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霞
摘要: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关键词:享受童年;普育;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9-0029-05
卢梭曾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1]童年是儿童生活的全部,一切教育都要以此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然而,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童年的恐慌,是超越童年的忙碌,是不输在起跑线的挣扎,究其根由,人们视而不见的恰恰是“儿童”本身。正是基于对儿童成长的思虑,小西湖小学近年来的办学秉承学校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脉络,心系“普育”的办学历史向我们昭示的以“享受童年”为教育根本的愿景,这样,学校的文化选择和教育建构便有了根基与灵魂。
一、历史回溯:悠远深挚的普育情怀
小西湖小学发轫于清代,于1906年正式转身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学校所在的秦淮,是古都南京十朝灿烂文化的滥觞。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归。而跨越百年的普育堂、普育精神,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则是小西湖小学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正是在秦淮这样一片文化的沃土上,教育的沃土上,小西湖小学传承着独特的办学精神、办学文化。
(一)颐养天下的善举(1733—1853)
历史上的小西湖小学最早可以上溯至清朝,学校的前身称之为“普育堂”,始建于雍正年间,编修于清同治年间的《江宁府重建普育堂志》清晰地记载了江宁府在秦淮修建的普育堂“原始”。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两江总督赵宏恩奉世宗皇帝特诏,在江宁府南城外佟园的宅地上,建造了普育堂。普育堂的建造在当时来说是一大善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南京和秦淮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时至道光年间,唐鉴任江宁藩司,决定广办义学。虽然最终他的计划没有圆满完成,但是很显然,唐鉴兴办义学的举动已经收到了成效,此时的普育堂,从举办之初的单纯慈善机构,已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开展平民教育的任务。
(二)启教蒙童的“义学”(1865—1911)
20世纪初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改革旧的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了近代教育体系。举措之一就是全力推广小学教育。
“1906年,端方任两江总督,见江宁、上元两县官办小学甚少,提出将江宁府城划为东南西北区,每区设初等小学10所,共40所,由官府筹款兴建。但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该年,创办了江宁振淑实业女学(现马道街小学),上元树声学堂、同仁小学、第二模范小学(现秣陵路小学)、义学(现小西湖小学)、私立津逮学堂(现长乐路小学)。”[2]
自清雍正十一年始建普育堂,至兴办义学延师以教蒙童,再到1906年正式定名“义学”,迄今逾两百年有余。期间,随普育堂发展、义学兴办而萌发的普育精神、平民教育思想在秦淮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秦淮教育文化精神之精髓。
(三)萌发平民教育的幼芽(1912—194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据校史不完全记载,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对南京市中小学进行整顿,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理,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首任校长为吴幼之先生,吴校长带领全校教师,认真执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文件中的规定:废止小学读经科,重视小学手工科;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兼课珠算。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同时学校广收当地平民百姓子弟,并吸纳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毕业生来校执教,承担起普及文化,推动平民教育发展之重任。
(四)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1949—2013)
新中国成立前后,小西湖小学校名几经更替,最终于1970年改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使用至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学校始终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高评。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立校”之路,追求以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探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以科研的思维和视角办学,凸显学校的科学管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在自然与科学、人文与社会、健康与艺术等领域合理优质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承担起义务基础教育的职责。
从普育堂的兴衰,到义学的后继,再到现在的学校,这样的历史画卷是大尺度的,仿佛舞台,小西湖小学就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变化自己的装束,虽历经风雨,但是却一路坚定地走来。今天,当我们回顾小西湖小学的办学历史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办学的印迹和思想。为什么要让历史说话?因为我们要让现在的生活获得理由。做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不但要关心怎样做,更要关心为什么要那样做。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答案。
二、普育价值的童年意蕴解读
小西湖小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的背景进行了深刻梳理,确定了学校的特色之处——以儿童为本位,聚焦了儿童的发展方式——优质教育发展,回归儿童的索求——儿童课程文化,从而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轨道上来。这既是对儿童地位的再认识,再确立,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奠定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基础。
(一)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
学校在普育价值的建构中,树立了科学质量观,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应然与必然,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能因为规模扩张而“稀释”质量。因此,学校明确了优质办学的思路:即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重点,关注儿童的亲历、感悟与成长,坚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以期实现学校办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普育价值建构中的学校课程要求教师们带着一颗童心走向儿童,进而走近儿童,乃至走进儿童。这里,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是饱蘸着儿童气息、儿童文化的课程叙事方式,唯有这样的课程才能与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密切关联,才能与儿童的成长世界紧密地交织,才能真正赋予儿童真实的发展空间。在课程文化形成中,回归儿童,探寻童年的秘密,让学校的课程文化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重新找回自己丢失了的那颗纯真的心。
(二)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思考
