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徐辉
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不少,对这些名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法原则同样适用。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当教学文本的文体样式确定下来,‘教学有法则表现为‘教有定法”,即“文体既定,教有定法”。[1]那么,是否文体样式一旦确定下来,我们都可以用相同的教法去上课?换言之,诗歌就是这样教的,小说就是这么读的,散文教学可以先这样后那样?显然不是。所谓“文体既定,教有定法”,其内涵也不应被这样机械地解读。不管何种文体,在教学过程中,紧要的一环就是学情调查。学生不同,教法相异,当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共识。
然而,在一线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是不大考虑甚至是忽视学情的。笔者以《秋声赋》为教学文本,在自己所教的班级(普高理科实验班A班、B班)做了一个试验。为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是否细探学情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实验过程
《秋声赋》入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以气为主”这个板块中,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选这一经典名篇“是从文章体式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赋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特别是《阿房宫赋》是比较典型的赋体文,可以说学生对“赋”并不陌生。于是,笔者这样布置预习作业:
【A班】熟读课文。
【B班】熟读课文,并将你遇到的问题写在纸上,汇总到课代表那里,数量不限。
上课前,笔者对两个班的预习情况进行了比较。
【A班】至上课前,没有反馈给笔者任何信息。
【B班】经过整理,学生反馈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文章字词落实上的困难,如:(1)“胡为而来哉”中的“胡”是什么意思;(2)“如助余之叹息”中的“助”是什么意思;(3)“其容清明”中的“容”是什么意思;(4)“天之于物”当中“之”的用法;(4)“呼号愤发”是怎么回事;(5) “如波涛夜惊”中的“惊”怎么翻译;(6)“丰草绿缛而争茂”中的“丰草”是一种草还是很多草;(7)“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中的“宜”“为”怎么解释;等等。
二是文章文化知识上的困难,如:(1)“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刑官是什么意思,秋为什么和刑官相联系;(2)“又兵象也,于行用金”,这句话的课文注释中怎么没有提到五行中的土;(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秋天为什么会显现出肃杀的心性;(4)“天之于物,春生求实”,“天”指的是什么;(5)“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请老师具体讲讲这句话的意思;(6)为什么“物过盛而当杀”;等等。
三是文章体式和内容理解上的困难,如:(1)在整首赋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的“声”从哪里来,包括哪些声音;(3)欧阳修是如何将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4)文章第三段为什么写那么多秋天的东西却都和秋声无关;(5)作者最后在叹息什么,是叹息童子没有理他么;(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什么都要写童子;(7)万物皆有情,为什么欧阳修却要说草木无情;(8)“赋”这种文体是否就是用“铺”的手法来写的,作者是怎么“铺”的;(9)欧阳修为什么不单纯地认为这些是鸟声、虫声、风声,而说是秋声;(10)欧阳修听到那些秋声,为什么反应这么强烈;(11)以“秋声”化“人生”,作者有何高明之处;等等。
出现这样的课前预习反差,应该是极正常的。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都有体会,如果只布置四个字的预习作业——熟读课文,那么等于没布置。而当有确切的预习任务时,学生会较认真地学习课文,学习习惯好的班级能够及时发现阅读中的困难,并适当作些批注。因为此次预习作业要求上交,因而汇总的结果比较理想,甚至有学生发现了教材编校中的差错,应该说是一次较成功的预习,让笔者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
课堂上,笔者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实施了不同的教学。
【A班】按惯常的方式教学。
1.介绍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2)文题背景。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3)文章体式——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2.串讲课文1、2两段,把握文言知识点,感知作品写景抒情的结构特点。
3.串讲课文3、4两段,掌握部分重点词语,理解作者就“秋声”而生发的感悟。
4.小结:欧阳修借助对这两个与自己无法共鸣的人和物的叙写,反衬自己心中无法排遣的苦闷,这种苦闷岂是仅仅“秋声”所能体现的!
【B班】根据预习得到的学情组织教学。
1.以“古人描摹秋天的诗歌”来创设情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杜甫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每个诗人都有一段关于秋天的属于自己的感情,今天学习《秋声赋》,我们来体会欧阳修寄寓在秋里的那份情思。”
2.解决字词上的困难。笔者和学生一起逐一分析、解答之前汇总的字词上的困难。因为有了之前的充分预习,所以课堂上通过对这些字词的疏通学生能基本掌握文意。
3.让学生通过自查资料,结合课文谈谈自己了解的关于秋天的文化知识。这是学生学习困难中的第二类。笔者再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对“西南”“枚”“夷则”等知识进行补充,并用表格的形式(如表1)介绍了五时、五音、五方、五行、五色、五性、五声相配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作者写“刑官”“兵象”“金”“义气”“商”“西方”“星星”这一系列相联系的事物和说法,着力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突出悲秋主题。
表1
4.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赋的特点。赋一般是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笔者让学生找出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秋声的,并结合分析,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欧阳修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
5.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一起归纳作品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6.采用合作学习,知人论世,探究欧阳修在文章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文气所在。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再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秋声给欧阳修带来这样大的感触?(2)在这样的人生之秋,作者由外而内想到人生即将变成槁木死灰,白发星星,不禁怆然,人世的忧劳对人的伤害远远超过秋气对草木的摧残,而我们却还将罪过赖在秋天的头上。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种感受?(3)经过以上种种对比,欧阳修得出怎样的结论?
7.课外拓展助学,延伸思考。(1)对文章结尾的“虫声唧唧”,《古文观止》说是“绝妙点缀”,似波澜壮阔之后,留下了珍珠海贝,让人意犹未尽,你是怎么想的?(2)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童子,童子是否代表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课后反思
A班的课堂是常规的文言文教学课堂,这样的上课条理清晰,非常适合应试。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忙于画重点、记笔记,搞清文言知识点,理清文章脉络。但是最终教学目标——学习“赋”的特点并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没有得到落实。教师早已忘记,学生也丝毫不关心,学《秋声赋》和学其他课文是一样的,就是这么几个环节走到,考试时会做文言文题目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
在B班,学生学习的热情从一开始的预习就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困难能在课堂上得到明确的解答。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也是学生心目中认为有价值和高效的。通过对自己学习困难的一层层解决,通过自查资料和相互探讨,学生不但了解到古代的文化知识,还深刻地了解到赋的特点。在“知人论世”的环节上,笔者补充了知识,并把它与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欧阳修蕴藏在文章中的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在细探学情之后,课堂是活跃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学生的学习更高效。笔者以为,这样的尝试是有效的。在“文体既定,教有定法”的大法则下,我们通过细探学情而能教有新法,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对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也是极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张玉新.文体既定 教有定法[J].中学语文教学,2014(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