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紧急救援因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范围广、效果好而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已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紧急救援手段。而在我国,航空紧急救援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发展速度和救援能力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称,因此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计。
我国航空紧急救援的现状
2008年汶川大地震首次引发社会对缺乏航空紧急救援能力的思考;中国航空学会于2009年2月2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 13 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学者就建设国家航空救援体系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顾诵芬等 27 位院士联名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航空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议”。此建议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示,并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逐步推进和实施。
在2012年雅安地震抢险救灾现场,和五年前相比,航空救援发挥了很大作用。地震发生后,多家航空公司在第一时间集合多架飞机准备参与救援,这充分反映出航空公司已初步具备实施航空救援的快速机动能力,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目前通航紧急救援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机构间缺乏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和综合协调及民用航空受空域限制,参与救援的飞机依然以军用飞机为主,多数民航飞机被迫在原地待命;同时,通用航空救援规模小,能力不足,具有专业能力的机组和救援人员匮乏,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航空紧急救援发展的瓶颈。
我国航空紧急救援的发展思路
建立多层面的紧急救援管理体系
对我国而言,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相适应。基于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航空紧急救援工作的体制,健全配套法规。整合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国家、地区和省(区、市)三级多层面的紧急救援管理体系,实现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与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通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运行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军地应急协调机制。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航空紧急救援事业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出资建设,发展进度可能会非常缓慢。因此,应该引入社会力量加快航空紧急救援事业的发展壮大。如建立相应的航空紧急救援发展基金,在社会各界进行宣传、募捐,便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途径。
另外,利用民间资本建立区域性的紧急救援基地,可以与110、120及武警部队等联动,建立空地一体化的紧急救援联动机制,把航空救援建设成空中的120,由一个救援点覆盖一定的区域,几个点覆盖整个省、自治区,再由区域网扩展联网到全国,实现国土面积的全覆盖。
加强商业化运作
航空紧急救援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良好的运营方式是航空紧急救援能够正常生存的重要途径。关于航空紧急救援事业的运营,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方法是把航空紧急救援加入到社会保险中,从民众的保险金中拿出一小部分投入到紧急救援直升机的日常训练维护、救援任务的经费中,多余部分的经费还可以用于救援直升机的购置、机场的建设。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展航空紧急救援保险业务。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把航空紧急救援纳入到社会保险中,这样我国航空紧急救援事业便会迅速发展壮大。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以国家经济实力和完善的航空紧急救援网络作保障。而在此之前,实施商业化的航空救援保险是一个可行的方式,由保险公司推出航空救援险,让有实力的有识之士优先享用这一高端服务。
此外,从商业运营角度考虑,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两座和四座的直升机可以用于飞行训练,开展空中旅游、广告、摄影、航拍等活动;可用于航空护林,护林的工作包括林区的监视巡逻、勘察、救援、灭火、运送设备和人员等任务;可用于渔情通报、野生动物的监护;还可用于空中巡逻,如对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道沿线以及交通情况、火警情况的巡逻;如果再购置相应的飞机,可培养飞行员进行农林喷洒和飞机播种等工作。这些措施能够加强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实现紧急情况出动救援,日常进行商业运营的模式。达到维护自身消耗,增加盈利的目的,从而破解航空紧急救援与商业运行协调发展的难题。
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我国航空紧急救援事业正在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救援直升机的购置;二是航空紧急救援专业人才的培养。
救援直升机的购置
航空紧急救援,尤其是第一现场救援的绝对主力是直升机。现在,单靠政府拨款购置直升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救援市场的巨大需求,也不太现实,所以需要另辟蹊径,找出其他可行的方法来充实救援力量。
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有以下几种:托管,租用,合用,融资租赁。低空开放后,我国的私人直升机市场将会出现火爆销售的情况,而随之而来的是直升机的停放和维护问题。