在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对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它主要可以从如下的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需要湖小学生有广博的见识,广泛的阅览,广阔的阅历。开放的心态,就是要敞开心扉,以积极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学习和面对人生中的新事物,以非凡的胆识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人生中的磨难与挑战。视野开阔,心态开放,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自然会拥有勇气和自信,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宏观的见地。
多元的文化,核心的价值。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自然不同。湖小学生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中,吸收、学习、包容外来文化,但必须守住本土文化的根,守住真善美这些核心价值的底线。
科技的素养,创新的思维。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越来越多,它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改变生活,湖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的思维。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湖小应提供儿童发现自己潜能的环境,要创造机会让儿童施展身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
生活的回归,主动的发展。湖小的教育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给予其高品质发展的机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发展。
适合的教育,鲜明的个性。湖小的教育应该是“为了每一个”的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儿童学习与生活差异的教育,尤其向学习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更优的个性化教育,是力求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
普育文化经过挖掘与梳理,确定普育价值作为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之路,其中经历了不断的思考、探索以及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与自主建构,这是社会发展的应然选择,亦是普育文化的历史进步所在。
(三)普育价值中的“享受童年”诠释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对普育价值进行了爬罗剔抉,在汲取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享受童年”解读,以最朴实的情怀,执著坚守,用独特的教育理想解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做法,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拓展普育的内涵。学校将“普育”价值分解为普适的教育、普及的教育、普济的教育,普育价值引领下的“享受童年”亦可从如下三个视角解读。
首先,儿童是一个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未完成性,才使儿童的不同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才能彰显出教育的价值与魅力。尊重儿童的这种发展可能,正是基于一种自然法则的人性追求,客观地审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透射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出的时代思考。这也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成为一种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享受童年”,其实就是寻求普适的教育过程。
其次,儿童的成长呼唤教育公平。要想使义务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能否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关键之所在。这里的教育公平主要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在小西湖小学里,为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儿童创设相同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求,无论你来自何方,进入学校,每位儿童都以平等的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里,出现在课堂上,出现在活动中。教育中每个儿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可以不同,但是在机会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教育理念秉承时间公开、内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任何工作增加透明度与民主性,以期将教育公平渗透在每一项管理之中。唯有在教育公平中成长的儿童才是真正地在“享受童年”的学校生活,湖小就是要建构一种普及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促进儿童天性的释放,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第三,儿童的发展是需要生命自觉的。教恰恰是为了不教,作为有意识的人道事业,当儿童的发展处于一种生命自觉的状态时,它就有了一种自我的存在、吸取、发挥和生长,生命自觉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儿童本身独有的存在方式,它在高品质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它包含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主动的学习力、内心成长的自觉力等。教育的引领过程就是使每一个儿童发展生命自觉的过程,也是作为教师的教育者生命自觉发展的过程。还原儿童的本性和其内心自然的呼唤,顺心而长,这才是“普济教育”引领中的“享受童年”之道。
小西湖小学将普育价值理解为普及的教育、普适的教育、普济的教育,就是希望探寻学校教育适合儿童成长之路径,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让教育引领每一个儿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
三、“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建构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体系又是如何建构的呢?湖小的师生们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解。在普育价值的引领中,学校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
(一)享受童年是教育文化必然
在儿童的成长期间,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过程。“文化影响着儿童个体生活的每个侧面,但也允许个人行为保持着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感应使得儿童得以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系统的成员,儿童的成长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或社会遗产的进一步发展。”[3]儿童以他们独特的纯真的方式创造文化,在文化中有尊严地、自由地成长。文化之于儿童,应该也是一种滋养和浸润,所以说,文化是儿童最深层的存在方式。
享受童年,就是要引导儿童享受童心的可贵。教育即生长。生活就是生长,但并不是每一块生活的土壤都适合儿童生长。童年的生活必须经由一个整合、改造、提升、浓缩的过程。教育要致力于引领和提升童年生活的价值,儿童是在教育者的陪伴下享受美好的童年。教育就是要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自己的成长史。
