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少数民族分布研究

2014-04-29 14:35马廷中
民族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布四川少数民族

[摘要]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吐蕃、羌、僚、诸蛮、西南夷部等。吐蕃人主要居住在现今的甘孜和阿坝地区,羌人居住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威州、茂州即今阿坝州的理县、茂县、汶川、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等县境内。僚人广泛地分布于巴蜀各地,从川中丘陵到盆周边缘的广大地区都有僚人居住和分布,而尤以川东南的南平军和川南的泸州、叙州最为集中。诸蛮分布在大理国与宋之间的川南、川西南地区,包括“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和“泸州蛮”等。西南夷部主要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总体上,两宋时期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特点是:汉族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沿边地区。

[关键词]两宋时期;四川;少数民族;分布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4-0041-06

基金项目: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领导小组《〈巴蜀文化通史〉——民族文化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廷中(1964-),男,重庆大足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川 成都610041

两宋时期是四川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与隋唐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变动不大,仍然维持着汉族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沿边地区的状态。两宋时期居住在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史籍上称吐蕃、番、西番等)、彝(史籍上称夷、乌蛮、倮倮、罗罗等)、羌(史籍上称羌、羌戎、羌蛮等)、白(史籍上称白蛮、白人、僰人等)、纳西(史籍上称末些、磨些、摩沙夷等)、苗(史籍上称苗、蛮夷、夷民等)、仡佬与布依(史籍上称土老蛮、羿子、蚁子等)、土家(史籍上称西南七蕃、诸洞蛮等)等。本文主要对这些少数民族在四川的分布作一简要介绍。

一、吐蕃

吐蕃即今天藏族的先民,也是对吐蕃王朝崩溃后分散的古代藏族各部的总称。在今四川西北部和西部的甘孜州、阿坝州及雅安市的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即居住着众多的羌人部落。唐代吐蕃兴起后,势力不断向东发展,这些羌人部落因此逐步被吐蕃所征服,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吐蕃强盛时期,势力曾东达唐王朝统治的松(今阿坝州松潘县)、茂(今阿坝州茂县)、雅(今雅安市)、黎(今雅安市汉源县)、巂(今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诸州,南达西洱河(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今甘孜州和阿坝州的部分地区均在吐蕃的统治之下。甘孜藏区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后期被吐蕃占领后,成为吐蕃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重要基地,大批吐蕃人迁居此地,并与当地的原住居民错杂而居,逐渐融合,当地的羌人各部落于是逐渐被吐蕃同化。公元十一、二世纪,喇嘛教(藏传佛教)发展后,更加快了这一同化过程。今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境内的藏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唐末,吐蕃王朝瓦解,蜀地藏区处于分散割据的状态,各部落规模大者,数千家或数百家居住在一起;规模小者,几十家聚居在一起,彼此互不统属。故《宋史》载称,其时蜀地藏区“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1](卷四九二)。

公元十世纪前半叶,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王朝统治期间,皆曾在岷江上游及大渡河中游两岸的茂(今阿坝州茂县)、维(今阿坝州理县)、黎(今雅安市汉源县)、雅(今雅安市)等沿边民族地区设治施政,统辖当地的吐蕃和各族人民。北宋统一中原后,除对四川盆地汉族聚居的腹心地区实行有效统治外,也对岷江上游及大渡河中游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如宋朝曾在雅州设羁縻州44个,不仅将其列入宋朝的版籍,还实行茶马互市政策,规定用雅州所产的茶叶换取吐蕃的马匹,以加强这一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大渡河以西的甘孜部分地区,因非宋朝的统治势力范围而处于各自为政的割据状态。

