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
“任务单导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春风已经沐浴了整个如皋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每一课都尝试用着这样的模式.给每名学生发张任务单,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块黑板.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之后,发现这样的模式确实存在一定的优点,例如有利于调动小组比赛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然而这样的座位安置直接造成了学生之间相互聊天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导致了后进生课堂上的冷漠和对抗.当然这些才只是冰山之一角,我的心里有着更大的感触,进行着反复的思考.心有想法,便形成于文字:
一、教学改革忽视实效重视形式
教育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进行认识自我.不一样的教师,其风度、性格、文采学识、文化背景各不一样,由他们实行的教学势必闪亮着陆离绚丽的本性光明.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个学生有各个学生的个性.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学习别人的经验,贵在适可而止,取长补短,弃其糟粕非常重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讲授,这是讲授的一条准绳、原理,而不是讲授的一个办法.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个性,从小学到高中都实行“一刀切”制度,必须用“任务单”教学模式,否则“一票否决”,我本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上级部门到学校检查进到教室里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和小组里讲解数学练习题了吗?在黑板上板书数学练习了吗?教室里四周的小黑板上有没有写数学练习?老师在学生中间走动了吗?他们这样做却忽略一些本质的内容,只看表面现象,只是在缘木求鱼.任务单教学模式实施的背景是怎样的?他们之中又用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去支撑?他们的学生是如何训练有素的?面对差的、弱的他们如何进行调整?学科之间的差异他们怎样平衡?小黑板的使用是否造成时间的浪费?每天日复一日的学习模式就不单调吗?每堂课每个内容都必须用这种方式吗?种种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此起彼伏,却没有人给我们答疑解惑,也没有教学理论做支点.实在不懂这样的改革,难道就是我们心中理想的成功彼岸抑或是我们想要的圣地?
二、教学改革忽视创新重视模仿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生搬硬套某位名师就某一课的构思进行授课,施行的效果与大师讲课的效果屡次都相离很远.这里大大地证明了教学经验本质上是附加着个人色彩,它只能进行自我复制,却不太可能进行他人移植,学习他人的做法是不是不可以做到,前提条件是要用教育的目光去剖解,把人家的心得升腾到更高的角度,清除影响心得的那些具体因素.所有成功的做法和优秀的体会都不可以不加以改造地拿来照用,而必须进行很好的改造.比如在同一个教室里,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学生所接受教育不一样,他们已经拥有的知识起点也不一样.农村孩子胆量小,不太敢大声讲话,并且,因为见解不开阔,读书面不阔,累积的知识不丰富,即使回复答应问题,在回答的角度和深浅上,也没有城市孩子明显成熟.我清晰记得自己执教时,有一次考试有一个问题问从数学上讲“海盗船”是做平移运动还是做旋转运动,学生们面面相觑,问海盗船是什么啊?由此可见,任务单的经验,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就不见得格外好用.而且,“老师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被不在意的资源,家长只是被各种各样的功利利用的资源,网络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莫不是我们要舍弃采用已经拥有的资源,诸如舍弃应用信息化设备,放弃其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单纯的让孩子们在小黑板上写字吗?不是不赞成任务单模式,只是不赞成简单移植,照抄照搬,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人家思维的空白,甘心地成为他人思考的农奴,形成我们本质风采的消失,丢掉自己的天性.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而非他人的基本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用一个有思想的大脑去看待,从本人的步履中感觉到自己走路的方法.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当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可以给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三、教学改革忽视老师重视学生
核心思想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思想和践诺活动核心的人对于自己的核心地位、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的一种自觉思想,是核心独立性、延展性和创新性的思想意识的表达,它包含核心的自愿思想和对象思想.课程改革中,假如老师的中心思想强,介入授课改革的可能性就大,就能够表达学生的积极作用,授课的效果就更好.反过来,那么也就更小.而且,由于他们承担的义务比较大,针对老师对自己首先主动做到的要求更高.所以,激发老师的课程改革核心意识是推动课程改革意识的一种必要条件和关键.学生学习方法和老师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直接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的上课理念和上课方法的改变是学生求学方法改变的必要条件.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适应现代教学和新课改条件的正确的课程观.作为课改的主角,如果他们都不情愿的在舞台上演练,又怎能调动下面观众的积极热情呢?单纯地一下把教师抛到风口浪尖,任我们在疑问的浪海里挣扎,任我们在困惑的海浪里翻滚,没有人关心我们有什么看法我们有什么意见,我们有什么问题,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难道这就不是“填鸭式”改革吗?人人学任务单,万一有了更先进的模式,我们又该学习谁?我们时刻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总是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习来学习去,却都是模仿,最后连自己的特色都没有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这个井底之蛙的陋见.改革是必须的,否则社会不会进步.改革也是曲折的,否则就谈不上什么阻碍.只是一条路很容易被踩出来,就很难把它废除掉.所以,我们在挑选上课路途时要小心又小心.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既要在课堂上实验,更要与现实的课堂实际结合起来;有了先进的理论和模式,出成果的关键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实施.总之,课堂讲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构建起切合素质型教学及内在需要的现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丰富并具有生机勃勃与谐和氛围的教学气氛中,老师与学生的共同介入,彼此激扬,才能够摩擦出灵性的火焰,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积极表现老师的主要扶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