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姗
【摘要】 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很枯燥,一上数学课就犯困.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生活;实际应用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数学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枯燥,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需要入手,让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数学思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问题只有被生活化后,学生学习起来才有趣味.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課时,我先给学生讲述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请您把这个棋盘上所有的64格都摆上麦子.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可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学生们听到这里,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地想动手算出到底宰相要了多少麦粒. 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的数学问题. 我在讲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算出麦粒的数量,结果令学生大吃一惊,竟然需要那么多的麦子.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调查剧场座位的排列、求和、通信资费的标准与选择、统计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等.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素养.
三、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 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将“等差数列”叫作“上下台阶”,将“等比数列”叫作“驴打滚儿”,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叫作“海上生明月”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四、多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如,学习了等比数列后,让学生计算:一对夫妇为了5年后能买一辆10万元的车,每年约需存多少钱?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