另外,宋代雅州的辖地曾包括今甘孜州和阿坝州的一部分。距州西三百里,在今雅安市的天全、芦山和邛崃山脉以西的泸定、小金等地,有西山野川路蛮四十六部落,为嘉良夷之后裔。史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西山野川路蛮首领马令膜等十四人,以名马、牦牛、虎豹皮、麝脐来贡,并上唐朝敕书告身凡七通”,宋太宗皆赐给冠带,建立起了朝贡和羁縻的统属关系。[2](P7768)次年,宋西川转运使许仲宣至大渡河,谕其顺逆,夷人率皆服。宋朝沿袭唐制,对西山野川路蛮四十六部落继续实行羁縻统治,并在碉门(今雅安市天全县城厢镇)、灵关(今雅安市芦山县境)驻兵防守。有宋一代,西山野川路蛮诸部与宋朝的关系,虽名为羁縻而交往却常常中断。

沿岷江流域及其以西、以南地区,早在公元九世纪初叶,就已经脱离了吐蕃王朝的控制,而重由唐朝直接统治。在这一地区内,除吐蕃外,还有汉族、磨些(纳西)和其他一些民族交错杂居。宋朝建国后,以西蕃首领阿令骨为松州刺史,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

二、羌

自秦汉以来,羌人就居住于岷江上游地区。两宋时期,巴蜀地区的羌人继续居住在岷江上游,主要居住在威州、茂州即今阿坝州的理县、茂县、汶川、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等县境内。即史籍所载:“自宋迄元,皆为羌人所据”。[3]宋代称羌人为“蛮”、“夷”、“蛮民”等,居威州者称“威州蛮”,居茂州者称“茂州蛮”。

威州(本唐时维州),州治在今阿坝州理县薛城,领有保宁(今理县薛城)、通化(今理县通化)二县和保(今阿坝州理县西北)、霸(今阿坝州黑水县)两个羁縻州。宋初,威州居住的主要是羌等少数民族,汉税户仅54户,蕃税户达900户,蕃客户达5694户。所领羁縻保、霸二州,汉人更少。在唐代时,威州即由羌人首领董氏世袭羁縻州剌史、知州等职,领有其地,主长其民。宋时称为“威州保霸蛮”。

茂州,州治在今阿坝州茂县凤仪镇,领有汶山(今茂县凤仪镇)、汶川(今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两县和盖、涂、静、当、直、时、飞、宕、恭等羁縻九州,“皆蛮族”。宋初,茂州羌纳入编户的有主户273户,客户50户,部落户829户,“自古至今并无两税”。[4](P.86)“茂州居群蛮之中,地不过数十里”[1](P.14239)。州治初未筑城墙保卫,仅用类似鹿角的带枝杈的树枝围作城垣,部落人于是屡乘昏夜入茂州,剽掠民家人及六畜,茂州官府则从民家收取货物,派州将带着货物去赎回人及六畜,“与之讲和而誓,习以为常,民甚苦之”[5](P.6706)。至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三月始筑州城,并准备以汉法治蕃部。茂州所领之羁縻州,大多在今阿坝州茂县、松潘、黑水等县境域,也多是羌人部落户。这些部落自推一人为羁縻州的州将,用本民族的习惯法治理部众,不向宋朝输纳赋税,只是其州将经常到茂州接受官府的管理。[6](P997)同时,这些部落亦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与宋朝之间时战时和。

三、僚

两宋时期,僚人继续广泛地分布于巴蜀各地,从川中丘陵到盆周边缘的广大地区都有僚人居住和分布,而尤以川东南的南平军(包括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川县和贵州省桐梓县)和川南的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叙州(亦名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最为集中。

