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取证中的不足与对策

2014-04-29 06:36:41管利斌郭卫文
商业2.0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

管利斌 郭卫文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审计活动的核心,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审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完善审计取证过程,加强审计证据质量控制。

关键词:审计证据;审计取证;审计风险

审计取证就是审计人员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和整理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人员通过实施相关审计程序,运用观察、检查等具体方法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只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一、目前审计取证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证据不够充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必须收集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在此基础上才提出审计意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风险评估程序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估计不够合理,对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判断不足,最终导致审计证据的数量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

(二)审计证据相关性较低。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的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实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事项。例如,检查期后应收账款收回的记录和文件可以提供有关存在和计价的审计证据,但是不一定与期末截止是否适当相关。相关性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由于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和经验的不足,有些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严重脱节,虽然也收集了大量的审计证据,但是大都与审计目标无关的多余的审计证据,不利于实施分析程序,也不能相互印证。

(三)审计证据可靠性不足。审计证据必须能够如实的反应客观事实,任何虚假的现象、空穴来风的言论和主观判断都不能成为审计证据。有些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就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直接抄录,缺乏必要的分析思考;有些重要文件就是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直接获取,没有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

二、分析目前审计取证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环境证据。环境证据虽然不能直接形成审计证据,但对于整个审计活动来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取证工作和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例如,被审计单位的诚信情况、近期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等。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缺乏必要了解和认识,就忽视环境证据的收集,则在整个审计活动缺少一种全局观,容易导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特别是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出现差错。

(二)审计证据来源途径单一。审计证据的来源和类型不同,它们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有差异,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审计证据只有相互印证才能突显出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但是,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习惯性的运用传统的方法去详细审查,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了核对账目中,只是获得了大量的单一书面证据,忽视了对其它证据的收集。

(三)对审计证据缺乏深入分析。分析程序是审计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看似毫不相干的信息联系起来,运用一定的审计技术进行分析、推理,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有些情况下,审计人员只是机械式的完成工作底稿,单是收集某些项目所要求的审计证据,没有从整体上对整个审计证据进行分析,甚至在发现审计证据的相异情况后浅尝辄止,置之不理。

(四)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的控制依据和审计业务的作业规范,它是由审计组织根据职业特性的具体情况,适应自身的规律需要而建立的。客观地讲,这些年我们在国家审计规范体系建设上,明显地偏重于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而忽视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设。具体表现为“重视审计实施、轻审计标准”,审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实施与审计方案严重脱节;有的“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审计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有的“重审计报告、轻决定落实”,造成审计走过场,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

(五)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加大了获取审计取证的难度。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财务信息化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必须对会计软件的内部运行情况有充足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评价其控制风险。由于其几乎自动化的运行,增加了审计人员进行追溯确认和辨别的难度,同时财务信息也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被审计单位即使篡改数据也不会留下痕迹,这些都加大了审计人员获取审计取证的难度。

三、 完善审计取证过程的措施

(一) 建立健全审计准则体系。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的依据,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好坏是判别所获审计证据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审计准则规范体系,将对审计人员的活动进行规范,是加强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规范对审计取证的记录,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以此控制审计证据的质量。

(二) 使用合理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审计项目的不同阶段,审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项目的特征,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审计技术方法组合,有效的开展审计活动。审计人员能够在成本和效益的基础上,灵活选择统计抽样的方法,保证审计证据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审计人员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势,降低人工执行的错误率,提高审计效率和正确性。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证据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复杂多样,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会计、税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

在会计师事务所方面,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审计项目时,充分考虑审计人员业务工作能力;同时,要做好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工作,特别是计算机审计知识,培养审计人员成为广深型的专业人才。

(四)建立健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在审计取证过程中,有些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机械的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审计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在权责一致原则的基础上明确相应审计责任,各负其责,对审计人员形成制度制约,从而完善审计取证过程。

(五)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影响审计证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合理重要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关系到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确定的重要水平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获取一定的审计证据,满足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提高审计质量。

(六)明确具体审计目标。不同性子的审计项目,其具体的取证目标是不一样的,他们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也有差异。在工作中,有些项目就缺乏相应的审计目标,工作人员就像无头苍蝇,没有工作中心,审计工作显得很混乱,因此,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工作的方向,明确现阶段取证工作的重点,对于提升审计证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要根据需要实施不同的风险评估程序,确定审计取证范围和审计证据内容的重点,完善计划审计工作并制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取证行为,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证据的质量。当然,完善审计取证过程,提高审计证据质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审计行业和审计人员等共同努力和坚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我们的审计工作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任安冉. 探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22.

[2]李虹曼. 试论审计风险[J]. 江西审计,1994,02:17-19.

[3]谢萌.关于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2)

[4]殷旭红.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4);44—45.

[5]李虹曼. 试论审计风险[J]. 江西审计,1994,02:17-19.

[6]马献科,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

作者簡介:

管利斌(1992- ) ,男,山西新绛县人,研究生在读,审计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
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佳兆业案例的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
财务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
政府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54:49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47:13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23:30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6:45