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军 隋富贵
各地区都选择一年中自然气候最利于樱桃番茄生长的季节,进行露地栽培。由于种植季节不同,其供应期也有差别。北方春季露地栽培为了高产,必须躲避高温、雨季,争取提早成熟。因此,北方多采取保护地内提前播种,定植于露地生长的栽培方式。露地栽培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而生产成本低,是为市场提供廉价产品的主要生产方式。
1 播种期
根据各地晚霜时期而定,一般均在晚霜过后定植,按定植期往前推算播种日期。若在温室播种,阳畦或小拱棚分苗,苗龄为45~55天。盲目早播,造成苗体过大或徒长,或定植前开花,都影响第一穗着果;若苗期管理抑制过度,形成“小老苗”,则定植后产量低下。播种过晚,定植时秧苗太小,未达生育年龄,也为以后管理带来麻烦。推迟定植,不仅病害增加,结果后期也容易遇到高温,同时缩短生育期,会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适宜于春季露地栽培的品种比较多,其选择标准是:根据各地上市期的早晚来决定选用适宜品种,一般应在保护地生产产品上市高峰过后,所栽培的品种才能上市。如果保护地栽培少或无保护地栽培的地区,为提早上市,可选用早熟、自封顶类型品种。
2 播种量、苗床环境与播种面积
2.1 播种量:每定植1亩,需要用苗3 000株左右,一般温室育苗用种子10~15克。若阳畦播种育苗,需要种子20克左右。
2.2 播种环境:传统栽培多在阳畦播种,有条件者可改为温室或日光温室播种,育苗条件好,苗龄较短。
2.3 播种面积:用营养钵和育苗盘育苗的,可根据定植株数确定播种数量和面积,比如定植1亩,大约需要幼苗
3 300株,那么则需要营养钵3 500~4 500个,若用育苗盘可根据穴数多少确定数量,如50孔育苗盘,则需要70~90个个育苗盘,畦内播种,每亩需占播种床10~12平方米。最好播种在靠北墙的2/3部分。
3 育苗
3.1 苗床准备
地床播种应选未种植前茬的干地,经长时间日光照晒,土温较高。如果播种地种植前茬,应尽早将前茬作物收获,翻耕土壤,并经1周时间晒垡暖地后,进行整地,整地施肥要求参考前面。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温室内铺设地热线,育苗时最好使用营养钵和育苗盘播种,可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和整齐一致。
3.2 播种
凡用电热温床播种时,可直接播干籽——使出苗整齐一致;普通地床播种,可浸种、催芽后再播。选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先浇底水后再播种,播种可撒播。播种要均匀,覆土厚度应一致。播种床上再做近地面的小拱棚,以利增温和保湿。
利用营养钵和育苗盘育苗的,先将容器内装满营养土,整齐的摆放在畦内,然后浇透水。播种时每穴2~3粒种子,播种后覆土,用喷壶在上面喷洒水。最后在畦的周围加盖一层小拱棚即可。
3.3 出苗至分苗的管理
3.3.1 分次覆土:一般齐苗前覆土2~3次,帮助种壳脱落和弥合缝隙。苗齐即撤除小拱棚。随苗长大,间除过密的幼苗,保持苗距,防止因拥挤而徒长。间苗时不要采取拔苗的方式,避免伤害根系,应该采取从茎干基部剪掉或掐掉的方式。
3.3.2 温度与放风:苗出齐前,尽量保持较高温度,促进出苗。子叶展开后,应降温,开始放风,白天维持18~20℃,夜间10~12℃,真叶出现后适当提温,直到分苗。草苫应尽量早拉晚盖,增加光照时间,促使子叶肥厚,幼苗健壮。
3.3.3 水分:地床播种时,一般不再浇水,若用育苗盒播种,因土层浅,易干,必要时可用喷壶浇水,待叶面水珠消失时,再盖上一层细土保墒。
3.4 分苗
分苗场所可在温室、阳畦,改良阳畦(小拱棚加草苫),大量育苗也可在塑料大棚内加扣小棚分苗。
