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是评价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感知、联想和想象历练自己,久炼成钢. 要炼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
一、启迪:姜文教子阿克苏
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则微信:《姜文教子:带着孩子远离京城,去新疆阿克苏》.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儿子在家如龙似虎,出门怯如白兔,姜文不满意,带着孩子远离京城,去新疆阿克苏,住民房,做晨练,吃当地民族餐食,在家让儿子当保洁员,出门就让儿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滚打,有时也在森林射猎. 一年下来,孩子不但会管理自己,还会照顾老爸. 姜文说,以后还要经常带孩子做同类的训练,日久才能见长效.
看了这个微信,给了我许多启发. 我想:教育的成功,第一,要创造好的情境;第二,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历练;第三,练到一定时候,还要适当淬火.
由此我想到我们数学教学中的一系列现象:如教师不敢放手,讲得太多,话语霸权,淡化了学生的实战训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难找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问题所在. 在这样的框架下,学生的依赖心理很严重,坐听,坐等,讲到了,就能考好,没讲到的就只能放手. 我们的教师常在考后发现问题,常做短期的集训,缺少持久战的耐力. 没有从根本上用课改的理念从事教学,没能合理地活用教材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利用. 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反思:越俎代庖会如何
“越俎代庖”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包办,抱着学生跑是跑不快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经济时代,但我们的教师有的仍固化于将现成的知识、经验及其形成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 偶有提问,也就是让学生回忆相关的事实,或者为提醒学生强化记忆,或者是间接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用这样的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有高分,但很少有高能.
如“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教学:
教法一:
1. 出示口诀:“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异层必有“日”二型……
2. 教师用实物展开剖面图,解释口诀的含意.
教法二:
1. 猜想: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立方体纸盒,问:这个纸盒展开铺平,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图形?
生1:会得到一个平面图形.
生2:会得到一个由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
2. 立方体可以有几种表面展开图,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
(1)把六个小正方形摆成一个图形,使它折起来能够成为一个立方体. 不要粘连,要描出图例.
(2)尽可能多地找出不同的图形,问能发现什么规律,和同伴一起交流.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法一”教出来的学生可能很快地做出不同类型的填空题,而“教法二”教出来的学生他们拿到同类型的题目脑子里更多的是产生联想,真正体验到什么是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将平面图形折成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法二”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正方体的十一种表面展开图,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教法二”运用实物、模型通过操作创设数学情境,学生对所学知识会形成正确、鲜明的表征.
三、践行:彩虹总在风雨后
新观念的形成需要过程,新观念的落实需要恒远. 没有坚持的精神,就难见实效. 一暴十寒,再好的观念,都是昙花一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我们要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际背景,教师要多让学生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建构知识体系,探究知识的来源. 要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的独立思维方式. 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想,才会有新,才会有结果.
如“代数式”教学片段:
1. 摆图形,列式子. 学生通过摆一摆以后得出式子是3a + 2.
师:引入——我們把3a + 2这样的式子叫作代数式.
2. 你们还能写几个这样的代数式吗?
生1:5 + x.生2:17 + x = 5.
师:“17 + x = 5”是代数式吗?
生1:是的,有字母,有数字.
生2:不是的,“3a + 2这样的式子”是代数式,代数式是没有等号的.
师:他说得对,代数式中间不能加等号.
师:左边的是代数式吗?生:是的,它有字母和数字.
师:“17 + x = 5”右边的“5”是代数式吗?
生:不是,“5”是数字.
师:记住,任何一个单个的字母和数字都是代数式. 所以,这里的“5”也是代数式.
3. “很好. 下面老师出示一些题,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幻灯片)
(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m,十位数字是n.
(2)a与b的和的平方.
(3)x的4倍与y的■的和.
(4)9a的立方根.
(5)x的8倍与9的差.
(6)你会用代数式表示偶数和奇数吗?
4. 用代数式表示:汽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t小时. 如果该车的行驶速度每小时增加a千米,那么从A城到B城需多少时间?比原来少用多少时间?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引出课题“代数式”,当出现“等式”时,教师先让学生判断,然后教师再下结论,规范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探究者的身份,教师始终把学习者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帮助学生,让学生有自尊、有信心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层层推进,风雨之后见彩虹.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而不是包. 放手让学生进入情境,艰苦打磨,这样才能炼出真才实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