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小春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健康发展. 面对新课改,广大一线教师迷茫过,也积极探索和实践,经过几年的努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 新课改下的教材编排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中所提的“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的确,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手材料,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材优势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段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归纳、概括能力还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有限,目的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好教材中的插图、动漫形象、色彩等优势,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以“数一数”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所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学生们刚打开书本就被里面的人物、图画所吸引,认真地“研究”了起来. 此时教师不宜马上打断学生,而要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表达后,教师再过渡. 过渡如“同学们刚才都看了图画,也说了自己看到了些什么,可你们知道吗?这幅美丽的图画里还有很多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兴趣变得更加浓厚,此时教师可采用按顺序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如“老师先看谁能找到1面小红旗”,学生很快找到了,教师以幻灯片演示“1面小红旗”,以此如“2位小朋友跳绳”“3名同学踢足球”……这样,将看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让学生在了解图画内容基础上认识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
二、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 新教材在编排上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图文并茂,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而难地呈现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语言去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比大小”的教学为例,小学低段学生虽然对“大”和“小”有直观的认知,但对数字的大小认知却处于初步构建阶段. 为此,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表达“一样多”“谁多”“谁少”等数学语言. 在该课时中,教师先以幻灯片呈现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引导表达所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伺机以幻灯片呈现出“3个猴子”和“3个桃子”,然后追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这里的图片,谁多一些谁少一些?”学生观察后回答:“它们是一样多. ”教师继续追问:“谁和谁一样多啊?”“猴子和桃子一样多. ”教师重复:“哦,猴子有3个,桃子也有3个,所以‘猴子和桃子一样多. ”“那你们能用学具摆一摆吗?”学生摆放学具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表达“谁和谁一样多”(该过程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合作后明确“谁(什么)和谁(什么)一样多”). 如此再借助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谁多谁少”. 如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观察、发言,语言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
三、借助实践操作活动,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证明等活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数的组成”(8和9的组成)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中分五角星的方法进行,而是先以“摆小棒”的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把8根小棒分一分. 引导过程可如“同学们,请从你们的学具中拿出8根小棒,现在老师要请同组的同学将8根小棒分成两堆,老师要看看哪一个小组分的方法最多. ”在教师的激励下,小组的同学训练展开任务,很快学生就分出来了,接着教师引导小组学生进行汇报,然后再过渡到教材中的分五角星,学生分,教师以幻灯演示并板书. 这样,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通过主动地操作、探究、討论、交流获得,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知识构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摆一摆、摸一摸、看一看、拼一拼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构建知识,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容易走入抽象化的极端,即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抽象化后再由教师去传授给学生,由此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神秘感. 其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新课标中就强调“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通过对教材的整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教材中以“文具店”的情境呈现,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以“购买文具”为情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利用“学具人民币”组织学生进行购买活动,在活动中借助多媒体呈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采用精讲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仅乐于参与到课堂中,也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结合学生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深入实践,如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才会更加有效,学生的发展也才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