3.4.1 土壤准备:地床分苗,做成1.5米宽、6~7米长的平畦,每畦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150千克,三元复合肥1 000克,肥土充分掺匀,耙平待用。采用容器分苗,可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筒内待用。
3.4.2 分苗方法:此时地温、气温均已上升,为提高分苗工效,地床分苗均采用“明水分苗法”,即在平整畦面上,从一端开始,一手拿花铲,一手拿苗,按8~9厘米见方栽苗,栽完的苗要横竖成行,间距等同,苗上下垂直于地面,切不可卧栽,以免将来起坨时,切断根。随栽,随喷水,防止苗过度萎蔫,全畦栽完普浇大水。
容器分苗比较简单,如果幼苗足够定植苗数,可在每个营养钵或育苗盘内保留一株幼苗即可,其余剪掉,如果幼苗不够定植苗数,可将某些营养钵或育苗盘内多余的幼苗分离出来,移栽到另一个无苗的穴里,同时注意分离幼苗的肥水管理,促使其快速缓苗并尽快追赶上正常苗。
3.5 分苗后管理
目标是苗齐、苗壮、耐寒力强、早现花蕾。
3.5.1 温度、放风与炼苗:分苗后,为加速缓苗,应保持较高温度,白天不放风,争取达到25℃以上,1周后,苗生长点附近叶色变浅,呈黄绿色,表明已经缓苗,开始生长。可适当放风,根据温度调节放风量,缓苗后,很快进入花芽分化期,棚内温度尽量掌握在白天20~25℃,夜间10~13℃。随着自然界温度的上升,棚内白天可达25℃左右,夜间可达13℃以上,能满足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的要求,白天温度过高时,应加大放风量。
炼苗,露地栽培定植后,常有受霜冻危害之险,因此,露地用苗定植前必须进行低温锻炼,这点与保护地栽培有明显区别,以前讲述保护地栽培育苗时,从不强调低温炼苗。春露地栽培用苗,必须炼到苗可耐受-2~1℃的水平。炼苗方法是逐步撤除草苫,逐步夜间不合缝,进一步撤除塑料等覆盖物,使苗在苗床内接受与露地相同的低夜温考验。结合低温锻炼后期应减少灌水,适当干旱也可起到炼苗作用。
3.5.2 中耕:地床分苗时,浇足分苗水后,待墒情适合,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和保墒。如果中耕不及时,土壤板结,易干,若再浇水,势必降低地温。中耕程度,对调节土壤水分有一定作用,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可中耕出较多小土块,使水分尽快蒸发;当土壤水分合适时,中耕应细,充分打碎小土块,以松细土层保墒。
3.5.3 水肥:地床分苗,分苗时水足,一般不再浇水,直到起坨前才浇起坨水。容器分苗时,因容易失去水分,当发现幼苗生长点附近叶色变深,应及时补水。另外容器分苗后,根系生长在容器内,吸收养分的面积小,后期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可结合浇水,适当追肥。所用的肥料有稀释的麻渣水、鸡粪水、或用15克磷酸二氢钾与10克尿素溶于15千克水中,配制成营养液浇苗也可,每周一次。
3.5.4 囤苗:只有地床分苗时才需囤苗,营养钵或育苗盘培育出的幼苗不用囤苗。囤苗应结合低温锻炼同期进行。囤苗目的是利用苗床比露地条件好的特点,提前挖苗起坨,码放原畦内,促使其尽快形成新的吸收根,定植后能加速缓苗的进程。
囤苗时间一般是定植前7~10天,浇足起苗水,次日用花铲起坨,边起边囤,土坨间隙填充细土,以免土坨失水。
容器分苗的幼苗,也应在定植前3~5天搬动一次,使扎入土中的根切断,吸收根能充满营养钵。
3.5.5 壮苗标准:露地用苗,首先应具有耐低温能力,要求可忍受-1℃的低温。幼苗高度在20厘米左右,现蕾,叶片厚而舒展,茎坚硬略带紫色,节间等长,土坨周围布满白根,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