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摘要:网络舆论具有信息传播快、交流互动强、限制机制少、方便自由等特点,发布类型也从社会热点事件的信息评论、互动问答到阐述自己当下感受、情绪、看法、意见、态度、观点等各个层面的内容,舆论动向也由围绕社会事件、新闻评论等特定主题大量跟帖回复到个人创设或转发主题,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聚集焦点,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应通过开展网络舆论分析研究,把握话题主动权;加强网络道德法制建设,维护正常网络秩序;创设网络监控体系等形式,做到网络舆论的良好运用。
关键词:自媒体 主流思想舆论 舆论领袖 良性互动
知识经济的技术支撑和物质技术基础是网络,因此,人们又把知识经济称作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在这一宏观背景下,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中的投入应该是重在智能化的投入,应该是主张建设智能化的校园,即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投入,把校园的各个方面整合成一个系统,并和外部世界连成一块,实现网络管理。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日益普及,尤其是高校贴吧、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在网络上表达态度、意见、情绪和信念等,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的新兴力量。
1 校园文化中网络舆论的新特点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传统的网络社交媒体如校园贴吧、论坛、学校新闻网、博客、人人网等公共网络媒体或专题讨论版面使用率大幅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为基础的应用平台大幅上升,如微博、QQ群、微信等等,发布类型也从社会热点事件的信息评论、互动问答到阐述自己当下感受、情绪、看法、意见、态度、观点等各个层面的内容,舆论动向也由围绕社会事件、新闻评论等特定主题大量跟帖回复到个人创设或转发主题,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聚集焦点,基本表现为内容丰富多样、渠道分散,传播范围小、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1.1 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如此庞大的“自媒体”数量,加之多渠道传播的“倍增器”效应,普通民众从网络舆论中的呼应者、参与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来源体和传播者,特别是一批熟知舆情传播规律的人,还能成为“意见领袖”(如新浪微博粉丝过百万甚至千万的“大V”),拥有一大批“粉丝”和坚定的支持者,进而在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发展的关键环节中起到“引导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对公共事务的介入与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与集聚地,形成“新的舆论中心”。
网络社交平台信息发布简单、形式多样,使高校师生在遇到社会问题、工作困难、学习挫折时进行主观臆测、情绪宣泄,部分人群为了提升点击率和访问量,进行煽动蛊惑、哗众取宠、恶搞谩骂等,甚至开展人身攻击、“人肉搜索”不雅信息勒索等网络暴力形式,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和权利,影响民众的正常判断,以致引发群体极化等。
随着网络舆论场的形成,传统课堂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开始面临挑战。教师不再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门户洞开,使得我们的舆论环境呈现众声喧哗的多元化趋向。在此情形下,教育者本应拥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优势开始出现动摇,一定情形下甚至还可能将此优势让渡给受教育者。如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中,难免会出现教师反映“课难上”“与学生沟通困难”“效果欠佳”,大学生则感觉“老师讲课没意思”“不如玩手机”等状况。
1.2 网络舆论发展的优势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正向、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反映出人们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过程,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网络主题班会,通过网络的便捷性、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匿名性为大学生率真的思考、无拘束的情感表达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能找到适宜的谈论话题,也更能够相互包容。
利用飞信、QQ群、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学校政策和组织开展团体活动,加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完整性和广泛性,克服了传统信息发布对于时间、地点的局限性,有助于从过去对学生的在校教育转向时时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推动了教师评价和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学生课后的一些评论类信息或交流互动让高校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专业能力水平上不断改进和突破,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接受”式的单一模式,评价制度也不再是督导听课与学生学期末评价相结合的“一刀切”和滞后性模式,教育的内容就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有利于探索出公正、合理、有效的青年教师考核办法,通过评价、监督逐步内化为青年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
主流信息、正能量在网络舆论传递中有利于建立行为参照。社会心理学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遇到不明情境时,对于多数人的行为会尤为信任,对偏离群体产生恐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随着学习和贯彻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校园主流文化的巩固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2 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监控
高校作为社会团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先进思想意识文化的产生、传播基地,在主流思想舆论的建构和监控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特别是网络舆论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使我们传统的监控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013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
2.1 开展网络舆论分析研究,把握话题主动权
高校网络舆论的兴起一般由校内外热点事件、国内外重大事件及其他社会性突发事件而引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所以在各高校网络“热门话题排行榜”中可以了解到,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更易引发共鸣,而舆情制造主体具有参与者多、发言者少的特点,而少数的活跃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共鸣等形式获得关注,成为版主或舆论领袖,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高校中应成立宣传队伍,对能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的负面信息或情感宣泄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挖掘、引导这些舆论领袖,因势利导,立足学校发展思路,积极营造符合社会规范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把全校师资队伍、党员骨干、学生干部组织起来进行良性互动,建构和谐、阳光的网络氛围,也能促进高校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例如,我校宣传部拍摄制作,并由学生自发上传的“商学院牛人舞”“杨梓带你看校园”等题材的视频在网络中引发数以十万计的点击、转发,起到了很好的形象宣传作用。
2.2 加强网络道德法制建设,维护正常网络秩序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舆论具有信息传播快、交流互动强、限制机制少、方便自由等特点,大学生获取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书本、杂志、报刊等转向网络,课余时间对于网络热点的二次人际传播,能对多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一些心理较为脆弱、极端的学生便有了迅捷的宣泄、造谣端口,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敲诈、勒索或盗窃、转卖个人隐私信息的平台,甚至能引起现实中的群体或刑事犯罪案件。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深入到网络社区平台中,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舆论动向,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通过主题班会、QQ在线进行班级事务讨论等形式,让大学生自觉地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不造谣、不传谣,抵制虚假信息,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工作。通过网络实名制系统管理,及时排查社区平台中一些低俗、不健康、反社会等言论的产生和传播,避免黄赌毒及境外反华势力渗透,对有不满和抵触情绪、造谣的学生及时进行谈话,说理引导、心理咨询和实践熏陶,情节严重者应按照相关校纪校规给予相应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引发群体性事件。
2.3 创设网络监控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要加强校园网络监控体系建设,密切关注、积极引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强、思想觉悟高、网络技术强的学生工作队伍,网络监控范围涵盖后勤保障、校园文化、课堂内外、师资队伍等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校各相关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排忧解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意自身言行,在整个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居于权威和主导地位。只有通过协调统一、反应快速、高效畅通的网上舆论收集、分析、研究、反应、回馈机制,才能够及时了解把握大学生某些思想上的苗头和倾向,尤其是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及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加以引导,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创设“人大谣言”微博,广泛收集学生最关注的话题,整理分析后发至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处,作为决策和整改的参考,并在网上及时进行反馈,就能够时时了解把握大学生某些思想上的苗头和倾向。
3 结语
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网络舆论的兴起和壮大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科学分析,理性对待,面对高校网络舆论中的新特点,通过保持开放、宽容和节制的心态,允许说真话,加强管理部门信息的公信力和对称性,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情绪动机与参与热情,未雨绸缪,开展有效细致的思想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阳光心态、正能量最终还是会回到主流舆论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孟庆涛,刘业兴,唐勇.高校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引导[J].济南:科技信息,2007,(32).
[2]朱磊.微博舆论场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3]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逻辑 用法律限制微博谣言边界[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comment/2013-07/4086763.html,2013-07-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武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
[5]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9,(4).
[6]陶长春.网络谣言的舆论正负转向研究[J].长春:吉林农业C版,2013,(19).
[7]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