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成才重视习惯养成提高教学效率

2014-04-29 00:44徐玉秋
成才之路 2014年31期
关键词:成才小学数学

徐玉秋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塑造、提升空间很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弱,有利于教师引导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成才,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成才;小学;数学;教师

正如巴金所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为成功之路添砖加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习惯的力量正在于无意识地驱使人的意志、行为往特定的方向进行,良好的习惯则会形成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长效机制”,推动人迈向成功。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成才,抓住小学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明文规定,养成课前充分准备的习惯

课前充分准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工具的准备,如教科书、教具、练习本等等,二是数学知识的准备,即课前预习。不少学生在上课铃响了之后,才火急火燎地开始找课堂上所需的东西,这样不仅耽误了教师讲课的时间,而且会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另外,课前预习不充分、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也会拖慢课堂进程,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要明确以下规定:

(1)课前必须准备好数学课堂所需要的物品。要求学生利用下课十分钟时间,将教科书、教具、随堂练习本等整齐地摆放在课桌右上方。在学期前几周,可以让班长或学习委员进行提醒,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便取消提醒。当然,前后桌同学也可以相互提醒、监督。教师可以对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多次不准备的同学提出批评,从而做到奖罚分明。

(2)学习新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大致浏览下新课的内容,知道下节课要学习什么。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预习之后,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或画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对课前预习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邀请其给其他同学谈一谈他的经验,并倡导其他同学要向他学习。对于没有预习的同学,可以进行点名批评,并要求其吸取教训。

通过明文规定来提高学生课前充分准备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充分准备”在提高做事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其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传承”下来。

二、改善教学方法,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加上好玩、好动天性的驱使,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现象。如果这一现象不严加制止,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定性心理:如果累了、课堂无趣了,就做自己的事。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学生课堂走神的现象,促使学生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1)教学内容、形式趣味化。教学内容、形式趣味化是确保学生认真听讲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在抽象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游戏、名人故事,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在学“减法”时,教师可以讲一些幽默的笑话。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这样的小插曲,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抓住学生的眼球,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2)关注全体学生。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很大原因在于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奏,听课显得吃力。教师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如当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教学步伐。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3)人性化的评价手段。这里所说的评价手段是指当学生开小差后,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手段。相较于苦口婆心地劝说、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往往更加有效。因此,当发现某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温和的方法使学生看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如停止讲课,引起学生的注意;目光注视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并稍微放慢讲课速度,使学生警觉;轻轻走到思想开小差同学的身边,轻拍桌子或指一指书本,示意认真听讲等等。这些教育方法既尊重学生,又使学生能够知错就改,对于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养成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

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懒于动手和动脑,惯于“坐享其成”,而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实际上,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需要学生动手探索数学问题前因后果,也需要学生动脑进行独立思考,挖掘数学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养成积极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数学实践活动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且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一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成员要求选择5~8样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测量、记录,并向其他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在这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协调每一个组员的任务,确保组内沟通顺畅、合作愉快,又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测量方案,对物品进行实地测量,获得正确的数据。

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之后,教师在对其进行简单的点评同时,可以利用提问推动问题深化。如“大家在测量的时候,是否有什么方法减少测量的误差”“在测量的过程中,大家是如何选择测量工具的?不同的测量工具有什么样的差别”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既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细小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些重复性动作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形成习惯。

结束语: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知识是一种工具,而习惯则是如何使用工具的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成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大习惯”的培养,也要注意学生的“细节习惯”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星伟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成才小学数学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