(二)文化建构的原则和依据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氛围是由儿童内心自发生长出来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即以儿童为本,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生命的体验。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感受教师宽广的情怀,师生各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这样的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机会,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学生是课程的建设者,调查、讨论、探索、研究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课程。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一种合作、自由、创新的实践活动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大特色,实践活动具有生成和发展的张力。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要求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倡导与儿童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注重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实践活动的资源并不仅仅拘泥于校内或单纯的书本,而是和社区、社会紧密相连。这一平台的搭建要求学校不仅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和发展。因而,其活动内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来源于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儿童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让儿童在童年中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享受成功。
(三)文化建构的路径和载体
小西湖小学的“享受童年”文化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富有本土特色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校本的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和载体建构,以期最终实现学校的“普育”办学价值。
道德的交互性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德育的过程实质应是互动的过程。学校的“童心号”系列德育活动使儿童能够在“童心号”节日联盟中,串起童年的幸福时光;在“童心童德”大课堂中,收获成长;在“童心梦想”小社团中,开启多彩童年的旅程。无论是儿童自主性的发挥还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都取决于儿童内部因素的参与,是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德育依靠的就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觉地调整后继的道德行为,逐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从而交互地指导行为。
“童乐”课堂倡导的是一种以儿童为学习重心的“学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在课堂的对话中,在灵动的生成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从而享受学习中的快乐。重审教与学,学校将注重教师“善教”的管理移位到了重视学生“乐学”的引导上,努力探寻、构建出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有效课堂实践范式——“童乐课堂”。“童乐”课堂立足于真情投入、点燃快乐;巧妙导入、诱发快乐;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巧设作业、创造快乐的学习状态。
“身边的课程群”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在学校普育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框架下,有特色地实践国家课程,有特性地执行地方课程,同时有特质地研发校本课程。借助有湖小特色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推动课程观的转型,创生新的课程理念,形成全新的课程文化,体现、落实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实施《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正在以此为例逐步辐射其他学科。近年来,先后展开了心智阅读、快乐英语、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等自主课程的研发工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的“身边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近年来,学校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以“普育”为重点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同时软件紧跟,先后建设了富有湖小童趣特色的校园网站、校园一线通、校园TPF平台等网络文化,更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延伸到了社会,形成家校便捷沟通的桥梁,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互动,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社会美誉度。
教师文化自觉能力的提升是小西湖小学教师资源开发的高级目标。我们希冀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在既有历史积淀又有时代精神的“普育文化”的浸润中,自觉地参与教育及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
四、拥抱童年:我们永远的梦
(一)问,思深忧远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童年时,我们以为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小西湖小学应该办成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学习、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里充满着“家”的气息,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背景,都“一视同仁”,彼此呵护友爱、荣辱与共。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人性、心智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升华为小西湖小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二)行,然后知美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递着普育文化中“普及、普适、普济”的核心理念,引领着每一个儿童,在这份爱的滋润中,快乐无忧地成长。
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用热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用满腹的才情演绎着自己美丽的梦想。徜徉在诗意的文字中,教师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全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新课改以来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基本功。
学校精神与文化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校园一定有教师文化蓬勃发展的舞台,一定有学生童年永不磨灭的记忆。流年的时光,轮回的经历,诗卷的气质,青春的姿态,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个侧影,当这些一个个人一点点侧影相互映照,相互凝练时,这便是学校的魂魄。
(三)梦,春暖花开
普育价值给小西湖小学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可以这样认为,普育价值是时代精神在湖小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
百年湖小,普育化人;湖小百年,普乐润心。展望未来,让普育文化积淀为学校的精神气质,让这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的心灵,润泽蓬勃的生命,让每个生命散发弥久的馨香与芬芳,让我们拥抱童年,共同期待:梦,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4.
[2]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6.
[3]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丁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