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的黑白意趣

2014-04-29 00:44曹斌
美术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墨色笔法用笔

曹斌

中国画的黑白与西方油画、版画及黑白装饰画中的黑白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绘画重视对光影的表现,运用黑白来塑造物象的明暗关系,装饰画的黑白主要指的是一种黑白色彩对比关系。另外,中国画的黑主要指墨汁的黑,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黑,中国画运用宣纸的渗化性能,在白色宣纸上能产生墨色的焦、浓、重、淡的不同墨色的变化。中国画的黑白超越了狭义的黑白范围,它包含着虚实、正反、有无、气韵、神妙、刚柔、动静、理趣等美学思想。

一、 中国画的黑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画历来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1]的画面布局,使无画处有画,也就是布白留白的章法,守其墨色墨法的变化。在《周易》中,“太极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两仪”指阴阳,即黑白。阴阳相生相克,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美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家们的审美意识是对大自然“道”的追求,文人士大夫追求山水中的“空灵”,以达到“畅神”的意境。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的“玄”与“见素报朴”中的“素”,指的就是黑色与白色。唐代王维水墨山水的兴起,正是受到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之美、虚静的空灵之美。“在中国人的心灵与世界中,‘一阴一阳之谓道,人情化、人格化的自然界凝合了宇宙时空,又与人的精神生命声息相通,整个世界与全部人生都成了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审美的存在”。 [2]老庄的黑白思想,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源,体现了“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

二、中国画中黑白的笔墨意蕴

(一)墨色趣味

中国画的黑白意趣与中国画所使用的特殊材料有关。中国画使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等物质材料,以水为媒介,通过用墨、用笔、用水等技法,在中国特制的宣纸、绢上进行的一种绘画,从而产生众多墨色层次变化的效果。中国画中一般不用颜色,正所谓“墨即是色,色即是墨”, 它所展现的效果是一种独特的东方水墨效果,正如王维所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3]通过墨与水的交融,能在宣纸上呈现多种色彩变化,称为墨色。中国画家历来讲究用墨,对于墨色的变化,宋代郭思、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提出了用墨“八法”,近代黄宾虹也提出了 “七墨”说,这都说明传统中国画离不开用墨,所以有“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4]”的说法。

在中国画中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指笔法,墨指墨法,阴阳指黑白。通过墨法、笔法的使用,能产生奇妙的黑白灰的墨色变化效果。五代梁楷的 《泼墨仙人图》,“以形写神”,描绘了一个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作者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大胆泼墨,画面看似很黑,但墨色层次丰富,用笔刚劲老辣,自上而下由浓墨、重墨、淡墨、渴笔,加上笔的末端几笔飞白,给人一种强烈的动势。在此幅图中,黑白对比,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给观者造成视觉上的神秘感,以浓墨为基调,用笔不拘法度,大面积的留白,整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幽默狂放的风格。

在清代,龚贤善用积墨,被称为 “黑龚”。他的“黑”,着重对物象的塑造。在龚贤的画中,通过多次反复积墨,画面黑而润,加上留白,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体现了老庄的虚静、空灵之美。在龚贤的作品中,有一种“臻于化境”的美感,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想象,在表现技法上,通过概括、提炼,从“神会”到“妙悟”,再加上用笔的力度,多次皴擦、渲染,画面黑而厚、灵而透。

近代黄宾虹早期作品被称“白宾虹”,后期称“黑宾虹”,墨色浑厚华滋,意境深远,有一种“黑墨团中天地宽”的独特境界,把用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其作品中,浓墨与青绿相互衬托,使用宿墨层次积染,在画面的关键处施以焦墨,“虚中有实,可悟化境”[5]。黄宾虹的虚实观,其实就是一种黑白的对比。在用笔方面,他强调 “欲明画法先究书法”,通过高质量的线条,作品不仅格调高古,而且“浑厚华滋”,后人评价他的作品与西方印象派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笔法趣味

元代中国文人画的兴起,追求古意、提倡人格修养、书法用笔入画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目标。此时的作品,重在表达作者内心的心境和性情。在中国文人画中,画家采用纯水墨表现作品的意蕴,如元代柯九思的《墨竹图》、王冕的《墨梅图》、明代的徐渭的《墨葡萄图》等,构图有奇趣,墨气蓊氲, “成竹在胸”,他们的作品用纯水墨,通过丰富的浓淡、干湿等墨色变化,用书法的笔法“写”出,诗、书、画、印结合,意境深远,格调高古。

在文人画中黑白不仅体现了墨的韵律变化,还体现了线条的张力。墨的韵律主要指墨在宣纸上产生的一种节奏变化。线条的张力主要指书法用笔造成的一种线条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不仅是线条墨色的黑白变化,在用笔的提按、顿挫、缓急、轻重、虚实、润涩等方面也有许多变化,谢赫在“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用笔的一种力度,一种美感。古人强调 “善画者往往善书”,在绘画时采用“回锋、逆锋、裹锋、藏锋”等笔法,写出“虫蚀木”、“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使绘画线条产生立体感,来提升画面的笔墨意趣。吴昌硕深厚的金石篆刻功夫,以籀篆的笔法入画,画风凝重刚健,他的画中透着重、拙、大的力度和意趣。黄宾虹提出“中国画法从书法中来”,也强调笔墨线条的书法意蕴。

三、 中国画留白的意境

(一)“留白”的抽象性

中国画从使用的材料上来看,主要是以墨为主,颜色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中国画的“黑”主要指墨色的厚重,中国画一般不用白色,白色的宣纸为中国画的“留白”提供了前提条件,而“白”是画家刻意在宣纸上的“留白”。 “留白”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构图,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指的就是构图。在中国画构图中,“留白”是中国画构成的一个要素,如花鸟画讲究“取势”、“留眼”,山水画讲究聚散、开合、虚实等,这些都受“留白”法的影响。

“留白”即“空”,苏轼有“空故纳万境”,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意境,给中国画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也是中国画意境表现的重要形式,同时又是画家情感的体现。“空白”、“虚”给观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画家刻意追求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虚”与 “实”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画中,常以少胜多、以无胜有、以虚为实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许多文人画中的“留白”有其独特意义。八大山人的《鸟荷图》只画了一只孤零零的小鸟站在一朵荷花上,周围全部留白,小鸟低头下垂,显得无可奈何。八大山人的画以“简约”的风格出现,恰好隐喻了自己的逃避与无可奈何。

(二)“留白”的写实性。

“留白”在中国画中也具有写实性。山水画中的远山、云气、烟岚、雾霭、水口、雪景等一般采用“留白”的方式完成,看似“虚”,但它具有写实性,虚中有实,是一种“实”的体现。在倪瓒《枫落吴江图》中,小路、山石、树木、亭子的表现笔法简约,施以枯笔、淡墨皴擦,中景大量空白,以虚来表现水,远景以渴笔勾勒,施以淡墨。在此幅画中,空白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倪瓒的画,空中有灵气,疏中有秀气,是一种象外之美,体现了老庄的自然美。再如李可染的《牧牛图》仅仅数笔,只画出了牛背,其余大量留白,观众眼前感觉是茫茫一片河水,这也是“写实”的一种体现。在李可染的山水作品中,多采用的是一种山石积墨的“黑”和水口“留白”的对比,再利用西画的元素使画面呈现一种独特的意蕴。

结语

总之,在中国画中,黑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笔墨、虚实、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荟要.老子:第二十八章[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5:13.

[2]彭修银.东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3]-[4] 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 [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5] 黄宾虹作品选 [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曹 斌,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墨色笔法用笔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找不同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