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鸿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十余年,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还原语文课的本色,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我们要坚持上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多媒体的使用固然能扩大信息量,有一定的视觉效应,但在这个时代,我们学生缺少的不是这些,他们缺少的是思维的深度,针对这些问题,我是这么做的。
一、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新课标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合作探究,但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一篇课文,教师应该巧设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才能实现有效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教学《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这样处理:
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底是因为什么成了千古流传,万人推崇的名句?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生:好在用了比喻。
师:用了比喻,怎么就好了?
生:使语言生动形象呗。
师:给大家讲个“长城长”的故事。
生:好好好。
师:老师问,长城有多长,学生说长城长呀,长呀,就是长呀,老师问到底有多长呢,学生说,就是长呀。
生:大笑。
师:可别笑呦,我们有可能在笑自己呢。你们说比喻是语言生动形象,但是比喻怎么就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了呢?
生:比喻吗,就是把不好说,不能说,说不清的东西形象化了嘛,所以生动形象。
师:这个同学总结的好,他提到了形象化的问题。那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这简单,老师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作者李煜是把无形,无色,无味,无态的感情,也就是他的愁绪,比作了江水,这就使语言形象化了嘛。
师:这就形象化了?同学们同意吗,反正我有看法,但是我不说,看看同学能不能发现问题。
生:(课堂气氛沉闷)
师:大家别这么紧张,我先做一点“抛玉引砖”的基础工作,你看,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课上经常说要咀嚼字词,要“泡”“找”“猜”“补”,我认为重要的这个“泡”,就像泡方便面一样,诗词的字和句就像一块“板面”,或者“压缩饼干”,我们要学会“泡”。
生:老师,我有点明白了。
师:说。
生:“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把抽象、无形的东西化作了形象、有形的东西了。我想起了我以前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比喻的好处就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
师:说的好,那么这位同学能不能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神奇之处呢?
生:好的。我认为喻体用的好,“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李煜的愁绪之绵绵不绝和深沉浓烈。
师:“绵绵不绝”和“深沉浓烈”用的好。但是老师不知道这“一江春水向东流”怎么就能表达出作者的如此这般的愁绪呢,“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完成此“重任”吗?
生:有证据:“向东流”就能说明这种“愁”的绵绵不绝。自古到今,长江水就没有断过,所以有绵绵不绝的特点。
师:好的。那“深沉”呢?
生:这“沉”的证据更明显,《水浒传》里说一个“雪”字,境界全出,我要说这里的应该是一个“一”字也能起到境界全出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早在《岳阳楼记》里出现过“而或长烟一空”的描述,当时老师说那儿的“一”字就是“全”或者“都”的意思,所以这儿的“一”也应该是“全”或者“都”的意思,“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满江春水向东流”,这“满”字不正表现了作者李煜满腹的,深沉的忧愁吗?(此处有全体同学的掌声)
师:说的好,这是我在上这一课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解和评论,教学相长。
生:老师,我觉得春水也有值得品味的地方,“春水”就是春天的江水,春天的江水显然和秋冬两季的水是不一样的。秋天,潦水尽而寒潭清;冬季,水落石出;而春天呢,是春水荡漾,江水满满。这不也和“一”的含义是相同的吗?不是也能表现作者的满腹忧愁吗?
师:有道理,大家如果这样学下去,我这个老师可就满满成了多余的人了。这一切要归功于什么呢,那就是“泡”的效用。诗词鉴赏离开了泡,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生:对,确实是“瞎子点灯”。
师:现在我特别期待还有新的见解,我要告诉大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还有“珍珠”,需要大家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哪个词我们还没有“泡”过?
生:是“向东”。
师:不错,难道这“向东”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推敲的吗?
生:有,当时李煜已经被宋太祖囚禁在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李煜的故国是在当时的金陵,现在的南京。稍有一点地理常识的人就知道,南京在开封的东南方向,这东流的江水带走的恐怕不仅是江水,应该是李煜对家乡和故园的思念和向往,对故国,对江水,对明月,李煜多少有点“愿逐月华流照君”。所以“向东”两个字,可不是信手拈来。
师:(全班鼓掌)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每一个字好像我们都“泡”过了。我们再看“问君能有几多愁”有什么需要我们关注的。
生:沉默。
师:我提示一下,这儿“君”是谁?如是李煜,为什么不能改成“我”或“吾”,为什么?
生:这不就是人称的问题吗,从人称的效用上来考虑大概可以得出结论。
师:请像咀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来品品这“君”的妙用。我期待着一篇篇上乘书面作业呈现在我的案头。
这样的巧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二、语文课本要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语文课的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人们已不提及。可笔者以为,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语文老师是专门研究教学的,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方面的经验,而学生要学六门课。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光靠合作探究是不行的。这时候老师的讲授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能带领学生“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如学习《离骚》时,学生诵读讨论后说“这首诗虚词‘兮用的多,说明内心的感情丰富,像一座快要爆发的火山。”“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那么,他为什么不出国呢?”“诗人为什么在诗歌里用那么多生僻字?”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了:屈原深爱着他的祖国,楚国原本是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在群雄对峙时,曾居于盟主地位,有着统一天下的条件。但屈原所生活的怀王时期,由于内政不修,外有强秦压境,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屈原主张对内“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遭到群臣的排挤打击,君王疏远了他。他目睹祖国日趋危亡,却被剥夺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忠而被谤”,爱国获罪。祖国濒临险境却“救国无门”,这该激起怎样的激怒之情啊。所以,他在诗中用了大量的虚词“兮”,表达了这浓浓的“忠恕之情”。他爱自己的祖国,那一腔爱国之情可以与日月齐辉。他宁愿自投汨罗,让江河见证他的真情。他不可能离开他的祖国。在那个奸臣当道的时代,他非常隐晦地用奇花异草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所以诗歌里出现了大量生僻的字词。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才会解除那些疑惑。教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讲”,应是有内涵、有分量、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见解,而不是把教参上的东西当宝贝向学生和盘托出,或是把一些浅显的东西大讲特讲,这样的课堂看似充实,其实无效。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不管怎么改,语文课应该是原汁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