托管:直升机的机主将直升机停放在航空紧急救援基地中,在需要的时候基地可以使用这些飞机。同时,基地对这些直升机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在空闲的时间可以借用这些直升机训练飞行员。
租用:航空紧急救援基地对周边的私人直升机数据进行归集,同直升机的机主谈好协议,在救援直升机不足的时候,能够租用这些直升机执行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对这些直升机进行维护,同时支付机主一定的费用。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少量需求。
合用:航空紧急救援基地同欲购买直升机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签订协议共同购买直升机,双方各出一部分费用,以欲购买直升机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出资为主,基地负责提供直升机飞行员并解决直升机停放、日常维护等问题。
融资租赁:此种方式在商业领域运用广泛,对于欲购置飞机而资金不足的业主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业主可以通过向融资租赁公司预付少量保证金先行取得飞机使用权,待到一定的年限通过还本付息取得飞机的所有权。
航空紧急救援专业人才的培养
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已经规划要在全国各地建立850个航空紧急救援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任重道远,不但要有场地、飞机,最关键是要有专业人员。航空紧急救援不同于普通救援,它要求救援人员有专业救援知识、强劲的体魄和良好的纪律性,所以对于救援人员的培养要放在第一位。
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有航空类院校和通航公司制定了相关计划,并开始具体实施。其中,2012年12月,经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授牌,河南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白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航空紧急救援专项人才培训基地”,从2013年起,联合培养直升机飞行员、维修师、航空医护、救援抢险等专业人才,并计划逐步在全国建设850个符合国际标准的航空紧急救援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初具规模。现有飞行员、机务维修人员、救援人员、医护人员、教员等专业人员260余人,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航空紧急救援专项人才培训基地。安阳紧急救援专项人才培训基地的成立,是中国在航空紧急救援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年安阳紧急救援专项人才培训基地计划在山东、广东等五个地区先行建立救援基地,这五个基地将对周边地区进行航空救援全覆盖。
目前,航空紧急救援基地已创设了飞行、机务和救援三个大队,飞行大队学员来自高考生和大学毕业生,航空机务维修专业的学员从各高校航空机务专业的毕业生和在部队从事过飞机维修的干部和士官中选拔,航空救援抢险专业的学员从退役武警消防官兵中招录,而职业技术学院本身就设有医药和医护专业,因此航空救护专业学员来自于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人才储备和其他高校医护专业。报考航空救援专业的学生,所涉及的专业人员全部为空勤人员,按照《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规定,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才能入学。
在培养模式上,航空紧急救援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单式培养、军事化管理,并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学历教育模式下的飞行员,毕业时既可以获得飞行商业执照,又可以获得大专毕业证,即双证教育;非学历模式下的学员可以考取飞行商业执照;学生入学即与广东白云通用航空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按入学时签订的就业合同入职,并安排在全国各大城市航空紧急救援基地工作,享受正式职工待遇。
在管理方面,航空紧急救援基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强化学生对于航空紧急救援这种人道主义救援行为的价值认同,突出该项事业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底里热爱这个专业。2. 进行系统的航空救援专业知识学习,如飞行员既要学习飞行技能,还要了解直升机的飞机结构和飞行原理,救援人员需要了解救护专业知识和掌握紧急救援的技能。3. 用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强化学员的作风纪律,航空紧急救援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救援人员无论何时都必须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所以良好的纪律性是航空紧急救援人员必备的品质。航空紧急救援基地还将特别开设心理学课程,专门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处理紧急复杂问题的能力;
首批学员入队以来,通过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已基本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青年到合格的中国紧急救援专项人才的转变。经基地研究决定,在2013年11月29日举行授衔仪式上, 授予22名教官中国紧急救援学员队一级学员队衔、授予81名学员中国紧急救援学员队二级学员队衔,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支高标准高起点的社会航空救援力量的诞生。
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总干事陈平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希望中国首批紧急救援飞行学员,要永远把“尊重生命”作为第一要务,时刻牢记使命和义务,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早日成为中国紧急救援的栋梁之才,切实肩负起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光荣责任。
我国的紧急救援刚刚起步,它在培训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有志于在中国社会化紧急救援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有实力的机构和有识之士提供难能可贵的机遇。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尽早地参与进来,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