宋代居住、分布于南平军的僚人称为“渝州蛮”。据《宋史》记载:“渝州蛮者,古板楯七姓蛮,唐南平獠也。其地西南接乌蛮、昆明、哥蛮、大小播州,部族数十居之。治平(公元1064-1067年)中,熟夷李光吉、梁秀等三族据其地,各有众数千家。间以威势诱汉户,有不从者屠之,没入土田,往往投充客户,谓之纳身,税赋皆里胥代偿。藏匿亡命,数以其徒伪为生僚劫边民”[1](P.14240)。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夔州路转运使孙固等兴师讨伐,“以祸福开谕,因进兵,复宾化砦,平荡三族,以其地赋民,凡得租三万五千石,丝绵一万六千两。以宾化砦为隆化县(今重庆市南川市隆化镇),隶涪州;建荣懿(今重庆市万盛区青羊镇)、扶欢(今重庆市綦江县扶欢乡)两砦,其外铜佛坝(今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者,隶渝州南川县(今綦江县古南镇)”。宋朝并任命土人王才进充巡检,“委之控扼”。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宋朝又鉴于王才进死后,“部族无所统,数出盗边”的形势,命熊本讨平之,“建为南平军,以渝州南川、涪州隆化隶焉”[1](P.14241)。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木攀首领赵泰、播州夷族杨光荣各以地内属,宋朝诏建溱(今重庆市南桐区)、播(今贵州桐梓)二州。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废溱、播二州,以其地属南平军。

宋代分布于今四川省泸州、宜宾境内的少数民族,史籍上称为“泸夷”、“泸戎”、“泸蛮”、“土僚”、“僰”、“夷”等,从族属上看,主要是乌蛮(今彝族的先民)和僚人。史称:“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7](P94)。这一地区僚人分布的状况是:叙州“城之内外,僰夷、葛僚又动以万计。与汉人杂处,其熟户居省地官庄者,多为义军子弟”[2](P7817)。散居于乡村的僚人,主要有都掌蛮、罗始党和宴夷三个部分。

都掌蛮是历史上长期活动于南广河流域“叙南六属”之地的僰人,使用铜鼓、实行悬棺葬的僚人中的一支。[8](P1)“都掌”一词初见于《新唐书·南蛮传》:“纳州僚叛,寇故茂、都掌二县”。即唐代开发“山僚”,都掌为羁縻纳州属县之一。两宋时期,都掌蛮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宜宾市的兴文县、珙县、筠连、高县、长宁、庆符等地,“东连永宁(今四川省古蔺、叙永),南接芒部(今云南省镇雄),西通乌蒙(今云南省昭通),北达马湖(今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广大区域。[8](P.24)宋元丰年间,都掌蛮罗氏鬼主下蛮首领沙取曾协助朝廷镇压“乌蛮”乞弟的反叛,并因此被宋朝委以抚谕、招降都掌等部族首领的重任。其后宋朝在这一地区设置长宁军,“十州族姓俱孝顺,各命之官”。又组织“夷义军”,都掌十九族,“因为八指挥”,为顺化义军。政和年间,都掌蛮又助宋朝攻“宴夷”卜漏,势力逐渐强大。

罗始党,又名罗始兜、罗氏党,系宋代活动于泸南(今四川省兴文县东北)地区的民族部落。罗始党本为村落名称,周围有良田万顷,是“泸夷”的主要农业区。在这一区域内,因僚人和乌蛮呈交错混杂而居的状态,民族成分复杂,故有学者亦将罗始党认为乌蛮。[9](P232)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朝在“泸夷”地区组织义军,罗始党八指挥以归化义军为名,于北宋政和年间曾助朝廷镇压“宴夷”卜漏,实力得以保存。

“宴夷”是居住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长宁县和珙县一带从事农耕的部族。该区域内同样呈僚人与乌蛮错杂而居的民族人口分布状态。[9](P231-232)宋代四川著名的盐井监——淯井监就位于这一地区。为了盐,宋朝与这一带的少数民族时常发生武装冲突。

四、诸蛮

两宋时期,分布在大理国与宋之间的川南、川西南各部族,分别被称为“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和“泸州蛮”等,总称为“夷”或“乌蛮”。

