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4-04-29 00:44王兆达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3期
关键词:斑病分生孢子抗病

王兆达

通过对大庆地区玉米大斑病危害症状、传染循环、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以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玉米在大庆地区种植广泛,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仅我县种植玉米180万亩,占全县耕地的70%左右。玉米是我国粮食的重要品种。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玉米又是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有奶牛存栏20万头左右,饲养狐貉100万只,奶牛和狐貉业的饲养给我下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奶牛和狐貉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饲料作支撑。在玉米生产中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turcicum)是目前大庆地区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主要叶斑病害之一。此病害曾在大庆地区玉米生产上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危害。

1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皆可以发生,但是在自然条件下,要到抽穗后才发生较重。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少数从中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在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品种叶片上,病斑表现为萎蔫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在感病品种上,斑点沿叶脉迅速扩展形成长梭形萎蔫斑,灰绿色或黄褐色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片局部乃至全部干枯。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为田间常见的典型症状。叶鞘和苞叶的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也长有灰黑色霉状物。受害果穗籽粒干瘪,严重时果穗下垂。

2 病原及传染循环

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eieum)引起的。过去常用学名是大斑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turcicum)。该病菌分生孢子自气孔抽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支,正值或屈膝状,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淡,孢痕显著,发生在顶点及折点上。有2-8个隔膜,35-160μmx11~16μm;分生孢子梭形、长梭形撤榄褐色,中央宽,两端渐窄,多数正值:顶细胞钝圆形、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45—126μmx15-24μ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对大斑病菌的越冬形态和越冬场所,国内外试验结果不尽一致。东北春玉米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于田间地表或堆积在村屯附近玉米秸垛的病叶上重新形成的分生孢子。其越冬后萌发率较低。在初次侵染中作用不大。该病菌主要以菌丝形态在病叶组织中越冬。在第2年5—6月若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到田间植株叶片上进行初次侵染,形成病斑,病斑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3 影响发病的因素

分生孢子落在叶片上能否萌发侵入叶片组织,主要取决于温湿条件。大斑病分生孢子从两端萌发伸出芽管。其顶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叶片的表皮细胞。大斑病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侵入的室温为20-27℃,最适温度23℃,在3℃以下基本不能萌发侵入,35℃以上形成的附着胞畸形,很少能侵入。室温条件下,孢子的萌发侵入与露时长短呈正相关。侵入丝侵入后产生一种泡囊组织,再从泡囊产生次生菌丝,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蔓延,经3-4d即可到达木质部。在感病品种叶片内菌丝在木质部中迅速扩展,约经6d菌丝即可进入木质部周围的绿色组织里。凡菌丝所至的细胞均遭破坏呈黄褐色坏死州片上呈现典型症状病斑。大斑病潜育期与气温、降雨密切相关,6月需6—16d,7月需10-20d,一般需8—10d。降雨对显症有促进作用。在22.5-23.5℃的有利于显症,超过24℃或低于20℃则不利于显症。潜育期长短与玉米生育期也密切相关,生育期短则潜育期也短,反之亦然。降雨对叶面上分生孢子又有冲刷作用。冲刷作用大小取决于叶片角度、降雨维持的时间及强度,也与降雨时间同分生孢子飞散时间是否吻合、孢子是否在叶面上形成附着胞有关。

4 防治措施

4.1 进行预测预报

根据发病期的湿度、雨量、雨日、田间病情以及历年有关资料、短期天气预报做短期或中长期测报。

4.2 选育和应用抗病杂交种

我省农科部门和育种专家每年都能鉴定一批抗病的玉米品系、自交系和杂交种,如Mo17、81162、庆单3号、鑫鑫1号等。

4.3 提高栽培水平

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初侵染源等,都可减轻病害发生。

4.4 药剂防治

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在达到防治指标时,每隔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防效较好。

5 防治措施

5.1 进行预测预报

根据发病期的湿度、雨量、雨日、田间病情以及历年有关资料、短期天气预报做短期或中长期测报。

5.2 选育和应用抗病杂交种

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每年都能鉴定一批抗病的玉米品系、自交系和杂交种,如Mo17、黄马牙、吉单101、四单12等。

5.3 提高栽培水平

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初侵染源等,都可减轻病害发生。

5.4 药剂防治

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在达到防治指标时,每隔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防效较好。

总之,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只要我们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大斑病是可防可控的,要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抓住玉米生长环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大斑病的发生,为农业生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斑病分生孢子抗病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
番茄果实感染灰霉病过程中H2O2的抗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