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伟 吴秀荣
当前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但我国的教育历来重双基教育,很少注重创新。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素质培养水平,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想,是我国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一、创造力教育研究的概述
(一)创造力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成为创造型人才。为了真正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其课程设置要以构建中小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目标体系作为最终目的。
一般认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创造力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关创造力的几个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创造力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人们对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也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有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描述,而不同的创造力理论和定义对创造力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999年发表的英国国家创造力与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NACCCE)的报告,探讨了学校教学中创造力的性质问题,区分了两种定义不同性质的创造力:“一种是艺术领域的创造力,一种是少数天才身上体现出来的创造力”,第三种创造力是“大众创造力(democratic creativity)”。[1]“大众创造力”是指只要拥有适宜的条件和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所有人都具有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绩的能力。
所以,创造力应要“同时具备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基本特征”[2]。在学校课程的不同学科中,对这两个特征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从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门类来看,艺术(含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更强调新颖性,语言与文学(含语文、外语科目)、数学、技术(含技术科目亦即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更强调适用性,而对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目)、人文与社会(含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新颖性和适用性可能同样重要。因此,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二、构建中小学创造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
既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创造力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高级目标和迫切要求,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素质的目标,就要围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目标,构建理想的创造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从“创造过程和创造产品”[2]两个方面来衡量,而应该从创造力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关于中小学创造力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有研究者[3]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创造力素质既包含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思维品质、人格特征方面的个体创造力的具体要求。此外,创造力的社会研究还发现,“许多创造行为是发生在合作情景中,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作出创造性成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越来越复杂,个体难以同时具备”[4]。因此,学生的“合作创造力”[4]也应成为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合作创造力被定义为一种创造过程中的沟通系统。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个体间合作的形式、沟通方式,注重个体间互动的过程及效果,关注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合作中的成长与发展”[4]。
合作创造力的提出意义重大,因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5]作为教育的四大学习目标之一的论断不谋而合。可见,创造力素质应该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应该也能够被每个学生所具备和发展的,这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可喜而又有挑战的问题。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育目标必定体现于一定的学习内容之中,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内容才能实现。我们认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除了要处理好学习者经验、社会经验和学科知识的关系之外,运用心理学和哲学,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利并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学习内容一般以学习领域或课程门类的形式来具体体现。
在学习内容上,除了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也应该体现创造力教育的内容,分科课程设计得好,同样也可以达到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远大目标。比如,外语课程培养目标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学生语言创造力、沟通创造力的进步。而语言创造和表达能力自然也是学生创造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有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以及其他智育教育内容包含了学生的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创造力教育的内涵。
(三)课程的资源建设
关于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国内研究在这方面较少关注系统性、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但许多中小学大多围绕某一门创新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围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推出了《科技创新方法》《科技创新案例》和《科技创新活动》[6]系列校本课程,以发展实验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学界就开始对创造力课程及其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比较成熟的成果已运用于改善课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而且,在美国的许多中小学中,“选拔具有超常天赋和才能(gifted and talented)的儿童,并对他们开设专门的创造力培养课程(通常为难度很大的高级学科课程)”[7]。
所以,创造性课程理念最好能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且不必开设专门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课程,变相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应充分整合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现有的活动课、专题课、综合课、研究课等选修课资源,搭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服务。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MOOC、网上课堂、远程网络教室等电子学习资源将为中小学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使得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成为了可能。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教室最好能组织相关教研团队,借鉴国外先进的创造力课程经验,结合本地的校情、学情,探索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创造性校本课程资源。
此外,创造性课程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所以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特殊的要求和特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放权,学校校长要亲力亲为,更新课程管理理念,改变忽视创造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偏见和成见,提高课程领导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全校师生和家长积极投身于校本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来。
(四)课程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活动的形态和操作范型”[8],这里的“范型”主要是指“学习活动的总体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8]。例如,“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是采取接受学习还是采取发现学习?是采取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还是采取非独立学习(包括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发现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8]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习活动,都总是与教师的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不同学习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与教关系上的区别。
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如果从学与教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应该更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创造力素质涉及学生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高级心理和思维活动,更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思维表征和创新知识体系,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一些需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应作为教师和学生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当然,源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法也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我国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综合运用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各校实际课程资源情况和校情、学情,由校长带头,自上而下地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本校教师特点的课程教学方式。推进创造性课程的实施效果。
(五)隐性课程与创造力教育课程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代有着无比璀璨的文明,涌现了灿若星海的代表高度发达创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创造性人才,甚至有学者认为:“希腊有着理性的文明、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自信、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身体美的热爱、思辨和求真的爱好、无穷的探索精神、赋予无形以形式的理智努力,与希腊人相比,现代人一望可知和残疾差不多。”[9]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等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是分不开的。隐性课程往往“具有弥散性(可以说渗透于整个校园)而非集中性的、带有较明显的零碎性而缺乏系统性、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也往往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界限”[8]。
可以说,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教风、学风之类的教育现象均可以作为隐性课程而时刻存在着,总的来说,“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和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10]。针对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0]
但要真正发挥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仅需要开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从制度上规范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的教风,还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有特色的个性。
由于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春游、文化考察甚至游学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并创造机会吸引家长的参与,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等的创造力素质。
三、结语
创造性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对此要统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创造力培养经验,也有研究我国的教育背景和各地的校情、学情,优选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创造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要将个体创造力培养与合作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将创新性教学与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创设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体系,还要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隐性课程影响,为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实现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悦,贺雯.英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与面临的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5):57.
[2] 刘桂荣,张景焕,王晓玲.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及其实践涵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81.
[3] 刘真东.对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0(3):49.
[4] 王亚男,张锦焕.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J].心理科学进展,l 8(l):84-90.
[5]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22-531.
[6] 谢伟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教学[J].中学教研,2013(01):67-68.
[7] 蔡敏.美国中小学生创造力评价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47-51.
[8] 丁念金.课程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17.
[9] [美]依迪思.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希腊精神[M].华夏出版社,2006:6-7.
[10] 岳明蕾,杨化刚.浅析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