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荣 石沙沙 何倩倩
【摘要】目的:降低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促进病情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 对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中心行青光眼手术治疗的35例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加强术后住院期间生活、用药指导,出院后护理指导等。结果:住院期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眼压稳定,术后视力提高。结论:青少年性青光眼患者术后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促进了该病的康复。
【关键词】青少年 青光眼 术后 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受损的一种眼科常见病,青光眼发病迅速,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因此青光眼已成为第四大致盲眼病[1],且该病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青少年型青光眼的发病与遗传有关,3岁以后眼球壁组织弹性减弱,眼压增高通常不引起畏光流泪、角膜增大等表现,早期不易被发现,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而护理也尤为重要,不科学的护理工作势必将对疗效产生负影响[2],这将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青光眼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手术后必须加强护理,才能避免病情反复,实现预期目标。现将我院眼科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青少年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 10例14眼,女 25例30眼;年龄 12~22岁,平均年龄14.3岁;眼压25~43mmHg,平均32.4mmHg;视力 手动/眼前~1.0,平均视力0.35;前房深度0.12mm~0.25mm,平均0.18mm。
1.2方法 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心理、生活、饮食、用药等方面护理干预。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 有些患者术前视功能已发生一定损害,部分患者年龄较小,对青光眼缺乏充分的认识,对术后的恢复往往急于求成,情绪焦躁,可采用鼓励、安慰、展示成功病例等方法消除患者的悲观恐惧心理,减少其焦虑、忧郁、恐惧等情绪;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以便配合术后治疗,主动参与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人的情绪体验虽然由外界事物所引起,但主要取决于自身对事物的态度。心理干预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患者的心理困难,以较为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3]。
2.2体位护理 对于术后体位,既往青光眼患者术后,往往自认为采取仰卧位较好,其实不然,术后休息应该向健侧卧位,这样可以降低房水对术眼的压力,但是若术后患者前房有出血,则应该取半坐卧位。要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打喷嚏,咳嗽,弯腰等,同时应防止便秘的发生;勿挤压术眼。
2.3饮食护理 青光眼患者术后的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饱,速度宜慢,这对稳定血管、神經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益处。同时应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动物内脏、肉类等;适当增加利水的食物,如赤豆、西瓜、冬瓜菜等食物,青光眼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些为佳,忌烟酒、咖啡、浓茶、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300ml,每日不超2000ml,以免激发眼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4用药护理 静脉输液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避免药液外渗或外漏,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局部点眼时,切记勿挤压术眼,减少不良刺激,增加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术后康复。同时要熟悉药物可能引起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5 院外护理 嘱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戒骄戒躁;劳逸结合,适当看电视、电影、手机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在光线暗的环境下看书,看电视、手机、电脑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经常自我检测,生活工作中若出现眼部胀痛、雾视、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等情况时,及时就医。出院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要定期复诊,此后每6个月也要定期复诊。
3.讨论
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对青少年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术后至今4年时间内该35例病例中,无一人复发青光眼,无一人产生明显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对于青少年性青光眼,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对术后眼压的稳定,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及预防,手术成功率的增加至关重要,并对降低术后青光眼的复发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静,赵家良,董方田,等.北京市顺义县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89,25:115-119.
[2]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1.
[3]朱熊兆.心理干预与免疫调节.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