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杂感

2014-04-29 00:44黄菁
美术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幻化物质性风景画

黄菁

文艺理论上有“幻化”和“升华”两个词,意思是指艺术家的作品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一种状态。这两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可操作的路径,好像不那么容易做得到。确实,有些人一辈子停留在物质事实的层面,画到老也摸不着道道。而有些人很轻易的就达到了应有的高度。比如:夏加尔、米罗、克利这些顶尖艺术家,他们不是物质事实的呈现者,而是人类精神的歌唱者。艺术的奇妙之处就是,你看着他是在画某一类事物,但在画面上慢慢地就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你见到的原来的那个物体了,这就是幻化和升华的魔力。其实,是否具有这种魔力,就看你能否从对象之中提取出属于你个人的独特语境。

这里引出了值得我们去猜想和思索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是如何看待眼前对象的?这个幻化和升华的戏法是如何变的?

要说到风景画我最喜欢透纳和柯柯希卡。这两位画家的风景作品不能简单地从题材上接受她,所谓“似物又非物”,作品在幻化与升华后淘尽了对象的物质属性,成为了“全新的事实”。如同天外来的新物质,让你体验到在地球上未曾见到过的景象。

如果风景画能上升到这种境界,则画品自然超凡脱俗,散发出独有的精神光辉。中国古人的山水画也有这样的意味。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愿看中国的山水画,现在想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人的画与现实物质世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我们初涉画事,眼中满是物质性的认知常识,对绘画认识肤浅,简单说就是不识货。

过去看林风眠的风景画,一间屋、几棵树、孤鹤野草、三角形的山峰,那有什么好!小孩子都能画出来。看黄宾虹的画也是觉得一团乱麻黑呼呼的,好在哪?美在哪?不知道,没感觉。这都是物质性认知导致的认识误区造成的评价定位所致。一切以现实为标杆,而没有把人这个主体考虑在内。

中国现今的很多画家仍然停留在物质认知的层面,包括我自己也很难摆脱由于教育失误所带来的思维定式,也就是说,看对象,再经由自己消化了对象,而后再反吐出来实现在画面上的这整个过程受到了很深的污染和干扰。前人说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画中之竹”,这一实践路线中的三个阶段,我们多数人都还停留在“眼中之竹”的段落,还谈不上经过个人的咀嚼消化,幻化出笔下的“画中之竹”。到处是人云亦云,“画家三千,只似一人”的状况比比皆是。

画风景就只是把她当做一个选择,一个便于自己表达个人主体意图的方向看待,千万别为着题材定位自己,归类入某一群又有何意义?有话就说,想办法说得有点意思,如风景不便说就画人物或静物,无论画什么,必须经由个人的咀嚼消化了,才谈得上有幻化和升华的可能,这幻化和升华的路径就在自己的不断地实践过程之中才能实现。

我总觉得题材可以重复,只有方式与个人气息无法重复,而方式与个人气息只有靠不同个体的独有体验才能逐步展露出来,并且慢慢地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幻化物质性风景画
The Beasts Within
幻化兽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风景画便签夹
木质风景画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春天的风景画
校园风景画
天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