(一)黎州诸蛮

黎州诸蛮是指分布于宋黎州(今四川省雅安市)徼外西南今凉山州及其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在唐代,黎州诸蛮因处于雅砻江以东,因此也称为“东蛮”。他们皆“尚鬼,谓主祭者鬼主,故其酋长号都鬼主”[1](P.14231)。据《宋史·蛮夷四·黎州诸蛮》记载:黎州诸蛮共十二种,即:山后两林蛮,在州南7日程;邛部川蛮,在州东南12日程;风琶蛮,在州西南1100里;保塞蛮,在州西南300里;三王蛮(也称部落蛮),在州西100里;西箐蛮,在州西300里;净浪蛮,在州南150里;白蛮,在州东南100里;乌蒙蛮,在州东南1000里;阿宗蛮,在州西南2日程。另外还有大云南蛮、小云南蛮。黎州诸蛮十二部中,“凡风琶、两林、邛部,皆谓之东蛮”,是最强大的部族,其余小蛮则分隶于东蛮三部之下。东蛮诸部族属不一,或认为是今凉山州彝族的先民,或认为是后世分布于此地的西蕃(今属藏族),或认为是么些(今纳西族)。或认为前者为多,后者次之。[10](P164)

邛部川蛮,又叫大路蛮(因其居住地位于宋朝与大渡河南的交通要道而得名)、勿邓,酋长自称“百蛮都鬼主”,唐宋时活动于今凉山州越西、甘洛至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南的地域,与黎州邻境,是东蛮中最大的部落。史载:“邛都,嶲州会同川(今会理县)与吐蕃接,今邛部川蛮所居”。“邛部于诸蛮中最骄悍狡谲,招集蕃汉亡命,侵攘他种,闭其道以专其利”[1](P.14231),几乎控制了大渡河南的地区。邛部川蛮有转房的婚俗,“蛮俗:袭兄者妻其嫂”[11](P54)。首领去世后实行土葬,“以锦被裹而埋之,会其族哭之,名作鬼守亲”[12](P.62)。

两林蛮是唐宋时期活动于今凉山州越西县上普雄至喜德县一带的东蛮部族,民族成分主要是乌蛮和白蛮。据唐樊绰《蛮书》记载:两林蛮部落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两林地虽狭,而诸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宋代,两林蛮与朝廷保持着奉贡封赐关系,其酋领曾被宋朝敕封为怀化大将军、归德将军、怀化司戈、归德司弋、怀化郎将等职,并赏赐以锦袍、银带、袭衣、银器等。两林蛮后被云南蛮、邛部川蛮所灭,其部落分隶于云南蛮、邛部川蛮,成为今凉山彝族的一部分。[9](P217)

风琶蛮,“本出嶲州百姓,两林南二百里而居焉”[13](P.42)。即居住于黎州西南1100里今凉山州西昌南至德昌县、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一带。风琶蛮部落有乌蛮、白蛮。唐时,风琶蛮诸部“受赏于嶲州,然挟吐蕃为轻重。每节度使至,诸部献马,酋长衣虎皮,余皆红巾束发。锦缬袄,半臂。既见,请匹锦、斗酒,折草招父祖魂以归乡里。及还,裹锦植马上而去”[14](P.6324)。南诏统辖嶲州时,风琶蛮亦归南诏统治。宋代,亦保持着与宋朝较为稀疏的贡奉关系。

部落蛮,主要活动于大渡河北今雅安市境内。如在唐和五代时有刘王、郝王、杨王被称为“三王蛮”的部落。即史籍所载:“邛、黎之间有浅蛮焉,世袭王号,曰刘王、杨王、郝王”[15](P.1510)。宋代,部落蛮有郝、赵、王、刘、杨五族,称“五部落蛮”,即史籍所载:“居黎之西,去州百余里,限以飞越岭(今雅安市汉源县与甘孜州泸定县交界处),有姓郝、赵、王、刘、杨五族”。“其居叠石为碉,积糗粮器甲于上。族无豪长,惟老宿之听。往来汉地,熟夷能华言,故比诸蕃尤奸黠”。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部落蛮因不满宋朝官吏对其卖马限以常制和茶场欠部落钱数万之事,于是举兵反宋,入黎州界175里,劫掠18村,东至佛堂村,距离州城15里;南至西庄村,距离汉源镇3里,史称“庚子五部落之变”。宋朝派兵征讨,部落蛮被迫请降,献马300匹,求内附,“朝廷闻羌人请盟,有旨:许互市,却其献”[16](P.29-38)。

