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群众语言”

2014-04-29 13:36张海法胡中冰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白话讲话比喻

张海法 胡中冰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而且还善于从“土的掉渣”的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他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白、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经常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以及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大家阐述“中国梦”时这样深情地说。这样的话显然与流行歌曲“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很近的渊源关系,因此我们每个人听来都感到很朴实、很亲切。习近平总书记用这种明白晓畅的语言意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来表述他的经济改革观点:“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这里的“块头”“虚胖”等词都是活跃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语言,他把这些群众语言信手拈来,形象表达略显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比喻说明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是不够的。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比喻会让听众自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再想象,从而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这样的讲话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和风细雨,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入神。

在中央综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广大干部:“我们手里捏着一把好牌,一定要有好牌打成为好局的自信”。他还讲,“做群众工作,我们共产党本来就是拿手的”。“打牌”是群众日常的娱乐形式,“好牌”“好局”“拿手”更是出于群众之口且极具生命力的词语,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极具口头化的用词和表达,远比那些经“打磨”后工工整整的大话更生动活泼,更具生活气息。这些很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口语化味道浓厚,它一扫人们反感的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令人耳目一新。

到某重型机床集团视察时,当看到这家老牌企业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保持着勃勃生机与活力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这里如“自己的饭碗”“自己生产的粮食”般质朴的大白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创新发明的重要性,这句群众式的语言,胜过万千道理,赢得了工人们的一致好评,网友们也是赞声一片。可见,群众的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群众的语言是人民群众生活和实践的文化土壤,会孕育出最鲜活的思想。像“孩子哭了抱给娘”“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等约定俗成的俚言、谚语,从火热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生动形象、通俗明快地概括出深奥的道理,极富表现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从群众中来、又讲给群众听的“大白话”还有很多,如他用“益智补脑”来比喻学习;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玻璃门”“弹簧门”来形容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用“墙头草”“推拉门”来描述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等等。他讲改革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化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讲树典型不能用“开小灶”“吃偏饭”的方式来催生;讲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

群众语言是最有生命力的语言,切不可小觑之。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驾驭“群众语言”的行家,他总是用人民群众最能接受的形式来表述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革命导师和领袖的这些群众语言和讲话风格实在值得我们品味、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刘芳玲

猜你喜欢
大白话讲话比喻
钓友间的一朵奇葩
树立党的亲民形象 不断增加党的凝聚力
——以十九大报告中的“大白话”为切入点的分析
比喻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官员讲大白话,大伙爱听
大白话和散文
比喻最爱
男朋友
什么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