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露
摘要: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对高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西安翻译学院的校训为“读书,做人,变革,奋进”,该校训不仅是西安翻译学院近三十年艰苦奋斗历程的写照,更引导了学院未来的发展,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制度文化,学风、校风、教风起着指引和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校训;读书做人;变革奋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05-02
一、校训概述
1930年由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最早对“校训”的概念进行解释,即:“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由此可见,校训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该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了解一个学校的校训,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最核心的灵魂所在,[2]我国著名大学的精神则体现在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校,校训产生的方式不尽相同,校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四种方式:一是名人名言的铸入;二是领导人的题词;三是校长的提议;四是以民主集中的方式产生。
西安翻译学校的校训为“读书,做人,变革,奋进”,该校训来源于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西安翻译学院第一任校长丁祖诒教授2008年提出的“十二字”方针(读书,做人,亲情,文明,变革,奋进)。丁祖诒教授任校长期间(1987-2011)总结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西译”)二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这十二个字,以之教导全体师生,其中的八个字被作为西译校训一直沿袭至今。这八个简洁有力的字,是西安翻译学院近三十年艰苦奋斗历史的写照,更是西安翻译学院追求卓越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
二、校训的文化内涵
1.读书的文化内涵
读书——破万卷书,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即教导学生来校求学,要抱定宗旨,爱惜时光,以知为重,以学为贵。汉代王充《论衡·实知》中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丁祖诒教授则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于青年这一代,在于不畏艰苦勇于攀登高峰的青年,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挑战和机遇,只有充实自己,有备无患,当机遇来的时候才能够奋起抓住机遇”。西安翻译学院的校训——“读书”,简单淳朴的表达了持之以恒、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它引导学生树立纯粹求知、完善自我的治学目的,强调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倡导尊师重教、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2.做人的文化内涵
做人——师以身正而诲人,生当效力事乾坤,即教導教师要以身作则,诚信做人,教导学生甘于奉献,踏实做事。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丁祖诒教授也时常教导师生:“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是西译人立于不败之本,亦是西译人傲立潮头的精神源泉。”作为教师,一定要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为师,要有师之本,之知,之识;为师,要有师之道,之德,之能,要不断扩充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学校的教书育人上,自我升华上给学生以表率,以导向,以榜样。作为学生,要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加强自我修养,学会做人,做诚实守信的人。正如西译的另一句名言“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希望学生经过大学学习的熏陶,做一个是非分明,美丑明辨,不欺不诈,堂堂正正,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责任感,真实活着,不虚伪,不浮夸的“真人”。
3.变革的文化内涵
变革——敢于无私于过去,方能无畏于未来。变革就是创新,就是打破现有制度的束缚,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华夏祖先早在《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一个人出类拔萃、自我超越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继承与弘扬创新精神的殿堂,孕育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校训“变革”教导西译人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羁绊,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陈规烂矩,要能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不固步自封,不居功自傲,要以创新、创造、开拓的精神,谱写中国民学上的神话;要教导教师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个性,“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的创新意识;要教导学生多动手,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从所谓的权威,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
4.奋进的文化内涵
奋进——只有勇于攀登崎岖的小路,才能达到人生光辉的顶点。奋进就是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人世沉浮如电石火光,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唯有时时努力,百折不挠,以自强为精神支柱,树立奋发图强的信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丁祖诒教授曾提出“在变革中和谐,在希望中奋斗”。西安翻译学院20多年发展的辉煌成就,正是源于每一个西译人胸怀民学之希望,不断的奋斗与追求。西安翻译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不渗透着西译人的热血与汗水,坚韧与顽强,开拓与创新。校训“奋进”教导西译教师要永葆激情,热爱学生,义无反顾,竭尽所能,努力奋斗;教导学生要志存高远,不畏艰难,例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准则,不断进取。这一校训为西译人傲立于世,强劲于世,引航于世,提出了战斗的号召。
三、校训的导引与激励作用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读书、做人、变革、奋进”无疑对每一名西译人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几年来,它已逐渐内化成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了全体师生一种精神文化,时时刻刻主导着西译人的一言一行。
1.对办学理念的引导作用
校训可以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如何实现校训所示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学校管理层应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以重塑大学梦想。
“读书、做人”是西安翻译学院校训的核心,旨在引导西译人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它所反映的大学精神就在于求真至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和学术腐败、学术浮躁等不良倾向,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出现在民办高校中。进入发展新阶段的西安翻译学院,坚定地弘扬了丁祖诒教授高尚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要尊重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规律,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不做学商,办高尚的教育,培养高尚的学生,提倡高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
2.对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
学校为切实实现办学目标,达到培养标准,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必然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而这些管理制度在其制定的过程中都不能脱离校训的要求,这些管理制度都是为了实现校训理念服务的。
二十多年来,西安翻译学院正是围绕“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以研修生院改革、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封闭式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改革、人事竞聘上岗改革、食堂承包严管改革、高薪延揽学科带头人改革、高职教学改革等影响深远,为民办高教增光添彩。其中,前三项改革(敢死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封闭式严管)已在全国引起反响。
“敢死队”是2003年西译首创的全外语氛围、全外语授课、全外语管理,挑战人才观无学历专才的“西译敢死队”,这些学员一毕业就成为各种涉外单位和翻译机构抢着预订的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丁氏理念中的“三个半瓶子醋”理念,一个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理念。“三个半瓶子醋”成就了“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复合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封闭式管理”即是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全方位的准军事化管理。该管理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受到了家长、同学及社会的一致认可,使學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树立了优良的学风校风,使得西译学生在社会上倍受欢迎。这一系列的变革使得西译逐渐深入人心,以变革求和谐,不仅是西译20多年办学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社会更好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3.对学风、校风、教风的导向作用
学风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它依据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形成和固化,使其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更是形成良好院风、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校训作为高校建设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对教风和学风起着引导作用。
校训“读书、做人、变革、奋进”表达了西译明确的校风目标就是“踏实学习,诚信做人”。西译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制定了有利于学习的各项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要学习,到西译”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西译几万名学生每天清晨自觉习惯地晨读,“万人晨读”现象被各大主流媒体称为“一幅自然天成、色彩斑斓的晨读画卷”,引起了各大高校的关注。万人晨读让西译的学生更加关注外语学习。近年来,西译在各大英语和翻译赛事中以扎实的功底、过人的胆识、出色的发挥先后为西译取得了各种国家级的奖项,外语顶尖的整体态势促成了全校师生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学习,到西译”现已发展为“要学习,到西译;要成才,到西译;要选才,更要到西译”。
四、结束语
大学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社会进步向前的重要使命,校训则是引领大学前进的方向标,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校训,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先决条件。西译校训“读书、做人、变革、奋进”以最为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一所大学最为需要的精神,最为重要的功能,它是西译师生的光明灯塔,西译师生将登上满载希望的方舟,驶向光明。
参考文献:
[1]校训[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wzgQR3Yd7TiCEwz4yNcuHINp5OLxf-GFnCEl0SvTFrptznPN-kf3pPNq4B4iBpp.
[2]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