两宋时期的黎州诸蛮中,还有一些较小的部族。如在黎州西300里即今雅安市石棉县境内大渡河西南与甘孜州九龙县、凉山州冕宁县西北的这一地域内,居住、活动着史称为“吐蕃小种”的青羌、弥羌等已融入吐蕃的羌人部族。他们互市以卖马为主,经常为争卖马的价值而引发战争。战争时,亦使用名曰“炮坐”的掷石机械攻打寨舍。朝廷则“每市马,官必稍高其值以偿之,亦欲坚其归附之心”。[16](P.29)在黎州西南300里即今凉山州冕宁县境内居住着称为“保塞蛮”(因居保塞城而得名)的白蛮部族,他们自唐开宝年间归附后,便时常来黎州“货其善马”[5](P.14236)。其他如静浪蛮、河南蛮、土著白蛮、乌蒙蛮、阿宗蛮等,是黎州诸蛮中较小的部族,附属于其他较大的部族。

(二)叙州三路蛮与嘉州虚恨蛮

叙州,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以前称戎州。徽宗时,受州人之请,更名叙州。[1](P.2217)两宋时期,叙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泛称蛮、夷、僚,主要是白蛮和乌蛮两种民族成分。朝廷在这一地区采取区别对待的民族治理政策,将熟户纳入编户,编入义勇保甲,“以戎泸夷汉主客通为义勇保甲”;对边远地区则实行羁縻统治,“戎泸二郡旧管羁縻四十余州,皆以土豪累世承袭,为其刺史”。“其为刺史,父子相继,无子即以其党有可者公举之,或因春秋有军设”。这些部族民众,赶集赴州进入州县城及场镇时,“著夏人衣服;却归山洞,椎髻跣足,或被毡,或衣皮,从夷蛮风俗,无税赋以供官”[4](P.68)。在宋代,在这一地区有西北的马湖蛮、东南的南广蛮和西部的石门蕃部三股大的势力,合称为“叙州三路蛮”。

马湖蛮,又称“董蛮”,乃“西爨昆明之别种”。史称:“董蛮在马湖江右(今四川省屏山县、雷波县、马边县一带),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蛮首领董春惜自称“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子”[1](P.14238)。与宋朝有贡奉关系,亦常因互市、侵地等原因犯境。

南广蛮,在叙州庆符县以西(今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以南地区),原有14州,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有夷酋罗永顺、杨光荣、李世恭等“各以地内属,诏建滋、纯、祥三州”[1](P.14238)。

石门蕃部,在今云南省盐津县、彝良县一带。“俗椎髻,披毡,佩刀,居必栏棚。不喜耕稼,多畜牧。其人精悍善战斗,自马湖、南广诸族皆畏之”[1](P.14238)。

虚恨蛮,是宋代活动于大渡河南今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边县一带的民族部落,“乃乌蛮之别种,所居高山之后。夷人以高为虚,以后为恨,故名焉”[23](P.2030)。亦有学者认为,虚恨蛮是由叟人演变而来的[9](P223)。北宋时开始扩展势力,“天禧(公元1017-1021年)以前,朝廷岁以酒食犒劳。嘉祐(公元1056-1063年)间,始入寇”[16](P.2030)。熙宁(公元1068-1077年)间,“峨眉县西十里有铜山寨,与西南生蕃相接界,户不满千,俗呼为小道虚恨姓”。“铜山为蕃汉贸易之场,蕃人从汉境负大布囊盛麻荏以归”[5](P.6540)。绍圣(公元1094-1097年)间,虚恨蛮“乞于嘉州博易,不许。至是遣其徒来忠镇寨,为汉人所杀,蛮益雠恨,……遂举族入寇,转掠忠镇十二村民殆尽”。至南宋时,虚恨蛮的活动地域扩大至“东接马湖,南抵邛部川,北抵忠镇”,有“地方三百里,墟落数十”[16](P.2030)。

