解决,这是灾后重建工作中最困难、最耗时,也最为关键的核心任务。根据国际上的统计数据,大灾害后有30%的人可能会在5~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处于慢性或延迟性心理创伤状态,甚至发生悲观、厌世、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没有科学、有序的“心理重建”措施,心理伤害将可能伴随他们数年甚至一生,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因而震后的四川面临着长期的,也是中国最大的“心理援助”问题。在抓紧做好灾区住房等物质重建工作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精神家园的重建工作,在这方面音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震救灾工作结束后,音乐与时代的共振并没有结束,而是出现了从抗震救灾到重建家园的主题变奏。地震发生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乐坛乃至于民间音乐爱好者在震撼中忍悲含泪,用跳动的音符为国人送去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援助,主题集中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随着大规模的现场抗震救灾的结束,呼唤希望,选择坚强,重建家园成为后期音乐创作表达的主题,用歌声呼唤人们关爱生命,用歌声激励人们珍惜生命,重建精神家园,出现了如《共建家园》《走出深渊》等励志歌曲。音乐还通过与舞蹈、诗歌、话剧相结合而产生了新的、从内容到形式都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如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根据新浪网络诗歌《爱的民族》改编的歌曲——《以生命的名义》成为四川赈灾晚会的主题曲。音乐与话剧相结合,产生了国内第一部以5.12大地震为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也是第一部来自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大型话剧——《坚守》;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出现了抗震救灾舞蹈《托起生命》《从头再来》《废墟上的赞歌》等新作品。
音乐治疗也在灾后重建中继续发挥其作用。汶川地震后,北川出现了多起自杀事件,鉴于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川音乐学院等还在映秀等灾区建立了四川首个音乐治疗中心站,设立了心理治疗的实验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定期开展音乐治疗的后续工作,建立起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
音乐不仅为四川的灾后精神重建继续发挥着作用,而且还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对灾区羌族的乡土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对开发灾区的旅游产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在汶川举办的“大禹文化节”中通过挖掘当地浓郁的民族特色音乐,促进特色旅游开发,为重塑汶川新的“精神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样,音乐也成为灾区人民向全国人民和援建省份表达感恩之情的载体,用音乐艺术展示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成果,用音乐艺术展现灾区人民对未来发展的豪迈之情。在“5?12”抗震救灾三周年之际,在成都、上海、重庆、福州、呼和浩特等地的繁华地带,同步开展了“五地联动?成都感谢您”的大型微博墙直播互动活动;汶川、都江堰、什邡、江油等广大四川地震灾区,精心打造了表达感恩情怀的音乐艺术作品,包括汶川大型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都江堰音乐晚会《共饮一江水》、什邡《有爱就有希望——什邡重建三周年汇报演出》等。
四、结语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中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主旋律,在音乐的创作与实践中也鲜明地表现出来,音乐成为时代的号角,激发人们与灾难抗争的豪情,鼓舞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音乐传递了爱的力量,传递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完成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激发灾区重建家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第二,音乐对彰显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对重塑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巨大的民族悲情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转化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得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空前地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伟大力量,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音乐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也为音乐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灾难的激发下,音乐的视角重新转向现实世界的重大事件,音乐创作、表演和实践者实现了自我与大我、个人和社会的融合统一、音乐艺术也实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歌唱”的初衷,从而促进和丰富了音乐本身的发展。
作者简介:付娟,四川音乐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王洪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