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发展的滞后,在区域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基本理论指出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不能够从其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区域产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190-02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大量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度的差异对于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空间转移是有益的,但这个差异如果过大,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并威胁社会的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由均衡发展转向了非均衡发展,沿海和内地之间、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在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实践问题。区域经济差异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区域之间的合作以及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选择等等,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的定义向来比较模糊,因为区域的规模大小无法界定,其概念取决于研究问题的范围和问题类型。一般来讲, 经济区域是指人们按照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位置上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范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差异是比较经济想象或事物的工具,其反映的内容是事物在质和上面的不同。把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差异的概念联合起来,我们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即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即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区域平衡发展是指政府同时推进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保持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平衡,各个区域同时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和山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的发展;区域不平衡发展,是指与一些优势产业政策倾斜,首先发展这些产业部门,使其成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优先发展优势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平衡与不平衡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2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2.1生产要素角度
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都认为生产要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不同地区具备不同情况的资本、人力和技术优势,就会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早期的研究认为不同地区的要素投入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各个要素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累计的差异更加扩大,直接导致了各个地区的人才结构的不同,致使经济差异扩大。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讲,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区域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差距,致使我国区域差距扩大。
2.2经济结构角度
经济结构一般会随着产业结构、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重点。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地区增长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产业结构的差异成为区域发展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以及国际贸易对开放经济体的增长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对外开放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对于所有制结构,非国有化的产业对地区的经济差距拉大有着重要贡献。所以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程度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2.3制度因素角度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改革进入了深水期,不可否认,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有制度因素中,经济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地区倾斜性的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给沿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外,由于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
3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
3.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各个区域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区域间的人力和物力依靠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企业缺乏自主性,区域优势并不足以成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依据,中央掌握着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权,区域产业趋同的问题并不严重。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央向地方分权,地方政府成为了区域利益的代表,其发布政策的目的就是维护和扩大区域利益。利用差异化的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以行政力量介入,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盲目投资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导致低水平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区域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化,区域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3.2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省际市场分割的现象,其存在的条件就是地方政府获得经济主体的身份。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经济事务的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具备行政审批、土地资源使用、经营许可证发放等权利,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角色。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体现在其收入最大化和官员的政治诉求,在区域经济差异的背景下,财政分权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地方保护和分割市场的动力。为了扩大本区域的利益,保护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往往采取经济、行政等手段构建贸易壁垒,对外来商品加以限制,人为地将市场分割,阻碍了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地区发展的差距是阻碍市场整合的决定性力量,而区域经济差异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
3.3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同时并存着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会长期存在。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而农业经济活动主要在乡村,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城市工业经济与小生产的农村经济共存的结构。数据表明,城乡差距对区域总体差距有很大影响,户籍制度的推行实现了城乡分割局面的形成,建国初期为了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国家通过价格剪刀的方式把农业经济资源转向了工业,改革开放后在分权体制的作用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工业,也忽视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更加严重。
4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4.1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增长机制中,产业要素投入的规模决定了产出效率的大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结构要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区域发展,尤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差异从产业维度的角度来说分为产业内差异和产业间的差异,这些问题都是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不均衡造成的。因此,在指定区域产业规划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也包括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等。
4.2兼顾不同尺度的多层次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经济地带、省级行政单元以辖区三者之间的经济差距关系。区域产业规划要与我国四大经济地带的总体战略布局保持一致,坚持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关系,在局部还要注重各地区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到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共存。
4.3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耦合
所谓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是一味地追求地区经济的绝对平均,而是将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使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以及产业分工关系是其核心内容。而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耦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这要求区域产业规划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理分工,促进生产要素的转移,使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
5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区域产业规划,以保证中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67(8):1085-1097.
[2]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31(5):705-711.
[3]朱文奇.区域产业规划的新思维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7):104-109.
[4]胡茜.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机制的建设研究[J].时代经贸,2012,(2):30-31.
[作者简介]文华(1966—),女,甘肃武威人,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函授工作处主任,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