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艺术思想初探

2014-04-29 00:44苗苑娜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美善理想国柏拉图

苗苑娜

【摘 要】作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西方美学史上首次建立了美学体系。本文从美的定义、艺术论、理念论几个方面去分析柏拉图的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艺术思想

一、论美

(一)美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由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组成对美的讨论。希庇阿斯认为美是漂亮小姐、竖琴、陶罐等具体事物,柏拉图则认为“美是难的”,美的东西背后有“美本身”存在,可借助迷狂式的沉醉去体验。柏拉图的“美本身”摆脱了现实功利目的而提升了审美境界,同时放弃了主客观二分法而在主客融合的审美境界中去洞见美,深刻影响了康德、黑格尔:康德认为真、善、美中只有美的欣赏是无利害关系的愉悦;黑格尔认为审美让对象走向自由。

说“美是难的”是因为逻辑语言无法捕捉美,还因为理性思想无法解决美学问题,无法研究具体的美。《理想国》、《会饮篇》中柏拉图把美视作理念,现实世界中的美则摹仿理式美成为美的具体分化,不同程度体现美的本质。

《斐德若篇》认为审美是对审美经验的回忆和积淀;《会饮篇》认为审美是个层级发展的过程:“先从世界上个别美的东西开始,慢慢提升到最高境界之美,最终回归到美的本质”[1];《大希庇阿斯篇》认为美感由审美快感组成,如悲剧即痛感和快感的交融……

(二)美善合一

苏格拉底是西方美学史中第一个坚持认定美善一致的人,即凡是善的东西就能划归美的队伍:“美便是有用,权衡美的标准就是功用(善)”[2]。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思想,《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美善关系,认为善在美中栖居。《理想国》中“效用说”认为文艺可引起快感,对人生甚至国家产生影响,但在快感和效用间,柏拉图认为快感要服从效用,被文艺的有害快感所控制就不如专注于其效用。

柏拉图美善合一思想和孔子“尽善尽美”异曲同工,孔子的美善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可以在音乐、教育等领域中统一。其实美善可合一可分离,如美的艺术品可没有社会功利性,可见合一论和分离论在根源上的一致性,即都从伦理之善出发去评论艺术的善和它与美的关系,只不过前者注重功利性而把艺术的善等同于伦理道德的善,后者注重艺术超越现实的审美性而强调艺术对人的精神影响,所以否定艺术的现实功利之善而以伦理之善作为评判标准。

二、论艺术

(一)文艺与现实

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着虚假的社会现实,所以并不真实,继而否认文艺的认识效用。他认为感性世界才最真实,现实世界描摹感性世界,艺术世界描摹现实世界,艺术自然远离真实。

柏拉图“摹仿说”其实是对事物外部特征复制,忽视主体客观能动性,是反现实主义,所以错误。亚里士多德就批评这种艺术观,他认为现实世界很真实,所以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艺术是真实的,把握艺术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符合唯物主义。柏拉图“摹仿说”也自相矛盾:“表面上赞同艺术摹仿客观世界也就是赞同艺术的客观现实基础及艺术的形象性”[3],但接着又说客观社会不真实,进而否定艺术捕捉真实性的能力。“摹仿说”还带很强政治色彩,站在贵族阶级立场上对待文艺只会带来文化专制恶果。

(二)文艺才能来源

《理想国》中有两类创作才能来源不同的诗人,分别依靠技艺和灵感。柏拉图推崇灵感,认为理念世界将灵感传输给艺术家,他用“磁石说”、“回忆说”解释灵感。

《伊安篇》中有“磁石说”,神灵把灵感的磁性传给诗人,让他们在迷狂状态下创作,高明诗人都有“神力凭附”。《斐多篇》中有“回忆说”,哲学家只在生前或死后才摆脱肉体影响,通过记忆在魂魄中见到理性的美,同样,文艺制作过程也是灵魂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

柏拉图灵感说虽属唯心主义,把大脑运作规律推脱于神灵凭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把人的精神与肉体分离,挫伤艺术家寻找灵感的积极性,但它抓住创作活动中心理过程给人的启示,为文艺理论的发展作铺垫,康德天才论就源于它的启发。

(三)文艺效用

柏拉图用“美真善合一”思想衡量艺术,认为艺术好坏由它的教化决定。他考察各类艺术作品后认为荷马史诗、悲剧、喜剧都有负面效应且不反映真理,还“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1]。这会破坏希腊崇拜神和英雄的信仰,破坏理想国的正义,所以要驱逐诗人,除把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留下来培养理想国的卫士外,其余诗歌都禁止流入国内。

音乐方面,柏拉图认为应保留激人奋进和柔和的乐调,艺术要为政治服务而让国民保持“正义感”,国民理性意识迎合理想国模式[4]。

柏拉图文艺观和老子类似:虽认为五色、五音令人目盲耳聋,但不反对文艺而是要求清心寡欲。柏拉图认为文艺必须强调真善美并用理性贯穿来为社会服务,所以也不反对文艺,只是反对恶俗文艺。

三、理念论

(一)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建立在灵魂和肉体及感性和理性互相对峙基础上, 认为美之理念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作为灵魂的对象只要沾有一点感性形式就会变得稍纵即逝,所以必须排斥感性,让理念高于一切物质,使理念世界独立在现实世界外。

理念是统摄万物的根本,是事物存在的依据,事物总是不同程度显现理念,理念的不变性和绝对性使它成为万物追求的最高目标。

理念世界有等级之分,底层是具体事物,接着是数学、集合理念、艺术、道德理念……顶层是神化身下最完美的理念,其他下层理念服从于它,人间只有哲学家、统治者可掌握最高的善的理念,这是理想国存在的哲学依据。

“柏拉图的分有说和灵魂回忆说是理念的核心”。“分有”即事物分得理念的程度,分有越多越接近理念;“灵魂回忆”指人依据灵魂对过去经验的回味去获取学问。

(二)评析

柏拉图理念论把美学研究提升到哲学高度,指导人们按理性原则把握真理,把个体存在归入“类”中去生成是进步的。但把理念置于事物本质的地位忽视了事物特殊性,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且在强调普遍性时脱离具体事物而孤立理念;还有“灵魂回忆说” 忽略实践作用而带唯心主义色彩。

然而柏拉图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西方美学史就整体划分出柏拉图式或非柏拉图式美学,他的理念哲学、理念美学也给后代人提供了思想资源,如古罗馬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丁提出“神性太一论”,黑格尔建立“绝对理念”美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则在批判基础上建立唯物主义哲学,海德格尔反对理念世界而关注真实世界……(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美善理想国柏拉图
大理:梦游理想国
苦瓜
直销理想国
柏拉图之灵魂观
李美善:生活有了泡菜更添滋味名人与饮食
湖北黄州:筑牢“强富美善”交通梦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美善交响曲:刍议艺术与伦理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