(三)泸州蛮

宋代的泸州领有羁縻州18个,其西、南、东三面均与少数民族地域相接。史称:“泸控西南诸夷,远逮爨蛮,最为边隅重地”,历来备受朝廷的重视,“元丰以来置守率用武臣,其后始更置儒守”[17](P.4131)。

泸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泸州市和宜宾市南部及滇、黔边境一带,宋代称之为“泸夷”、“泸州部”、“泸州蛮”。史载,泸州管下溪洞巩州、定州、高州、奉州、淯州、宋州、纳州、宴州、投附州、长宁州,都是唐宋时期建立的,被称为“羁縻十州五囤蛮”。“泸夷”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杂种夷獠散居溪谷中”[1](P.14244),主要有乌蛮与僚人两大民族成分。其中居住在宋朝直辖沿边地域、汉化程度较高的被称为“熟夷”,其余被称为“生夷”。

从宋代中叶开始,泸州乌蛮及其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史载:溪峒十州,“乌蛮王子得盖居其地,部族最盛,旁有旧姚州,废已久,得盖愿得州名以长夷落”。乌蛮酋领晏子、斧望个恕,“常入汉地鬻马。晏子所居,直长宁、宁远以南;斧望个恕所居,直纳溪、江安以东,皆仆夜郎诸部”。“二酋侵强大,擅劫晏州山外六姓及纳溪二十四姓生夷。夷弱小,皆相与供其宝”[1](P.14244)。

五、西南夷部

西南夷部是土家族先民之一,被称作“巴”、“賨”、“蛮”、“夷”、“番”等,主要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其地东北直黔、涪,西北接嘉、叙,东连荆楚,南出宜、桂”[1](P.14241)。宋初以来,这个地区的部族有数十个之多,而以龙、方、张、石、罗五姓的势力最大,称为“五姓蕃”。除此之外,程、韦二姓的势力也较大,与“五姓蕃”合称为“西南七番”。“西南夷部”的先祖是古代的巴人,在西周时期就已进入川东南地区居住,并建立了巴国。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习俗为椎发、左衽或编发、随畜牧迁徙无常,无城郭,散居村落,喜险阻,善战斗。部族共一姓,虽有君长,风俗基本相同。

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吐蕃、羌、僚、诸蛮、西南夷部等,吐蕃人主要居住在现今的甘孜和阿坝地区,羌人居住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威州、茂州即今阿坝州的理县、茂县、汶川、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等县境内。僚人广泛地分布于巴蜀各地,从川中丘陵到盆周边缘的广大地区都有僚人居住和分布,而尤以川东南的南平军(包括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川县和贵州省桐梓县)和川南的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叙州(亦名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最为集中。诸蛮分布在大理国与宋之间的川南、川西南地区,包括“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和“泸州蛮”等,黎州诸蛮分布于宋黎州(今四川省雅安市)徼外西南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叙州三路蛮主要居住在今宜宾地区,嘉州虚恨蛮主要活动于大渡河南今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边县一带,而泸州蛮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泸州市和宜宾市南部及滇、黔边境一带。作为土家族重要来源的西南夷部主要居住在川东南的黔州、涪州、夔州沿边至贵州境内一带,即是今渝东南地区。总之,两宋时期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的特点是:汉族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沿边地区。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8]屈川.都掌蛮——一个消亡民族的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9]李宗放.四川古代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0]贾大泉.四川通史(卷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11]孔凡礼.范成大佚著辑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李石.续博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唐)樊绰.蛮书[M].北京:中国书店,1992.

[14]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15](宋)李昉.太平广记[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5.

[1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1.

[17](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

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分布四川少数民族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分布与变化趋势探析
灾后两年新四川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